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后汉书·段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名将(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段颎(jiǒng)(?—179年),字纪明。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段颎少时学习骑射,有文武智略,最初被举为孝廉,为宪陵园丞、阳陵令,有治理之才。后入军旅,戍边征战十余年,历任中郎将、护羌校尉、议郎、并州刺史、破羌将军。与羌人作战先后达一百八十次,斩杀近四万人,最终平定西羌,并击灭东羌。以功封新丰县侯,食邑万户。,段会宗从曾孙,东汉时期名将。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并称“凉州三明”。
姓名:段颎
别名:段纪明、段太尉
朝代:东汉
出生地: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
逝世日期:公元179年(东汉光和二年)
职务:军事家
封爵:新丰县侯
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与皇甫规和张奂并称为“凉州三明”。有个成语叫“折节好学”说的就是段颎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自称游侠,经常施舍金钱;长大之后才开始学习。段颎是将门之后,祖上还做过西域都护,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他只能做宪陵园丞这样的小官,每天得工作就是.“掌守陵园,案行扫除”.工资不过区区六百石。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过了几年段颎就当上了辽东属国都尉。(属国:在边远地区有降番的民族聚居地安置内迁的少数民族.名义相当于郡,“存其国号而属汉”)辽东属国大概在今天的辽河以西至锦州一带。
段颎
段颎不是那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将领,他和白起一样主张歼灭敌人主力。有一次鲜卑犯境,段颎矫诏撤军,在路上设下埋伏,鲜卑中计来追击,结果被全歼。虽然仗是打胜了,但是矫诏可是杀头的大罪,不过念在段颎是为了打败敌军才矫诏,也算是情有可原,就没有杀他,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被关进了监狱。段颎虽然进了监狱,世人都知道段颎的才能了,段颎刚刑满释放就被征为拜议郎。东郭窦,公孙举昭造反时,司徒尹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段颎,于是他举荐段颎平乱,段颎很快平定叛乱,被封列侯。
自从汉武帝时期霍去病降伏河西匈奴之后,河西的羌人就依附了汉朝,在西汉末年羌人乘内乱之机在河西做大。从东汉光武帝开始,东汉便陷入了与羌族旷日持久的战争泥潭中。在马援平定羌乱仅仅20年之后参狼羌反叛,杀汉朝护羌都尉,窦固再次将其降伏。于是这种情况也成了东汉王朝与羌族关系的固定剧本:反叛—镇压—再反叛—再镇压。先零羌被灭了,参狼羌又反,钟羌完蛋了,东羌又乱,羌人仿佛一个在擂台上屡次被击倒却屡次站起来的顽强拳手,与东汉帝国整整搏斗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光,东汉王朝几代名将的心血与荣辱,都将为这个顽强的部族所抛洒。
段颎的上任打破了东汉王朝朝与羌族关系的固定剧本。段颎先后平定了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个羌人部落联合作乱。羌人怕段颎怕得要死,称段颎为“杀神”。不仅当时的羌人怕段颎,其后好几代羌人也畏惧段颎,三国志里面记载贾诩有一次遇到了十几个拿着武器的羌人,贾诩诈称是段颎的外孙,结果羌人都不敢加害贾诩。由此可见段颎给羌人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在延熹四年,凉州刺史郭闳嫉妒段颎的战功,滞留段颎的军队,湟中义从羌(羌族雇佣兵)长期参战,思念家乡,不久就全部反叛。郭闳趁机将羌族雇佣兵的反叛归罪于段颎。段颎就获罪下狱。没了段颎这个杀神的凉州成为了地狱,羌族到处烧杀抢掠。凉州的百姓只好集体到洛阳为段颎申冤,朝廷经过查证知道了段颎是被诬陷的,所以又启用了段颎。于是,羌族又开始倒大霉了。值得一提的是,朝廷调查的时候,段颎只是谢罪并不说自己冤枉。因此被称之为品德敦厚的“长者”。延熹八年,段颎率军攻打盘踞在湟中的当煎,结果兵败,被困两天。于是段颎在夜里出击,当煎大败,汉军斩首数千级,段颎继续追击,辗转于山谷之间,从春天一直打到秋天,当煎终于因为粮草不济而溃散。段颎打败西羌,斩杀二万三千人,俘虏数万人,马、牛、羊无数,朝廷封段颎为都乡侯。永康元年,当煎再一次反叛,但是很快被段颎打败。西羌从此平定。西羌之后就剩下东羌了,自从征西将军马贤对东羌作战失利之后,东汉王朝一直拿他们没办法,三辅地区长期受到东羌的袭扰。虽说后来度辽将军皇甫规与中郎将张奂数次击败东羌。
但是东羌反复无常,当汉军撤走之后东羌又会作乱,作乱被汉军击败之后又臣服于汉朝。
