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罗马帝国的
灭亡,结束了欧洲
奴隶社会的历史,历
史学家通常也把它作为世界历史分期的标志。大汉帝国的
崩溃,
虽然也带来了
鼎立、
西晋、东晋、三个多世纪的
混战和封建王朝的割据,但
中国基于大
一统的
惯性和基因,在公元581年,
隋文帝又重新统一了中国。
在东方的
西汉帝国无比强盛的时候,从地处意大利一隅的
蕞尔小邦罗马,悄然出现了一个
几乎囊括中南欧、北非、中东的庞大西罗马帝国。帝国东起幼发拉底河, 西迄不列颠、西班牙,南起北非,北达莱茵河、多瑙河,包括
现在欧亚非几十个国家。帝国
建立在古罗马
城邦小国和奴隶制共和政体上,公元前29年(汉
光武帝建 武四年),被刺身亡。一位腼腆,但
有着钢铁一般
坚韧意志的年轻
男子从东方返回罗马,这就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
大帝屋大维。
这个共和国的东方执政 官,战功显赫,在举行盛大的入城凯
旋式上,获得“元帅”称号,还被
赋予监察官权力。次年改组元老院,成为首席元老。公元前27年1月13日,屋大维在元老 院发
表演说,表示向元老院和罗马
人民交卸
大权,
恢复共和政体。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的尊称和无比荣誉,并恳请他直
接管辖高卢、西班牙 和叙利亚3个行省,统率所有罗马军团。
通过这次
戏剧性的表演,屋大维
以退为进,合法地取得了帝国的军政大权。公元前12年,他又担任作为
宗教最高职务的大祭司长。屋大维的权力达到顶峰,他被神化,在意大利和行省建造了供奉他的
祭坛和神庙。
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大汉帝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也
走过了从战乱、政变到大统一后
加强中央集权的
道路。不同的是,统一中国后建立的是
皇帝家天下的 封建制中央集权,
汉高祖建立的大汉帝国承袭秦制,在皇帝集权的基础上完善了封建官僚
办事机构。而屋大维建立的是奴隶制“元首”集权,他统治
时期共和制 的各种政治机构和官职依然存在,他所拥有的各种职权都是由元老院和
公民大会授予的。他以退为进假共和之名独揽国家大权,加上他享有崇高的威望,使他凌驾于 元老院之上,
实际上成为了罗马帝国不是皇帝的“皇帝”。他
掌握着
军队的领导权,
保证了他对国家事务的最高决定权。屋大维建立的元首制披着共和
外衣,实质上 是隐蔽的
专制君主制。这跟
秦始皇统一中国
加封自己为“皇帝”
没有什么不同。
屋大维表面提高元老院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实质上削弱其 实际权限。他三次对元老院进行改组,把元老
名额从1000人减至600人,通过改组,清除异己,
安插了
大量亲信。他握有以个人名义同
外国签订条约的特权, 元老院的外交权几乎丧失殆尽。元老院的
军事领导权和财政权也大受削弱。行省分为元老院行省和直属元首的行省,前者包括业已安定的各省,由元老院任命卸任执 政官
治理,而高卢、西班牙、叙利亚和埃及则
属于元首的私产,不
在行省之列。
元首对行省军政掌握着最高权力,
这种行省分治制度实际上是 元首的一统天下。元老院名义上仍有财政权,掌管国库,但屋大维对帝国财政掌握最后裁定权,他建立帝国财政收支总账和元首
金库,直接
控制和
调节全国财政收 支。在立法
方面,其创制权和建议权掌握在元首的手中,元首
可以向公民大会提出法案,
付诸表决通过,并有权直接颁布诏令。在司法方面,常设
刑事法庭依然存 在,但
涉及叛逆罪和牵连元老等级的重大案件,则由元首组成特别法庭审理。屋大维还
