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鹰扬:yīng yá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威武貌。《诗·大雅·大明》:“维师 尚父 ,时维鹰扬。” 毛 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后汉书·陈龟传》:“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 元 萨都剌 《威武曲》:“当年意气何鹰扬,手扶天子登龙牀。” 清 孙枝蔚 《苦雨杂诗》之四:“ 吕尚 钓 磻溪 竟展鹰扬志。”2. 武事的代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3. 逞威;大展雄才。《后汉书·刘陶传》:“羣小竞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乌钞求饱,吞肌及骨,并噬无猒。”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 唐 胡曾 《鸿门》诗:“ 项籍 鹰扬六合晨, 鸿门 开宴贺亡 秦 。” 明 沉鲸 《双珠记·并拜荣陛》:“虎奋三军,鹰扬千里,可信是青云器。”4. 古代武官名号。《北史·隋纪下·炀帝》:“壬辰, 雁门 贼帅 尉文通 ,聚众三千,保於 莫壁谷 ,遣鹰扬 杨伯泉 击破之。” 唐 刘禹锡 《武夫词》:“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参见“ 鹰扬府 ”。★特出。比喻文名远播,如鹰之飞扬。 【造句】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 ★威武奋扬如鹰。 【造句】我军雄壮,威武鹰扬。★威武奋扬如鹰。《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元.杨载〈塞上曲〉:「中情无留滞,千载能鹰扬。」特出。比喻文名远播,如鹰之飞扬。《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
1、至正五年(1345年),元廷为加强控制福建,遣官奉使宣抚,脱脱、王士宏乘机“鹰扬虎噬,雷厉风飞,声色以?”,致使“闾阎失望,田里寒心”。
2、后任马邑鹰扬府校尉。
3、总指挥则虎视鹰扬,亲临摄敌。
4、《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於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钤?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戍诺真水为逻?。唐代武官的服制花色,规定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卫饰对虎,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玉钤卫饰对鹘,左右金吾卫饰对豸。
5、贵金属投资市场通常也把鹰扬金币银币的产销量作为市场变化的风向标。每到深秋,纷纷扬扬金色的扇形叶撒落银杏园,使银杏园充满诗情画意。
6、由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7、积功为鹰扬卫指挥,镇守巩昌。
8、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章元功,殊异贤哲也。
9、为此张缙彦几遭斩决,虽蒙恩赦,终流徙而死。甲子,敕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获斩决之。
10、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载:“武乡试揭晓翼日,燕(宴)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曰鹰扬燕(宴),仪与鹿鸣燕(宴)同。
11、的支持,兵多将广,气势逼人,而波兰?立陶宛联军则是正义之师,为保家卫国而敌忾同仇,鹰扬虎视,风驰霆击,终于把骑士团这样不可一世的强敌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12、《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宜防鹰扬之臣於萧墙之内;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棋?,镇抚皇畿,翼亮帝室。
13、《剑海鹰扬》是司马翎著作之一。
14、在《剑海鹰扬》中,故事情节在不知不觉中波翻浪涌,险象环生,可谓奇中见奇,令人匪夷所思。
15、是役也,安平、荡寇、鹰扬、振威诸都尉,及西安、金鸡等军,脱走者百才一二。
16、隋末为鹰扬府司马。
17、李轨在隋末时候担任武威鹰扬府司马,这是一个地方上的军事官员。
18、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19、理学开山祖周敦颐生于斯,烩炽人口《爱莲说》吟于斯;孝穆皇太后李唐妹是广西历史上唯一的皇太后;郭沫若夫人于立群帼国不让须眉,宋名将岳飞征战于此,红七军长征留迹于此,鹰扬关、皇太后先茔、秦古驿道、周子祠遗址等美景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20、年二十四,官拜鹰扬郎将。
