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318
更新于

讳疾忌医:huìjíjìyī 基本解释:[hideone\'ssicknessforfearoftreatment;concealone\'sfaultforfearofcriticism]讳忌:隐瞒过失。指自己有过失,却不喜欢接受别人的规劝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详细解释:1.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清钱谦益《第五问》:“夫庸医之诊病也,一言而中,则病者改容而听之,何也?以为庸医不足信,而讳疾忌医者,其病必不可为也。”2.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愿改正。元胡助《月食遇雨》诗:“市人闻此言,开口笑咍咍,或疑上天公,讳疾忌医深閟埋。”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中》:“西报谓:‘中国固守成法,科目政治决难更改。纵深知积弊,择泰西之善者行之,然讳疾忌医,不肯实心实力。’”巴金《探索与回忆·再谈探索》:“我说未治好的伤痕比所谓伤痕文学更厉害,更可怕,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能讳疾忌医。”★◎讳疾忌医huìjí-jìyī[hideone'ssicknessforfearoftreatment;concealone'sfaultforfearofcriticism]讳忌:隐瞒过失。指自己有过失,却不喜欢接受别人的规劝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宋·周敦颐《周子通书》★怕人知道有病而隐瞒病情,拒绝就医治疗。后比喻掩饰过失而不愿听人规劝。【造句】有缺点就要改进,切莫讳疾忌医。★名医扁鹊三见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但桓公却不承认,也不肯就医,终至丧生。见《韩非子.喻老》。后比喻掩饰过失而不愿听人规劝。如:「有缺点就要改进,切莫讳疾忌医。」★04.清.钱谦益〈天启元年浙江乡试程录.第五问〉:「夫庸医之诊病也,一言而中,则病者改容而听之。何也?以为庸医不足信,而讳疾忌医者,其病必不可为也。」★03.《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这诚庵替职的时候,已是鱼口方消,天泡疮已是生起。他却讳疾忌医,很命要得遮盖,一顿轻粉,把疮托得回去,不上几个月期程,杨梅疯毒一齐举发。」★02.元.胡助〈月食遇雨〉诗:「或疑上天公,讳疾忌医深閟埋;目盲出涕泗,化为霖雨来。」★01.宋.朱熹〈与田侍郎书〉:「此须究其根原,深加保养,不可归咎末节,讳疾忌医也。」★释义名医扁鹊谒见过蔡桓公好几次,都看出桓公有病,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但桓公却不肯承认,也不肯就医,终至丧命。本指不承认有病,害怕去治疗。可用来比喻问题本小不予处理,终致无法收拾。#典出《韩非子.喻老》。后亦用「讳疾忌医」比喻掩饰过失而不愿听人规劝。△「文过饰非」典源#《韩非子.喻老》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扁鹊1>见蔡桓公2>,立有闲。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3>,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4>,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5>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6>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7>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1)扁鹊:姓秦,名越人,生卒年不详,春秋战国时名医。唯《史记》所载扁鹊故事,则非一人,而以扁鹊为良医的代称。因居于卢国,故亦称为卢医」。(2)蔡桓公:蔡国君主,生卒年不详。蔡,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地约在今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带。(3)腠理:肌肉的纹理,指皮肤。腠,音ㄘㄡˋ。(4)还走:返走。还,音ㄏㄨㄢˊ。(5)鍼石:一种以石针刺经脉穴道的治病方法。鍼,音ㄓㄣ。(6)司命:传说为主管人的寿命的神仙。(7)索:找。〔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典故说明根据《韩非子.喻老》的记载,扁鹊曾经谒见蔡桓公,接连几次他都说蔡桓公生病了。第一次见面他是说:「君王!你有病,病在皮肤上,不治疗的话恐怕病情会加深。」隔了十天,第二次见面又说:「君王!你的病已经侵入肌肉,不快点治疗,病情会更严重。」蔡桓公还是不加以理会。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谒见桓公,说:「君主您的病现在蔓延到肠胃了,不医治病情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依然不理他,心里更加不高兴了。又再过了十天,扁鹊看了蔡桓公一眼,转身就走,于是桓公派人去问扁鹊原因。扁鹊回答说:「疾病在皮肤时,热敷就可以治好;侵入到肌肤时,用针灸就可以医好;等侵入到肠胃时,吃几服汤药就可以根治;可是一旦蔓延到骨髓里头,那就要神仙才管得了,我已没有办法医治了。」五天之后,蔡桓公觉得身体舒服,派人去请扁鹊,但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蔡桓公也就病死了。后来这个故事浓缩成「讳疾忌医」,指不承认有病,害怕去治疗,可用来比喻问题本小不予处理,终致无法收拾;亦用来比喻掩饰过失而不愿听人规劝。书证

