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冠昏:guānhū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冠婚”。★1.亦作"冠昏"。2.指冠礼与婚礼,《礼记》各有专篇记述。亦指其篇名。3.谓行加冠﹑结婚礼。
1、陈始兴王伯茂传》:“时六门之外有别馆,以为诸王冠昏之所,名为昏第。
2、例如,礼学家钱玄认为,古代“礼”的范围十分广泛,“天子侯国建制、疆域划分、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役财用、冠昏丧祭、服饰膳食、宫室车马、农商医卜、天文律历、工艺制作,可谓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3、光宗即位,迁太常寺簿,论今礼教废阙,请敕有司取政和冠昏丧葬仪,及司马光、高闶等书参订行之。
4、《新唐书?隐逸传?王绩》:“通知绩诞纵,不婴以家事,乡族庆吊冠昏,不与也。
5、’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
6、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7、1939年先生为诸弟子讲说《礼经》,认为“威仪三千,乃政教典则之详,人伦日用之实,上下通行,师儒讲习,《礼记》则其传,冠昏诸义,皆七十子会通经文,亲受圣旨,提纲掣领,为后学举隅”,于是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为《礼经大义》二卷。
8、宋?王应麟《小学绀珠?人伦?四礼》“冠昏丧祭”明毛晋注:“文中子弟凝正家以四礼。
9、’是故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
10、上任后,他整顿学校,端正士风,“教人以行实为先”,抑“奔竞浮躁”之士,对纨绔子弟尤不宽待;刊刻《通鉴前锦》和《朱子纲目书法》等书;定《冠昏丧祭仪礼》刊布。
11、时六门之外有别馆,以为诸王冠昏之所,名为昏第。
12、酌先儒冠昏丧祭之礼,行之家,家道之整,著闻州里……(陆九龄)从父兄读书讲古。
13、因此,古来儒家很重视冠礼,认为冠昏丧祭乡射朝聘诸礼,皆始于冠礼。
14、吕通六经,尤精于礼,与兄大防等同居时即切磋古礼,自谓所施冠昏丧祭诸礼一本于古,当时有“关中言礼学者推吕氏”之称。
15、在他的《礼经通论》里说:“冠昏丧祭射乡朝聘八者,礼之经也。
16、疏言:“朝章国典宜画一,民间冠昏丧祭未有定制,请编纂礼书,颁行天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