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瓦残垣的意思_是否的残的拼音怎么写
围观群众:263
更新于
残忍的近义词,「据说」的拼音,断瓦残垣的意思,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残泐」的拼音_组词_造句_意思_反义词(近义词),内容主要包含开头是残的词语_成语, 残泐是什么意思, 残泐的拼音_怎么读, 残泐的造句_造句大全, 残的组词, 泐的组词, 结尾是泐的词语_成语。残泐的拼音:cán lè
残泐的词语解释
残泐
(残泐,残泐)
指金石铭文残损不全。
▶郭沫若《歷史人物•屈原研究》:“其钟有七具的铭文,共有八十多个字,但均甚残泐,经我把它们参缀起来,才成了全文。”
残泐的网络解释
残泐的近义词:
残泐的反义词:
残泐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碑文大半残泐,残存500余字。
- 此本纸墨古旧,石无残泐,信为宋拓。
- 久已遗失,仅存铭文拓本下缘残泐,大篆。
- 此碑因藏深山,风雨剥蚀,文字残泐较多,立碑年代不详。
- 咸丰十年(1860)金梁移置南阳府置,并在碑下残泐处刻题记。
- 此刻拓本传世者以明拓较多,字口虽已残泐,但字尚完整。
- ”此刻拓本传世者以明拓较多,字口虽已残泐,但字尚完整。
- 据方若《校碑随笔》言“必宋拓本乃得其全文”,明拓已有残泐。
- 西周前期的大盂鼎有291字,小盂鼎有400字左右(但多残泐不可辨识)。
- 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
- 此碑最旧拓本为明拓,第九行漫漶处文字完好,清拓则较残泐,近拓已字形全无。
- 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
- 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
- 韩贞造像碑刻在第四窟南壁上,南残泐太甚,但史料价值很高,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史及边疆史极为珍贵的宝物资料。
- 而史载的张芝、皇象、索靖等名家墨迹唐时已不复存,所传碑刻几经翻摹,加之自然的浸蚀而残泐,用笔精妙处难以体会。
- 熊国英于2009年,以其宽阔的眼界、深厚的艺术休养和精准地造型能力、对《石鼓文》(古帖)上残泐不全的文字进行了精心修补。
- 经刻历千余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击、游人践踏、捶拓无度,已残泐磨灭过半,现仅存经文41行、1069字(包括可认读的残字和双勾字)。
- 此铭残泐过甚,难以通读,但从可辨释的俘获数字看,已表明战争规模之大,周对他征伐不遗余力,也可见鬼方当是一个人众较多的强敌。
- ”汪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已知十有八九是李斯碑,自然喜出望外,也不怕山高路险,便邀请前任知县蒋因培一同上山,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冲洗后“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
- ”从还原的角度上来说,罗氏持论不错,反观罗福颐的治印,他所取法的对像也是历史上那些未经风化残泐的秦汉铸印,视此为篆刻正宗,刻印既反对破损笔划亦主张不露刀痕,其实践与他本人重“篆”而薄“刀”的篆刻立场遥遥相接应。
残的组词(开头是残的词语)
泐的组词(结尾是泐的词语)
- 销泐
- 刓泐
- 肃泐
- 手泐
- 圮泐
- 摹泐
- 磨泐
- 铭泐
- 漫泐
- 谨泐
- 陊泐
- 耑泐
- 残泐
- 变泐
- 剥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