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讼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97
更新于

听讼:tīng sòng 基本解释:[preside at lawsuit;hearing;try a case;administer justice] 听理诉讼;审案●详细解释:听理诉讼;审案。《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尚书大传》卷四:“听讼之术,大略有三:治必宽;宽之术,归於察;察之术,归於义。” 唐 李颀 《送刘四》诗:“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官人为官清正,单吃 德化县 中一口水,又且听讼明决,雪寃理滞。”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彼听讼者,研鞫两造之情伪,廉得其情,而后断狱。”★◎ 听讼 tīngsòng[preside at lawsuit;hearing;try a case;administer justice] 听理诉讼;审案★审理诉讼案件。《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1、呼衍氏为左,蓝氏、须卜氏为右,主断狱听讼,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

2、……啬夫职听讼,收赋税。

3、后左迁涑水丞,定期听讼,及时断案,属吏亦以误期为耻。

4、柔顺占据中位向上运行,虽然位置不当,但有利于听讼治狱

5、襄欲稍革其俗,每听讼,必使数吏环立于前。湖之北面,有石牛山与天马、立良诸山环立。

6、有的地区粮长还兼掌听讼理狱之权。

7、《梁书?武帝纪中》:“?天监六年九月?乙亥,改?武堂为德阳堂,听讼堂为仪贤堂。

8、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别强调“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做到“求实”,而不“饰实”,严防狱吏舞文弄法,离开事实去严讯旁求,造成冤滥。

9、陆九渊任荆门知军时,在今象山设立象山书院,听讼于此,讲学于此,欲以礼义正人之心,以道德明人之伦。

10、九月癸卯,于华林园听讼。

11、我们中间没有听讼的人,可以向我们两造按手。

12、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

13、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庄》《列》之寓言也则触蛮可以立国,蕉鹿可以听讼”。

14、听讼不可贵贱,不可惧怕人,因为审判是属乎神的。

15、说:“听讼,吾犹人也。

16、南匈奴传》:“呼衍氏为左,兰氏、须卜氏为右,主断狱听讼,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

17、【示例】:今海内草草,~,昔云大行皇帝鸩毒致祸,臣等外听讼言,内自追测。

18、在简短听讼后,斯蒂尔只是说他不能负担请一个律师

19、又且听讼明决,雪冤理滞,果然政简刑清,民安盗息。

20、呼衍氏为左,兰氏、须卜氏为右,主断狱听讼,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

21、为人有明略,善听讼,甚得名称。

22、亚度皿吗亚瑟要飞到亚特兰大参加拒付赡养费的听讼会

23、在堂前设置锅灶柴火,听讼者自炊,须臾裁决而去。

24、壬寅,于华林园听讼。

25、听讼明决,无滞狱,亦无冤民。

26、军,请准筑城,整军习武,革除陋习,减免税捐,“设象山书院,听讼于此,讲学于此”。

27、秋七月壬寅,帝听讼于右寝,多所哀宥。

28、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贼盗。

29、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30、孝闵帝纪》:“帝听讼於右寝,多所哀宥。

31、33我们中间没有听讼的人,可以向我们两造按手。

32、遂赴都堂与宰执议取书事,宰执皆以为然。幸华林都堂听讼。

33、十二月戊午,上于华林园听讼。

34、一百那么要是能批准我有一次听讼的机会呢?

35、弹曲承言,收系囹圄,听讼失理,狱以贿成。

36、又造金根车驾六马,是月玄临听讼观阅囚徒罪无轻重多被原放,有干舆乞者时或恤之其好行小惠如此自以水德壬辰腊于祖改尚书郎官为贼曹。

37、丁卯,上于华林园听讼。

38、他的吏治改革,如禁止赌博、革陋规、减公费、去图长、免收户、清榔税、更匠灶、恤蛋户,弭盗贼,做到政简刑清,闾里安谧。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那官人为官清正,单吃德化县中一口水;又且听讼明快,雪冤理滞,果然政简刑清,民安盗息。

39、伯9 : 33我们中间没有听讼的人、可以向我们两造按手。

40、有的还兼掌听讼理狱之权。

41、包公听讼断狱故事,突出的也是“罪与罚”的价值取向。

42、甲申,上于华林园听讼。

43、『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44、’此邵伯听讼,衰乱之俗微。

45、申1 : 16当时、我嘱咐你们的审判官说、你们听讼、无论弟兄彼此争讼、是与同居的外人争讼、都要按公义判断。

46、但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就是清官听讼断狱,实际上也是能审则审,审不明白就装神弄鬼和求助于刑讯逼供。

47、六月,上于华林园听讼。

48、凝尝取古今史传听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

49、庚申,上于华林园听讼。

50、听讼者试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

51、任武进知县,听讼平允,积蠹一清。

52、狱系刑罪并亲听讼。刑罪也,国之刑罚也。

53、在听讼会上,最高立法机关邀请了从近5000名志愿者中被选的20名代表千里迢迢赶来,以听取他们的意见。

54、尝豫听讼,上问以疑狱,敬弘不对。

55、臣等外听讼言,内自追测。

56、明法理,每至听讼,小大以情。

57、五月庚辰,于华林园听讼。

58、十二月乙未,上于华林园听讼。

59、癸酉,于华林园听讼。

60、听讼诉多就,樵坞僧窗。

61、五听”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是中国古代听讼的基本方式

62、除了以“五听”的方式对陈述的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外,还要求司法官在听讼时“察辞于差”,注意比较和发现陈述人言词中的差异矛盾

63、他在听讼理刑过程中,则以民命为重,实事求是

标签: 听讼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未命名

本文标题: 听讼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5344.html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