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孝肃皇后(1430年-1504年),周氏,明英宗朱祁镇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生母,昌平人。父周能后追赠为宁国公,弟周寿后封为庆云侯,周彧后封为长宁伯。周贵妃曾经再三破坏礼法与英宗的遗愿、排挤并欲取代钱皇后的嫡后地位。最终的谥号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皇后。画像明宫廷画师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名:周氏
别称:孝肃皇后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昌平人
出生时间:1430年
去世时间:1504年
主要成就:被明宪宗尊为皇太后
位分:周贵妃→周太后→周太皇太后
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年),周氏生皇次女重庆公主。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皇长子朱见深。二年后,土木之变,英宗被也先俘获,孙太后下诏立其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景泰元年,英宗回到北京,居南宫。景泰三年,太子朱见深被废。景泰六年(1455年),周氏生下英宗第六子朱见泽。其间,不知其位阶。天顺元年(即1457年,明英宗复辟时),封为贵妃。
画像明宫廷画师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朝在英宗以前,只有嫡后才能与皇帝合葬,英宗并且下诏只愿与钱皇后合葬。钱皇后死后,周氏欲阻挡钱皇后合葬裕陵,宪宗委曲宽譬,最后才得以合葬。不过周太后还是暗中搞了鬼,改变英宗的陵寝设计,使自己将来也得以与英宗合葬,而且钱太后虽与英宗同陵墓,却异隧,葬处距离英宗玄堂有数丈,中间的隧道被填满了,而右边周太后的隧道却是空的。明孝宗生西宫,生母纪妃薨后,周太后育之宫中,省视万方。及明孝宗即位,尊周氏为太皇太后,事太皇太后亦至孝。
弘治十一年冬,清宁宫灾,太皇太后移居仁寿宫。第二年,清宁宫建成,还居清宁宫。
蔡东藩:宪宗即位,两宫并尊,本属应有之理,而贵妃阴恃子贵,密嘱内监夏时,参预阁议,时乃狐假虎威,呵叱大臣,若非彭时等守正不阿,鲜有不为所摇夺者。
父亲
周能
弟弟
周寿、周彧
夫君
明英宗朱祁镇(睿皇帝)
儿女
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崇简王朱见泽、重庆公主
《明史孝肃周太后传》
孝肃周太后,英宗妃,宪宗生母也,昌平人。天顺元年封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其年十月,太后诞日,帝令僧道建斋祭。礼部尚书姚夔帅群臣诣斋所,为太后祈福。给事中张宁等劾之。帝是其言,令自后僧道斋醮,百官不得行香。二十三年四月上徽号曰圣慈仁寿皇太后。孝宗立,尊为太皇太后。
先是,宪宗在位,事太后至孝,五日一朝,燕享必亲。太后意所欲,惟恐不欢。至钱太后合葬裕陵,太后殊难之。宪宗委曲宽譬,乃得请。孝宗生西宫,母妃纪氏薨,太后育之宫中,省视万方。及孝宗即位,事太后亦至孝。太后病疡,久之愈,诰谕群臣曰:“自英皇厌代,予正位长乐,宪宗皇帝以天下养,二十四年犹一日。兹予偶患疡,皇帝夜吁天,为予请命,春郊罢宴,问视惟勤,俾老年疾体,获底康宁。以昔视今,父子两世,孝同一揆,予甚嘉焉。”
弘治十一年冬,清宁宫灾,太后移居仁寿宫。明年,清宁宫成,乃还居焉。太后弟长宁伯彧家有赐田,有司请厘正之,帝未许也,太后曰:“奈何以我故骫皇帝法!”使归地于官。
弘治十七年三月崩,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合葬裕陵。以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议,别祀于奉慈殿,不祔庙,仍称太皇太后。嘉靖十五年,与纪、邵二太后并移祀陵殿,题主曰皇后,不系帝谥,以别嫡庶。其后穆宗母孝恪、神宗母孝定、光宗母孝靖、熹宗母孝和、庄烈帝母孝纯,咸遵用其制。
《后宫》何赛飞饰孝肃周太后
《后宫》何赛飞饰孝肃周太后
《女医明妃传》盛朗熙饰周贵妃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