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晋王:jìn wáng 基本解释:[king of Jin in Tang Dynasty] 李克用,沙陀族(其父姓朱邪,名赤心,有功于唐朝,赐姓名为李国昌),因出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受封为晋王。为其一目失明,绰号独眼龙,为李存勗之继父?●详细解释:◎ 晋王 Jìnwáng[king of Jin in Tang Dynasty] 李克用,沙陀族(其父姓朱邪,名赤心,有功于唐朝,赐姓名为李国昌),因出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受封为晋王。为其一目失明,绰号独眼龙,为李存勗之继父?★晋王,中国古代王爵。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并未称王,不过后世常以“晋”作为山西一代传统地名。曹魏晋王司马昭,司马炎(后建立晋朝)。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318年即帝位,为晋元帝。南北朝时期北魏晋王拓跋伏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子。司马顺宰,十六国时期北魏河内人,北魏神瑞元年(414年)叛魏自称晋王,部分史家即以北晋称呼其政权。隋唐五代时,晋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封号,一般为王储或者重要的节度使。宋朝时,宋太宗赵光义(939年-997年),原名赵匡义,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是宋太祖的弟弟,登基前曾被封为晋王兼任开封府尹。元朝时期,晋王封地在今山西地区,为金印兽纽王。
1、愚按是时承乾方处东宫凶德未著太宗出吴王使居藩屏欲其早有定分可谓处之尽其道矣其后既立晋王又欲立恪卒陷恪於死地何始终之矛盾邪窃尝论之汉高祖之欲易惠帝唐太宗之欲易高宗皆为宗庙社稷之?图初不可以寻常嫡庶之礼?论之也合二君之事而观之则太宗之事近正何也汉高祖之欲易太子是也其欲立赵王则出於溺爱之私矣子房之不立如意是也然遂引致四皓拥太子以成吕氏之祸杜牧所谓四老安刘反为灭刘者其可不寒心哉故朱子谓高祖若能以天下大计为心则蚤与张陈陵勃谋之以恒易盈可也若吴王恪之在当时内不闻其母有戚姬嬖爱之私外不闻恪有魏王夺嫡之计太宗深知高宗之懦弱不足以承宗庙之重故以社稷大计问之无忌无忌外虽为正大之论内实怀外家之私其后卒以无辜陷恪死地无忌之罪上通於天矣失以恪之英才幸而嗣圣之际尚存庶几匡正唐室不致牝晨之祸如此其烈也岂不悲哉然则太宗之事贤於高祖无忌之心则真子房之罪人矣。
2、yìjiǔlúㄧ?ㄐㄧㄨˇㄌㄨ?忆酒垆(忆酒垆)晋王戎曾与嵇康、阮籍同饮于黄公的酒店。
3、又以晋王上之爱子,谋行废立。
4、晋王嘉《抬遗记》卷一云:炎帝时有丹崔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抬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5、晋王思与张王齐曜大明,交玉帛之好,兼与君公同金兰之契,是以不远而来,有何怪乎!