1、医生说这位病人本来有救,但因讳疾忌医,等到病情恶化后,终致药石罔效。

2、在工作上,讳疾忌医的人,往往会把问题弄得更严重。

3、原因可能是员工对预案可操作性的理解有偏差,也有可能还存在讳疾忌医思想,或从肯定成绩出发来评价本单位预案的现状

4、他犯了严重错误,还讳疾忌医,拒不接受同志们的帮助。

5、有缺点错误不害怕,怕就怕在讳疾忌医,不愿承认自己存在缺点和错误。

6、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现场管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现场管理人员忽视地方,与现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7、是闻过则喜,勇于自我批评,还是讳疾忌医,坚持错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8、彭德怀不以为然,觉得避重就轻,讳疾忌医将铸成大错,遂以十分客气的姿态提醒***留意浮夸滋长起来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

9、是闻过则喜,勇于自我批评,还是讳疾忌医,坚持错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10、假如我们不是怀抱一种讳疾忌医的态度,我们可以对于这些病症加以全面的指认。

image.png

11、因此,讳疾忌医终究不是好办法,要根本解决问题还得从理论的本源定义上找原因才行。

12、二百四假如我们不是怀抱一种讳疾忌医的态度,我们可以对于这些病症加以全面的指认。

13、有病应该趁早医治,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14、对于疾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应该防微杜渐,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15、七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监理工程师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使承包单位和施工人员不讳疾忌医,愿意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16、而若一些企业家已经意识到自己有了心理障碍,也不要讳疾忌医,相反,更应积极地配合心理医生进行。

17、二百二对错误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很不明智。

18、一百五我们对严重科研不端行为不能再讳疾忌医,而应站在维护国家科技力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刑事规范做出回应。

19、由此可见,作为关系到公众最切身利益的食品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危机公关原理来应对危机,而不是对潜在危机视而不见,讳疾忌医。 

20、由于蔡桓公讳疾忌医,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

21、如果不讳疾忌医,中国人应该敢于坦率承认,在中国文化乃至东方各国中即使能找到有关思想的闪光,也仅是与大局无补的吉光片羽。

22、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祖国建成*间乐园,但是未治好的伤痕比所谓伤痕文学更厉害更可怕,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能讳疾忌医。

23、医生是不喜欢讳疾忌医的病人的,因为那样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不便

24、讳疾忌医的人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知错就改广纳群贤的人呢。

25、这不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而是一种欺贫爱富的,讳疾忌医的态度。

26、出了问题不讳疾忌医,而是敢于戳痛处,把教训变财富,一度羞于启齿的“切肤之痛”,成了开展专题教育整顿鲜活案例。

27、他犯了严重错误,还讳疾忌医,拒不接受同志们的帮助。

28、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迷信成文法,对其局限性及克服的必要性认识模糊,甚至讳疾忌医。

29、现在社会有个通病,那就是讳疾忌医,得过且过。

30、任何犯错误的同志,只要他不讳疾忌医,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造句]我们还是欢迎他的。

31、而有些根本性的缺陷,则讳疾忌医,积重难返,结果导致了内战的发生,直至国民党败走*弯。

标签: 讳疾忌医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讳疾忌医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169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