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孤臣:gū ché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封赠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连奏同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 清 丘逢甲 《离台诗》之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参见“ 孤臣孽子 ”。2. 孤陋无知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 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穆公 於宫室。” 薛综 注:“孤臣,孤陋之臣也。”《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四年》:“ 导(王导 )忠素竭诚,辅大业,不宜听孤臣之言,惑疑似之説,放逐旧德,以佞伍贤。”★被国君遗弃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

1、他人连篇累牍进,不及孤臣上八箴。
2、1990年,张学良又将旧作《谒延平祠》寄给吕正操,云: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遵明朝,确保台湾入版图。
3、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4、孤臣林壑馀生在,帝里金汤旧业存。
5、乱世将至,上下晦暗,或许只有孽子孤臣才能澄清这乱世烟云吧!
6、作者在书中说:“时异境迁,远非昔比,人民已经起来,民主自由,已成时代主流,历史洪涛,革命形势,无可抗拒,人民时代,民主世纪,哪里还容孤臣孽子们侈谈‘维新’、‘变法’,玩弄‘拥光绪’、‘保大清‘的一套?
7、袁世凯、徐世昌的上述行为,使得前清孤臣孽子们兴高采烈。
8、《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9、看官听说:虽然事有前定,无可奈何,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
10、辛亥革命后,以孤臣孽子自居,束发古装,归乡讲学教徒。
11、但是,“诸君尚守和戎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最后,他们都只能洒下那“爱君忧国孤臣泪”而徒怀一颗“临水登山节士心”了。
12、或者骆宾王“孤臣孽子”的命运,隐隐然书写进后世的血脉之中,为这个家族在每个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埋下伏笔,并从钱复家族的百年历史中得到昭示。
13、于是我们看到,那么多的“江南人”以自身特有的人生情怀和卓尔不群的人格风范,在华夏民族史上留下了足以不朽的辉煌篇章,以使我们从中掂量出江南的丰厚与深邃、沉重与悲凉,看到江南的骨子里,同样的也有着越甲三千般的一往无前和壮怀激烈,有着孤臣孽子般的卧薪尝胆与悲愤忧患。
14、三朝清帝,又为何会对八大山人这位明王朝的“孤臣孽子”的作品如此钟爱有嘉?
15、孽子孤臣”、‘抗强胡”,收复被荷兰殖民者盘踞近四十年的台湾,咏赞的是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英雄业绩,实际上正是作者的自况与自诩。
16、麦饭何人浇一盂,孤臣哭断冬青树!
17、独孤臣孽子(孤立之臣,庶出之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通达事理)。
18、若以大命既去,新主有归,天子北门,已弃中原于敝屣,孤臣天末,难填沧海于丸泥,则子婴轵道,讵是亡秦,刘禅长安,无须思蜀。
19、清人陈康祺早就指出:“秋帆(毕沅)制府爱古怜才,人所共仰,其交和?,慑于权势,未能泥而不滓,亦人所共知。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20、凄楚的音节,回环往复、催人泪下的咏叹,表现了一片孤臣孽子之心,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1、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
22、严迪昌《清词史》云:“几乎是孤臣孽子的情绪。
23、生谢曰:“逆旅孤臣,过蒙优宠,衔报之思,结于肺腑。
24、当然每个朝代都还有他们的孤臣孽子,这倒也不是可以一笔抹杀的。
25、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26、一次,孙宝琦与赵秉钧等国务员到大清“小朝廷”来致祭,孤臣孽子梁鼎芬一眼发现了“老朋友”,他直奔这位穿大礼服只鞠躬不下跪的国务员面前,指着孙宝琦的鼻子问:“你是谁?
27、其实,这只是江南文化的一种外在表征,其骨子里同样有越甲三千般的一往无前,壮怀激烈;有孤臣孽子般的卧薪尝胆,悲愤忧患。
28、我深深相信,只要我们都能以孤臣孽子自居,以国家安危为己任,人人都能肝胆相照,精诚团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则最后的光荣胜利终必来临,国家未来的命运终必能得到自由和独立。
29、新室仓皇文母玺,孤臣涕泪汉家山。
30、孤臣孽子,攀木腐心!
31、这一下东北几乎都成了他的天下,是不可容忍的事情,一批皇清的孤臣孽子,纷纷想出办法,要把他拉下马来,近代有名的“丁未大参案”就此开始。
32、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33、孤臣洒泪,仍以中兴事业望诸代宗耳。
34、回首百年歌舞地,胥涛点点孤臣血。
35、故国危亡久,孤臣离乱深。
36、青蛇虽然战败,但她绝不轻言罢休。肯令宰相轻言路,去国孤臣忧患深。
37、翁氏六兄弟当时都在福建闽国王朝中当官,最后闽国被灭亡,在改朝换代时期,孤臣孽子们只有投降,才能免祸,要不然就改名换姓,逃亡避难,如果死抱着忠君爱国的念头,只有被抄家灭族。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