创设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设立元老咨询会议(元首顾问会议),建立元首金 库等办事机构,对管理财政的督察官及手下的文职官员发给
薪金,任用被释放的奴隶办理公务,迈出了建立帝国官僚制度的第一步。
经过屋大维40余年的独裁统治 和经营,在罗马建立起了元首制统治形式,屋大维被后世称之为奥古斯都大帝。
这位奥古斯都大帝,其实跟开创
东汉复兴的汉光武帝
刘秀有很 多相似之处。他们都经过
国内的政变和动乱,从乱中取得政权,
而后凭借其文治武功,向周边地区
四处征伐开疆拓土,将帝国带向
繁荣。西汉由于篡政,加剧了 社会
矛盾,
引发赤眉、绿林等
农民起义和匈奴不服“不是刘氏子孙,
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烽火迭起,祸乱无穷。公元25年(比屋大维返回罗马早四 年),在两汉之间激烈的动乱年代,顺应历史潮流,汉高祖
刘邦的九世孙、萧王
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平息群雄,推翻了
王莽所建立起的
新朝,夺得帝位,建都
洛阳,使
分崩离析的
中华民族再度走向统一。与西汉情形相似的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西汉
建国为前206年)通过布匿
战争、马其顿战争,
占领迦太基、马 其顿和
希腊以及西班牙诸地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白热化,奴隶起义迭起,元老院
内部斗争
愈演愈烈。经历苏拉独裁,前三头同 盟、恺撒独裁、后三头同盟,来自东方的执政官屋大维乱中
夺权收拾
残局,重新统一四分五裂的共和国,并带向帝国繁荣。
当时罗马平民中的
富裕农民和
城市工商业者,特别是意大利自治市的
中等阶层,属于
小奴隶主范畴,也构成元首制的社会基础。可是,破产农民和流落城市的无业游民则为平民的多 数,他们
除了充当雇佣兵以外,别无生路。屋大维对他们
采取软硬兼施的
政策:
一方面
严格限制平民的政治活动,
镇压他们的暴动;另一方面,则用各种施舍来收买 他们。屋大维给20万城市平民每月无偿
发放粮食,有时还发
给钱款,并
时而举办节庆
娱乐活动,以转移平民对政治的注意力。城市平民安于“面包和
竞技”的寄生
生活,已
失去先前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所发挥的政治作用了。
屋大维竭力维护奴隶制,加强对奴隶的压制和镇压。他不仅对释放奴隶作了严格的 限制,而且通过元老院
重申罗马的旧法:凡奴隶杀死主人,在家奴隶闻声不救,则
一律处死。他还严令
搜捕逃亡奴隶,镇压奴隶暴动。这些都
清楚地反映了元首制服 务于奴隶主阶级的实质。
此外,屋大维颁布了一
系列法令,复兴古时淳朴风尚,健全家庭关系,奖励生育儿女,提倡
节俭生活。他还恢复罗马古老的宗教崇拜和传统 习俗,并大兴土木,兴建神庙、剧场、水道、
浴池,使罗马城市面目
焕然一新。他曾自豪地说:“我接受的是一座砖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内战结束后,屋大维把他统率的60余个军团
缩编为28个精锐军团,
每个军团有5500名步兵和120名骑兵,并辅以
相应的辅助
部队,组成常备军。军团主 要是从罗马公民中
招募,辅助部队约有15万人,来自行省居民和依附部落,他们驻扎在行省和边疆。
海军舰队停泊在拉温那和墨萨纳等地。此外,还创设近卫军9 个大队,每个大队1000人,拱卫罗马和意大利。经过
整顿和改编,罗马军队完成了向
职业常备军的过渡。屋大维以军队作为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进行扩张侵 略的工具。
在东方,他利用帕提亚和亚美尼亚内部
争夺王位的斗争,以军
事力量为后盾采取灵活外交
