诗社文学网
首页
造句大全
学生造句
常用造句
词语造句
象剑
象剑:xiàngji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代官员上殿时所佩作仪饰用的剑。后世以木制,装饰华美。《隋书·礼仪志七》:“剑,案汉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刀……东齐著令,谓为象剑,言象於剑。”《宋史·仪卫志六》:“班剑,本汉朝服带剑,晋以木代之,亦曰‘象剑’。取装饰斑斕之义。”★古代官员上殿时所佩作......
攒三
攒三:cuánsā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每朵成三片的雪花。《水浒传》第九三回:“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1、走进林黛玉的闺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暖阁之中有个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载着一盆单......
私券
私券:sīqu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私人间互立的契约。唐柳宗元《钴鉧潭记》:“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游也,一旦欵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1、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不胜:承担不了。于时城内珍宝委积,弘策申勒部曲,秋毫无犯。...
定论
定论:dìnglùn 基本解释:[finalconclusion;thelastword]确定的论断或成熟的见解;做出确定的论断●详细解释:1.确定的原则,论断。《荀子·王制》:“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於家而取赏於朝也,为不善於幽而蒙刑於显也。夫是之谓定论。”宋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凡人情之所安而有......
解渴
解渴:jiěkě 基本解释:[quenchone\'sthirst]消除渴的感觉这西瓜真解渴●详细解释:1.止渴。汉扬雄《太元赋》:“茹芝英以御饿兮,饮玉醴以解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醒世恒言......
交牙
交牙:jiāoyá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如犬牙相交叉。南朝梁何逊《七召·宫室》:“雕墙曲屈以交牙,网户周流以重积。”1、不复上,循山半而南,纡折翠微间,俯瞰山底,溪回屈曲,惟闻吼怒声,而深不见水,盖峻峦削岫,错立如交牙,水漱其根,上皆丛树,行者惟见翠葆即绿树丛浮空,非闻水声,几以为一山也。2、南朝......
刺心
刺心:cìxī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以刀等刺进心。汉冯衍《与田邑书》:“伯玉闻此至言,必若刺心。”《新唐书·田布传》:“布度众且乱……哭授其从事李石讫,乃入,至几筵,引刀刺心曰:‘上以谢君父,下以示三军。’言讫而絶。”《红楼梦》第二五回:“贾母闻之,如刀刺心,一发哭着大駡。”2.谓刺痛内心。......
杖鼓
杖鼓:zhàngg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鼓名,打击乐器。《新唐书·礼乐志十二》:“革有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宋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则唐之‘汉震第二鼓’也。”《元史·礼乐志五》:“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上施五綵绣......
避藏
避藏:bìcá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躲藏;躲避。汉焦赣《易林·否之困》:“白日扬光,雷车避藏。”《宋史·兵志七》:“行旅市人下逮奴隶,皆避藏恐惧,事骇见闻。”清李调元《八月中秋同人宴集云谷借树轩》诗:“二十八宿惊避藏,不敢报天听其狂。”1、不论雌雄,皆惧怕日光,白天常避藏在阴暗处,不出声,晚上......
劳徒
劳徒:láot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供劳役之人。《吕氏春秋·当赏》:“若赏唐国之劳徒,则陶狐将为首矣。”陈奇猷校释:“‘唐国’疑为‘唐圃’形近之讹……唐圃为树艺之所,故治唐圃者为劳徒。陶狐仅供劳役,故文公以唐圃之劳徒喻之。”1、且止劳徒旅,从容恣予乐。...
<<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
>>
网站分类
文学词库
造句大全
学生造句
常用造句
词语造句
最近发表
云彩
恬泊
敦敦
极圈
简取
后头
塔夫绸
哪门子
盖阙
六岁穰,六岁旱
标签列表
妻小
(1)
毫巴
(1)
默读
(1)
沙里淘金
(1)
俏丽
(1)
教导
(1)
雪梅
(1)
坦途
(1)
天翻地覆
(1)
无论-都
(1)
气势磅礴
(1)
战斗英雄
(1)
就这样
(1)
雨水
(1)
油橄榄
(1)
伏贴
(1)
七音
(1)
豆乳
(1)
切磋
(1)
达官
(1)
校徽
(1)
垂花门
(1)
喋喋
(1)
水锈
(1)
慢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