有鉴于此段颎上书请战打算一劳永逸的解决东羌,朝廷虽然同意了段颎的请求,但是军力不足,段颎只好带领数千军队出发,为了弥补兵员的不足,段颎招募凉州军屯兵的同时将囚犯充军。随后段颎所部15天的粮草,从彭阳奇袭高平,在逢义山跟先零等部决战。段颎曰:“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段颎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全军将士受到主将的感召也奋起杀敌,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窦太后也沾了段颎的光,谥号"桓",谥法曰:“克敌服远曰桓”同年,段颎率领轻装部队,追击羌人,出桥门谷,日夜兼程。一天一夜奔袭二百余里,在奢延泽(内蒙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落川,令鲜水等地与羌军连续作战,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最后在灵武谷决战,这时候的羌人已经完全崩溃了,段颎又追了三天三夜。在这即将平定东羌之时,张奂却又主张像以往一样对东羌进行招抚。段颎上书反对,但是朝廷最终同意了张奂的建议.派冯禅说降。段颎认为春天羌人粮食不足,所以羌人很快又会来劫掠,于是段颎没有听从朝廷招抚的命令,带领军队凡亭山与羌军决战,汉军大胜,羌军往东溃逃,在射虎谷又聚集了起来,段颎分兵守射虎谷的谷口,随后发起攻击,斩首一万九千余级,获得无数牛羊等牲畜。
东羌平定后,朝廷征调段颎回京师当侍中。公元172年,有太学生说:“曹节、王甫处死了太后,官员们只拿钱不做事。”于是朝廷派司隶校尉刘猛抓捕太学生,因为刘猛办事不利,朝廷派段颎接替了刘猛,段颎四处抓捕太学生,一共抓了千余人。随后段颎当上了太尉,位极人臣.但又因日食而免(东汉例,逢特殊天象,三公要轮流自动下岗)后来中常侍程璜女婿司隶校尉阳球勾结陷害段颎.段颎被逼自杀,不久之后就平反了。可怜段颎一生征战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刘志: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埽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曾未浃日,凶丑奔破,连尸积俘,掠获无算。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功用显著,朕甚嘉之。
张奂:颎性轻果,虑负败难常。
蔡邕:昔段颎良将,习兵善战,有事西羌,犹十余年。
吕强:故太尉段颎,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历事二主,勋烈独昭。
陈寿: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
范晔:山西多猛,‘三明’俪踪。戎骖纠结,尘斥河、潼。规、奂审策,亟遏嚣凶。文会志比,更相为容。段追两狄,束马县锋。纷纭腾突,谷静山空。
司马光: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夫蛮夷戎狄,气类虽殊,其就利避害,乐生恶死,亦与人同耳。御之得其道则附顺服从,失其道则离叛侵扰,固其宜也。是以先王之政,叛则讨之,服则怀之,处之四裔,不使乱礼义之邦而已。若乃视之如草木禽兽,不分臧否,不辨去来,悉艾杀之,岂作民父母之意哉!且夫羌之所以叛者,为郡县所侵冤故也;叛而不即诛者,将帅非其人故也。苟使良将驱而出之塞外,择良吏而牧之,则疆场之臣也,岂得专以多杀为快邪!夫御之不得其道,虽华夏之民,亦将蜂起而为寇,又可尽诛邪!然则段纪明之为将,虽克捷有功,君子所不与也。
陈元靓:伟哉汉将,粤若新丰。能抚士卒,以平羌戎。良史书德,群贤仰功。庙食之典,皇朝益崇。
张预:孙子曰:‘用而示之不用。’纪明欲击鲜卑而诈为召还。又曰:‘料敌制胜,上将之道。’纪明谓三冬二夏足以破定。又曰:‘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纪明谓士卒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又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纪明每奉诏书,军不内御是也。
王世贞:颎以孤-战十余年,长矛劲弩舂其膂,敌为之尽,非其材之过人畴克如是。晚节与中官比冀以全身,而竟身殉之,良可叹也。
黄道周:段颎都尉,善于用兵。鲜卑犯塞,即领兵行。恐贼惊走,诈称诏停。退换设伏,诱贼堕坑。贼果奔走,斩获尽情。并凉有寇,颎请先登。郭闳妒忌,稽不得征。坐罪下获,吏士冤鸣。讼之阙下,始复刺并。煎当与战,先输后赢。斩获功大,封侯以明。东羌反覆,帝问胡宁。颎曰狼野,重诛莫轻。计冬及夏,当尽削平。或言不可,颎则力争。尽心苦战,幸而功成。所以凉州,盛称三明。
王夫之:①夫羌地亘河、湟,南接秦、陇,于长安为肘腋;力虽小而骄之则大,种虽散而使之相并则合;使其得志以逞,非但唐之回纥、宋之元昊已也。迨乎东汉,幸而都雒耳;使都长安,庸臣师玄成、郑弘之说,茸闒以召侮,羌且逼王畿城下而莫惩,汉其亡于羌乎!奉世翦之于始,张奂、段颎夷灭之于后,羌乃不能为中国腹心之患。其后虽姚弋仲之桀雄,不乘刘、石之余而不敢起。垂至于今二千年,秦、陇、河、岷、阶、文之间,严险瓯脱而防闲不设,则二汉之猷远矣。②汉之末造,必亡之势也,而兵疆天下。张奂、皇甫规、段颎皆奋起自命为虎臣,北虏、西羌斩馘至百万级,穷山搜谷,殄灭几无遗种,疆莫尚矣。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新丰侯段颎”。
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段颎。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成书的《广名将传》中,段颎亦位列其中。
祖先:共叔段,春秋时期郑国贵族,郑庄公同母弟。
堂祖父:段会宗,官至西域都护、光禄大夫,封关内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