手腕,控制了亚美尼亚,并迫使帕提亚以 幼发拉底河定为罗马和帕提亚的界河。为此罗马举城
欢庆,屋大维的声望更日臻高涨。在西方,他对西班牙和高卢
继续进行征服战争,扩展帝国的疆界。经过连年苦 战,前19年把西班牙西
北部的山地部落
完全征服。接着,进军多瑙河上、
中游地区,建立了里底亚、诺里克、潘诺尼亚和米
西亚行省。前12年,罗马军队越过莱 茵河,侵入莱茵河和易
北河之间的地区,建立了日耳曼行省。其间,潘诺尼亚爆发大起义,罗马经过三年讨伐把起义压服下去。
不久,日耳曼人又掀起反抗斗争。公 元9年,罗马统帅发鲁斯率领3个军团和9个辅助部队前去镇压,结果遭日耳曼部落围攻
全军覆没,发鲁斯自杀身亡。屋大维
痛心不已,以头撞门
呼叫:“发鲁斯, 还我军团!”由此,罗马向北扩张受阻,帝国北部边界就限于莱茵河以南。
屋大维死后,由他的养子
提比略
继位。从提比略起,经卡里古拉、 克劳狄到尼禄
四个皇帝在帝国初期相继执政,社会
基本稳定,经济发展
迅速,版图日阔,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兴起,克劳狄在宫廷阴谋 中被毒死后,尼禄登
上帝位。尼禄是罗马史上
有名的暴君。在尼禄统治时期(公元54—68年),宫廷阴谋频频发生,母后阿格里皮娜与尼禄争权,结果被尼禄杀 害。尼禄
残暴凶狠,
放荡不羁,挥霍无度,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和
饮宴游赏之中。他
自诩多才多艺,
经常不理
朝政,登台歌唱
演奏,
参加角斗竞技,甚至到希腊参加 奥林匹克和科林斯赛会,长期进行公开演出,因博得希腊人的
赞赏而
赐给希腊自治权。
公元64年夏,罗马发生
火灾,大火连烧6天,全城 14个区
只有4个区
幸免于难。据传,正当罗马火光冲天化为
火海之时,尼禄却登楼
观火,吟咏特洛伊城毁灭的
诗篇。大火之后,罗
马留下
一片废墟,他竟抢先修建 奢华的“金宫”。罗马流传尼禄为建新宫而故意纵火。尼禄为制止流言,大肆捕杀嫌疑犯,把纵火罪加在基督
教徒身上,进行
残酷迫害。尼禄的
骄奢淫逸和挥霍浪 费,很快使国库枯竭,财政面临危机。他一方面增加苛捐
杂税,假借
货币贬值进行
搜刮;另一方面则以“侮辱罗马人民尊严法”处死元老贵族,没收他们的财产。
公元65年,罗马贵族以皮索为首组
成谋杀尼禄的集团,但事泄未果。事后尼禄处死了皮索,连自己的
老师辛尼加也被
勒令自杀。尼禄撕下元首制的伪装,把自己和神等同起来,公开接受亚美尼亚国王尊奉他为
太阳神,甚至把罗马城更名为尼禄城。
尼禄的
倒行逆施引起了罗马各阶层
普遍不满,反抗斗争
日益高涨,前后发生了不列颠南部伊塞尼族女王鲍狄卡领导的反罗马的起义,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各地起义、 高卢起义,高卢总督文德克斯
号召推翻“丑角元首”。这时近卫军背叛了尼禄,元老院宣布尼禄为公敌。被废黜的尼禄走投无路,最后在罗马
郊外自杀。行省军团纷 纷拥立皇帝,互相战争,形成所谓四皇帝
时代。东部行省和多瑙河区军团拥立韦柏芗为皇帝,
战胜西部行省和近卫军
推举的皇帝,建立了弗拉维王朝。弗拉维王朝传 至安敦尼王朝(公元96—192年),罗马帝国
到达鼎盛,在罗马历史上被
称为“
黄金时代”。
可是,
好景不长,到马可·奥勒略统治时 期,罗马帝国由盛转衰,奴隶制危机的征兆
显露端倪。社会上的阶级矛盾
越来越尖锐。生产
已经在一天
天地下降,但是帝国为了保住它的统治,还维持着庞大的官僚 机构,供养了几
十万军队。带兵的为了增加军饷,纵容军队去抢劫。
当官的争
权夺利,贪污
成风。奴隶主
穷奢极欲,
荒淫无度。就说他们的沐浴吧,罗马的浴室往往 是一座华丽的建筑,有供
洗澡前进行运动的回廊,有许多相互连接、温度不一的暖气房。每过一间暖气房,温度就加高一次。洗澡的人在暖房里,等全身的汗出透 了,
才用温水冲洗。洗了温水,再洗
