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辞令:cílìng 基本解释:[languageappropriatetotheoccasion]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口才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人忠厚,不善辞令●详细解释:1.应对的言辞。《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史记·刺客列传》:“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羣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隋书·经籍志三》:“从横者,所以明辩説,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者也。”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一:“僕尝谓辞令趋走,非所以报朋友,故受人之惠,未尝以语言谢之;惟存之心,继之以不忘,有所成立,则报之未艾也。”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四:“于是这一个善于辞令的政治家,便充分的表现了他的才能,神色飞扬地说了许多交际话。”2.泛指言辞,文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九代之文,富矣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清郑燮《与丹翁书》:“此等辞令,固非庸手所能,亦非狠手所办,真是解连环妙手。”★◎辞令cílìng[languageappropriatetotheoccasion]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口才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人忠厚,不善辞令★应对的言语。【造句】从事公关工作须注意态度和辞令,才能达到沟通的效果。★应对的言语。《礼记.冠义》:「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也作「词令」。
1、激昂慷慨的辞令可以使人听了发狂;也可以使人行动起来,连命都不要,就象得了精神分裂症。
2、参议员善于辞令,讲起话来很能抓住人心,屋子里的一百来个人默不作声,聚精会神地听着。
3、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4、在坦白的时候——不管是官员的私人评论还是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官方辞令——俄国人承认美国的火力并不是真正的威胁。
5、二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巴尔扎克
6、运用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诠释其外交辞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到我国古文化的智慧与精深。
7、可能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是当这些关系用冷静,严肃地外交辞令阐述时,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问题。
8、在政治战争辞令中,委婉语体现的是一种交际策略,担负着“润滑”交际的重任。
9、并从语用学和政治经济角度着手,分析战争辞令中使用委婉语的真正原因和意图。
10、相反,有潜在威胁焦虑的人更加在意对方的恭顺表现,欣赏辞令及稍许敌意的行为。
11、对于此事,吉格斯的回答得很外交辞令“我不知道”。
12、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
13、土耳其有一个开始,但他们的辞令没能保持住。
14、在这般民意与政治辞令的影响下,《福布斯》杂志最近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名为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也不足为奇了。
15、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他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发起脾气来,一句话能把人砸个跟头。
16、我们知道,录口供,犯人讲话是一件很艺术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人们把在社交、外交等场合能说会道有口才的人就称作善于辞令了。
17、咱们之间说话就没有必要用外交辞令了吧。
18、当然,作为坚持己方报价的一种谈判技巧,这种辞令在收购交易中屡见不鲜。
19、他善于辞令,口若悬河,真是当外交官的好人才。
20、学问渊博,技能高超,训练有素,富有教养,善于辞令,这是最高的吉祥。
21、党又有了一位善于辞令的领袖,这是可喜的。
22、这儿不用外交辞令,是真的很好听。
23、外交是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事务,语言是外交工作的重要载体,通常被称为外交辞令。
24、《国语》外交辞令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达到了严密的说理性和文采粲然的形象性的统一。
25、梅映雪听得出这话中疏远的意味,不由赶紧拿了旗袍到洗脸间去穿,她本俐牙利齿,擅于辞令,但不知为什么,在这个强健有力的男人面前却半点得不到施展,心中不免懊恼。
26、尽管奥巴马的辞令令人振奋,但其解决长期债务的计划则含糊得令人沮丧。
27、尽管新的5年计划辞令华丽,同前一计划一样,旨在提升GDP中消费所占比例,但最小阻力的是维持现状。
28、整个公报使得当天充斥着相似的外交辞令。
29、她善于辞令而且古道热肠,即便对人直言不讳,也看得出是在关心他们。
30、而一开始,英国面临窘境,但之后强硬的外交辞令加上秘密的外交手腕则成功的解救了相关人员。
31、模糊语言在外交辞令中的运用,可以表示礼貌,创造和谐气氛以及达到某种交际目标。
32、有些祝贺者叫我是伟人。我相信这句话是诚恳的,但应该说,这是多余的辞令。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我并不感到我的躯体里有什么伟大的地方。我也许可以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坏的工作者,因为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任何一种劳动。
33、外交部在声明中使用通常被用来描述间谍行为的外交辞令称,这些人“在从事与他们的外交人员身份不匹配的活动”。
34、屈原很有学问和才干,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5、当人们看到韩国的第一夫人赤手上阵亲自制作泡菜,不得不承认,这种亲民的举动比任何生硬的外交辞令都有效。
36、她同样也未用什么漂亮的外交辞令安慰我,而是发给我一饮食网站的链接!
37、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巴尔扎克1我们的投资仍然是集中于很少几只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简单:真正伟大的投资理念常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我们喜欢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出错。
38、某回音说明在此山安扎,犹恐祸及于贤父子,是以书上推辞令媛别择良缘
39、李导游对此倒是一副外交辞令。
40、《史记》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2、而在10月19日,现实中的鲍威尔却用更为老练圆滑的外交式辞令表达了对奥巴马的支持,但是这一行动所带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
43、在外交辞令的记录整理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充分展示了这部历史散文著作的艺术魅力。
44、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
45、真的,这可不是什么外交辞令,更非信口开河,而是真切的描述。
46、作为外交辞令的一种策略手段和言语技巧,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能满足特殊的社交需要,能起到几种修辞和交际功能。
47、有人怀疑里根那段著名的责难辞令是不是借鉴了卢卡斯的电影。
48、以解读外交辞令为例,建构政治教学新的思维模式,从而帮助教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政治思维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49、六其余手答函牍、演说底稿,均辞令得体,言简意赅,文采为久治文书者所不及,作者以诚接物、人情练达之作风跃然纸上。
50、有记者问赖斯,美国是否会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境内涉嫌恐怖主义基础设施采取的军事行动?美国国务卿赖斯用外交辞令作出了回答。
51、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他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发起脾气来,一句话能把人砸个跟头。
52、伟大诗人屈原博闻强志,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擅长辞令。
53、由于国王的严词,查韦斯随后打断了西班牙总理萨帕特罗的讲话并要求他注意“外交辞令”。
54、要善于辞令,但力戒空话。
55、此女举止极不得体,傲慢无礼且不善辞令,既不风雅也无品位,谈不上美丽。
56、就连英国政府官员都警告存在多外交辞令、少实质内容的风险,虽然他们坚称下周峰会仅是全球经济漫漫复苏长路中的一小步
57、一部分人对于不断趋于强硬的评级辞令持怀疑态度
58、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巴尔扎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