21、末任鹰扬将军、江州刺史。
22、陛下若命鹰扬之将,臣请预戎行,展丝发之效。
23、鹰扬将军,武官名,始见于三国魏。
24、唐杨宏真《一鹗赋》:“鹰扬者仰之而不逮,雕悍者攀之而不能。
25、后率众南渡,元帝任为鹰扬将军。
26、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骠骑将军府为鹰扬府。
27、而每一个卫府之下都有一个鹰扬府,就好像现在每个军区下的集团军一样。
28、鹰扬”谓如鹰之奋扬,本于《诗。
29、隋末任鹰扬府司马。
30、鹰扬:如雄鹰飞扬,言其奋发勇猛。
31、在《剑海鹰扬》中,故事框架并不繁复,而故事情节却极骋千回百折之功。
32、武科虽亦有重赴鹰扬宴之典,而见之例案者,仅嘉庆十五年陕西巡抚奏朝邑武举蔺廷荐,系乾隆庚午中式,现在重遇庚午科,奏乞恩施。
33、伏惟君侯,贵而且贤,鹰扬虎视,齿若编贝,肤如凝脂,昭昭乎若玉山上行,朗然映人也。
34、改称鹰扬郎将,正五品;副职车骑将军改称鹰扬副郎将,从五品。
35、今怀光勋业崇重,圣上必开襟布诚,询问得失,使其言入,岂不殆哉!国光勋章由图案相同的星章和大绶章组成,章体中心为威武鹰扬图案。
36、莫道里中无古士,鹰扬继起待皇宣。
37、嘉言傥论为时法,大展鹰扬致太平。
38、钟鹰扬:儋州市南丰镇人。
39、《柏林寺观李晋王画像歌》:“鹰扬虎视空一世,经营惨淡传其真。市场创办之初,可谓经营惨淡,十几家业户由于支撑不住也很快迁走。
40、鹰扬府恢复骠骑府、车骑府的旧名,不久又改为折冲府,“因地立称”,分别冠以所在地名。
41、十多年了,之间也断断续续看过一些鹰扬天下、风度翩翩的少年将军和侠客,看到他们,不经意间总会想起那个笑得飞扬、意气风发而不失含蓄谦逊、长身玉立的天水麒麟儿。素袍青衫,长身玉立,于晚风中袖袂翻飞,语笑嫣然之际,如春风拂柳,和熙怡人,边塞风沙也变得活色生香;冷峻傲然之际,如鹰击长空,霸气决绝,天地也为之肃然低昂。
42、明沉鲸《双珠记?并拜荣陛》:“虎奋三军,鹰扬千里,可信是青云器。
43、嘉庆时定,武举人中式满周甲之期,再逢是科武乡试,准与新科武举人一同赴鹰扬宴,谓之重宴鹰扬。
44、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骠骑府为鹰扬府。
45、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
46、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骠骑府为鹰扬府,改骠骑将军为鹰扬郎将,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鹰击郎将),隶于各卫,统领府兵。
47、大业末,为鹰扬府司马。
48、隋初置,炀帝又在每鹰扬府置步兵校尉二人,领步兵,秩正六品。
49、莫愁鹰扬虎视,一脸戏谑的遥望着穆天的一举一动。
50、则天遣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击破之。
51、六韬奋鹰扬,七萃喜凫藻。除鹰扬将军、镇蛮护军、西阳太守。
52、也亲来致贺,并送了一副恭维得体、传诵一时的寿联:“牧野鹰扬,百岁勋名才一半;洛阳虎踞,八方风雨会中州。
53、血断天涯,弱冠年华,身高七尺,冲天云鬓,身着重甲,名为鹰扬玄甲,乃大唐兵铁大师墨忠之女墨残染所制,刀枪不入,为天策府第一玄甲。
54、隋大业末年被任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
55、出关略定河南地,鹰扬中原争楚锋。
56、满江红一一铁翼鹰扬铁胆肝肠,天际处、横眉冷对。
57、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58、索古鹰扬虎视地瞪着开枪的刘吉绪,冷冷地说道:“执法犯法,罪加一等,你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59、关键时刻,还是水空挺身而出,燕领虎颈,阻挡下颓势,鹰扬虎视,指挥联军进行反攻。
60、清制,武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其宴就叫“鹰扬宴”。
61、诸杂号将军:(第五品)魏:鹰扬、折冲、虎烈、宣威、威远、伏波、凌江、荡寇、昭武、昭烈、照德、讨逆、破虏、讨寇、宣德、威虏、捕虏、殄吴、殄夷、扬烈、建忠、立义、怀集、横野、楼船、复土;忠义、建节、翼卫、讨夷、怀远、绥边等号。作者从儒家的观点出发,把书法推到”同流天地,翼卫教经”的地位,认为它可以”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书法是人格的表现,”心之所发”,”运之为字迹”,”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62、嘉庆六、七年,窦?又参加了皇帝赐的鹰扬宴、会武宴,被看作千载一时的殊恩旷典,所以在平定古代的名人中他名气特别大。
63、岂知隆准如长颈,终见鹰扬死雉?。
64、维师尚父鹰扬,熊罴百万堂堂。
65、参见“鹰扬府”。
66、太元九年,鹰扬将军刘牢之收复谯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