凉水,还要遍身涂擦软膏,以防受寒。罗马皇帝为了炫耀帝国的豪华
富强,经常假借各种
节日和纪念日的名义,举行盛大的游 艺。公元106年,罗马皇帝图拉真为纪念他在达西亚的
胜利,曾经
连续举行123天的节日娱乐。可是,罗马的统治者
一点也不
关心帝国的命运,争夺
权利的斗争 越来越厉害。那些掌握重兵的将领,常常互相残杀,皇帝的废立都操纵在他们手里。今天立一个皇帝,明天又杀掉,成了家常
便饭。这一切都表明,奴隶制的罗马帝 国已经
腐败到
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始料不及的是,罗马帝国的最后崩溃,
竟然来自
汉元帝时代“和亲”的与匈奴王
呼韩邪的
儿子逐日王 的一支后裔。王莽篡政匈奴作乱,汉光武帝
击退匈奴。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有小部分匈奴人,分裂出
来归附了
汉朝,他们被称为
南匈奴。逐日王的后 代为北匈奴,于公元89年败走欧洲,在里海一带的大
草原上奋斗了二百多年,他们的势力骤然爆发,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到阿提拉为匈奴王的时代,他统帅快 捷骁悍的匈奴骑兵与哥特人大举南下,侵入意大利北部,向罗马挺进。匈奴与哥特
联军无坚不摧,罗马统治者
惊惶万状。罗马城外传来了
暴风骤雨般“
得得”的马蹄 声,匈奴人已经占领了罗马的港口奥斯提亚,断绝了罗马
城里的粮食来源。
饥饿和
瘟疫,很快使罗
马成了一座死城。元老院派人去向阿提拉求和,阿提拉
要求罗马交 出
全部金银财宝。
罗马代表惊恐地问:“那么你打算把什么留给罗马人呢?”
“生命!”阿提拉吼
叫道。
“不能逼人太甚。罗马还有
不少的人,还可一战。”罗马元老院代表壮着胆子回答。
“还有不少人?那好。草越密,越好割!” 阿提拉逼视着罗马代表,扬起了他那被欧洲人恐怖地称之为“上帝之剑”的马刀。罗马人屈服了,
和平的代价是:
罗马人交付黄金5000磅,白银80000万磅,绸料4000块,皮革3000张,东方胡椒3000磅。罗马人为了凑足5000磅黄金,甚至把金制的神
像也熔化了。阿提拉收到
贡品,但匈奴人与哥特人的联军,这些被称为“蛮族”的人,
还是打进了罗马城。阿提拉向士兵们宣布:攻进罗马,可以任意抢劫三天。三 天三夜的洗劫,
四面八方的大火,使罗马城
巍峨的
殿宇、壮丽的宫室化为焦土。金质神像和黄金器皿装满了一车又一车,都被拉走了。曾经征服过、掠夺过别的民族 的罗马人受
到了无情的惩罚。许多元老贵族变成了奴隶,原来的奴隶在杀死了自己的主子
以后,加入了匈奴人与哥特人的
队伍。此后,在西罗马帝国
广阔的领土上, 任由东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勃艮人、盎格鲁撒克逊人陆续建立起一个个“蛮族”小
王国。帝国的版图就像一片被蚕啃过的桑叶,四周都吃光了,中间也已 经
千疮百孔。那些“蛮族”小国就是今天欧洲一些国家的前身。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结束了欧洲奴隶社会的历史。历史学家通常也把它作为世 界历史分期的标志。大汉帝国的崩溃,虽然也带来了
三国鼎立、西晋、东晋、
南北朝三个多世纪的混战和封建王朝的割据,但中国基于大一统的惯性和基因,在公元 581年,隋文帝
杨坚又重新统一了中国。而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
彻底灭亡,君士坦丁在拜占庭建立东罗马帝国后,就再也不复存在。此后,曾经辉煌、曾经 庞大的西罗马帝国,就再没有重新统一的一天了。这好像是
冥冥中上天在
安排罗马帝国与大汉帝国的同途殊归,而究其实都是大一统的惯性和基因在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