6、【释义】卧冰: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笋。后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演变为成语“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7、及隋晋王广镇并州,妙选府官,诏彻总晋王府军事,进爵齐安郡公。
8、又命晋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宫县。
9、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昭帝?乃命以文梓为船……随风轻漾,毕景忘归,乃至通夜。”倪?注引《列异传》:“宋康王埋韩冯夫妇,宿昔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声音感人。
10、【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回:“妇人心肠褊窄浅露,便把晋王好,太子歹,一齐搬将出来。
11、他留在历史上的故事结局,恐怕和另一个老而不死则为贼的民国美男汪精为的收场,五十步笑百步吧?晋王嘉《拾遗记》卷一云:“炎帝时有丹雀街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12、因辅太祖创业有功,初封晋王。
13、因下而北面再拜称贺,庄宗乃即晋王位。
14、典故据晋王隐《晋书》载,中牟令苏韶死后现形,对其堂弟苏节说,颜渊?卜商现为地下修文郎;修文郎凡八人,皆鬼之圣者。
15、晋王广以仲文有将领之才,每常属意,至是奏之,乃令督晋王军府事。
16、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有通明麻,食者夜行不持烛,是苣胜也,食之延寿,后天而老。
17、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晋武帝?即於御前赐青铁砚。
18、《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重豪?兼并之法,百姓喜悦”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
19、太子承乾废,欲立晋王,又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
20、桓伊兵法扬振,晋王封伊为右将军,右宰相,永修县侯,桓伊辞朝,仍回此冲隐居,侍奉父亲,晋安帝宰相王凯,为纪念桓伊而建寺,题名“伊山寺”此冲为伊山冲,宋朝大修建,徽宗钦赐“伊山景德禅寺”,御笔亲书圣旨牌一块,悬挂佛殿门上,大明成化十九年时修桥,二十一年准旨修建千僧塔,清康熙中期,有一位皇妃在寺修行,名僧”阿盘和尚“进京请旨,康熙赐款修建皇妃楼,封伊山寺为皇庄地,田山不还国税,又赐称”六朝胜境“。
21、又敕义府以本官兼侍晋王。
22、于是驰檄天下,推崇晋王为天子,遣牙门蔡忠奉表江南,劝即尊位。
23、士人学作民歌由来已久,自东晋王献之始,其《桃叶歌》三首即为滥觞,此外还有如《碧玉歌》、《团扇郎》等,写得浓烈。
24、绍兴题扇桥桥西南侧立着“晋王右军题扇桥”石碑,由著名书法家萧娴题写。
25、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汉成帝?以沙棠木为舟,贵其不沉没也。
26、此时朱温正在跟晋王李氏开战。
27、钟王之手,亲纸以成字者,毫端也。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28、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亩之事,百谷滋阜。
29、卷四引晋王嘉《拾遗记》:“绛河去日南十万里,波如绛色。
30、晋王嘉《拾遗记?魏》:“灵芸闻别父母,?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
31、《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贴》、《十三行》,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但流传到唐宋时代就已经残损并亡佚了。
32、唐吕温《晋王龙骧墓》诗:“虎旗龙舰顺长风,坐引全吴入掌中。
33、(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这次修建,规模最大,几乎耗尽了晋王李克
34、十一月丙申,封子普为晋王。
35、晋王李存塌遣李嗣源袭据郓州后,文矩因父母在郓州,遂降晋归郓州,授天平军(驻郓州)节度掌书记。
36、东晋王孝伯给出了定义,“名士不必须有奇才,但时常无事,痛饮酒,熟读。
37、晋王嘉《拾遗记?燕昭王》:“乃使女伶代唱其曲,清响流韵,虽飘梁动木,未足嘉也。
38、西北烟雾迷离中,一塔挺出俯临江浒者,浦口之晋王山也(17),山以惰炀得名。
39、晋王嘉《拾遗记?蜀》:“君财?可支一世,合遭火厄。
40、元徽初,除殿中将军,为晋王熙郢州典签。
41、晋王(杨广)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
42、晋王李存勖拔幽州,擒刘守光。
43、晋王嘉《拾遗记?秦始皇》:“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室。
44、遣觉还,锡赍丰渥,觉将发,献诗一首,叙感别,赐金器百两,初觉、征古以德明请割地为卖国诛死,乃是觉身自为之,使还,以兵部尚书致仕,征古先出为洪州节度副使,时晋王景遂为帅,不堪征古之傲狠,常欲斩之,自拘于有司,左右力谏,乃已,钟谟自周还,屡言齐丘觉、征古之罪不可容,觉尝传世宗之语告元宗曰:闻江南拒命。
45、晋王嘉《拾遗记?周》:“?周昭王?缀青凤之毛为二裘,一名燠质,二名暄肌,服之可以却寒。
46、隋の第2代皇帝である煬帝は、暴君の悪名高い天子ではあるが、その即位前、晋王時代より、天台智顗を崇敬したことで知られ、智顗より菩薩戒を受けているほか、行在所に初めて内道場を設けてより身近な場所で仏教を信仰した。
48、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何休?作《左氏膏肓》、《公羊废疾》、《谷梁墨守》,谓之‘三阙’。
49、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