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三伏”:南北朝有最早的文字记载_三伏三九贴真的有用吗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71
更新于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贴三伏”最早文字记载于南北朝素材(1,三伏天来了, "贴三伏"最早始于南北朝,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原文配图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分别对应着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古籍认为这是一年中最炙热的三天。“三伏”每年的日期不固定,通常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

“贴三伏”疗法又名天灸,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具体的药方源自于清代人张璐,在其所著的《张氏医通》中记载,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按照中医的说法,庚属金,与肺相配,“三伏”之日人体阳气最盛,将药膏贴于后背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可提升阳气,达到“冬病夏治”。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文学词库

本文标题: “贴三伏”:南北朝有最早的文字记载_三伏三九贴真的有用吗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1809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