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绝妙好辞:juémiàohǎocí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八字。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韲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唐苏颋《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衔悽固託,抚疾何成,愧不得絶妙好辞,披文而相质耳。”亦作“絶妙好词”。元张雨《满江红·玉簪》词:“待使君絶妙好词成,须弹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凡读传奇而有令人费解,或初閲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絶妙好词。”解释: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示例:文人笔端有口,能就现前真景,抒写成篇,即是~。◎清·许印芳《与李生论诗》★形容极为佳妙的文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造句】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说理明畅,堪称绝妙好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形容极为佳妙的文辞。唐.苏頲〈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悲凄固托,抚疾何成,愧不得绝妙好辞。」
1、不管怎样,绝妙好辞就是绝妙好辞,快快誊录下来,到时让歌姬吟唱,说不定能传遍汴京城,那时伯章就能名满天下了!
2、公子天纵其才,若是肯做绝妙好辞,我飘香居定然倒履相迎公子。
3、这首小诗不仅构思精巧,而且立意新颖,确是一首绝妙好辞。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