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炮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98
更新于

午炮:wǔ pà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正午的号炮。旧时有的都市于每天正午鸣炮一响,作为定时的标准。 王统照 《生与死的一行列》:“天气冷得厉害……虽然听到午炮放过,日影可没曾露出一点。”★正午的号炮。作为时间的标准,供人校对时刻。

1、驻守在黎巴嫩南部地区的以色列军队十八日上午炮击了黎南部纳巴提亚地区的一些村庄,炸死一名村民,炸伤两人。

2、可是,北京城人称“宣武午炮”却不说“德胜午炮”,估计可能是宣武门杀人总在午时,炮声一响人头落地,比德胜门有名的缘故吧。

3、为向汕头埠居民报时,与它相对在中山公园内九曲桥头的炮山安置土炮,每当中12时海关钟鸣,公园便放午炮,故有“钟楼鸣,午炮响”之说。

4、黎巴嫩南部地区今天上午炮声和爆炸声一直不断,但迄今为止,记者没有收听到有关人员伤亡的报道。

5、此亭前身为午炮亭、国耻纪念亭。

6、九月初一上午,张等在西安西郊林家坟秘密集会,推举张凤?为首领,钱鼎为参赞,并决定当天闻午炮起义。

7、两次沦陷的福州满目疮痍,鼓楼在每天施放午炮时,都会有碎砖土掉下来,危及行人。

image.png

8、午炮及其他6门小型礼炮都是由怡和有限公司装设的,它们均设置在位于告士打道的怡东酒店对面的海旁。

9、任何人士或团体,只需捐赠港币三万三千元或以上予公益金,均可亲身鸣放午炮。

10、故名为怡和午炮,鸣炮前须摇铃8响,源自东角年代的怡和总写字楼及仓库,表示上午工作时段结束。

11、这是百年殖民地礼仪,午炮,在避风塘,每日中午及一些特别日子如除夕,都会有一个穿着传统西式礼服的炮手,将礼炮指向天空鸣放,自1860年开始至今未曾间断。

12、小日本打一炮,我就拾一个小石子放在口袋里,到中午炮声停时一数,有108个石子。

13、宣武门外为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门经常出入,人称“死门“,令人回味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响,声震京华,京人以此对时,人称:“宣武午炮“。

14、正午可听到延传一个世纪的午炮轰鸣声。

15、刑场,囚车从此门经常出入,人称“死门“,令人回味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响,声震京华,京人以此对时,人称:“宣武午炮“。

16、若想从高处观赏,可在世贸中心或怡东酒店里面向海的餐厅,一面进午餐,一面欣赏午炮鸣放及铜锣湾海景。

17、解放前即1949年前,那时的兰州,中午12点要放午炮,而标准时间就是以树立在省政府门前的报时钟为准。家背倚蛇山,每日午间十二时一跛腿老兵一瘸一瘸踱上山来放“午炮”,全武昌皆以此炮为标准时间。

18、曾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保留了不少传统建筑物。午炮是其中一传统仪式,于每天正午礼炮来象徵一天的降临。午炮鸣放午炮这传统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每天正午,午炮都会在专人操作下鸣放礼炮一响,以作报时。

19、曾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保留了不少传统建筑物。午炮是其中一传统仪式,于每天正午礼炮来象徵一天的降临。

20、市参议会最后决议,若解决经费就修复,时间限定三个月内,同时午炮移至别处施放。

21、当时北京城内对时只有正午在前门放十二点正午炮一响。

22、每日中午12点在此鸣放午炮报时,由二十世纪初拉纳王朝首相德瓦、沙姆谢尔首创,至今已有近80年历史。

23、站在此山可鸟瞰圣约翰斯全一个世纪的午炮轰鸣声。

24、鸣放午炮的真正来源,现已无从稽考,其中一个传说是怡和在一次鸣炮典礼中,触怒了一名高级海军官员员,结果该官员命令怡和每天正午须鸣炮一次,以为香港报时。明朝屠隆在《遵生八笺》里记了很多只适合在端午炮制才灵验的古代偏方,有些今天读来固然觉得可笑,可还是饶有兴味的,“五月五日宜合紫金锭、保生锭子,治小儿疾。

25、1884年城内设置午炮台,使

26、目前所有权属于独立慈善基金会,可安排特定团体实际操作午炮。

27、每日鸣放“午炮”既是开普敦的特有景观,也成了“迪亚士号”的出发令。

28、刚打毕,一声巨响,午炮轰鸣起来。

29、而对于朝方今天下午炮击延坪岛,韩方也以国防部政策企划官的名义发去通知文,敦促朝方中止开炮。

30、刚放过午炮,十刹海的锣鼓已闹得喧天。

31、翌日中午12时,午炮刚响,张与钱鼎即率百余人,先到西关陆军小学堂收缴了枪械,接着冲进西门,占领了军装局;随后,张又率队进入护理陕西巡抚钱能训的衙门南院,放火烧毁院门前的牌楼。

32、勿地臣街、怡和大厦和怡和午炮。

33、香港重光后,英国海军向怡和洋行送赠一门可发射6磅重炮弹之大炮,使怡和午炮的传统能够延续。

34、从地下铁路铜锣湾站怡东酒店d1出口步出后,通过位于告士打道下面的一条隧道即可到达午炮所在之处。

35、宣武门的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

36、70多人在西安西郊林家坟开动员会,公推张为首领,钱为参赞,决定当天闻午炮起义。

37、试验的接收点.如今你可以在此山可鸟瞰圣约翰斯全景,欣赏仿19世纪的军事操练,正午时分可听到延续一个世纪的午炮轰鸣声。

38、1929年,为纪念济南“五三惨案”遇难同胞,拆除午炮,改建为国耻纪念亭,亭中有水泥绘制的国耻地图一帧,租割失地均涂有鲜明的彩色,以唤起民众爱国热情,该亭后毁于“文夕大火”。

39、西侧的象岗炮台放一响炮向市民报标准时间的习惯,水塔建造选定的位置恰巧是放午炮的位置,争论结果,由政治会议广州分会决定:“于1930年7月19日起停止放中午炮,将大炮拆迁作展览品,该象岗炮台

40、惟宣武门上常驻守城兵丁,每日午时发射信炮(午炮)。

41、午炮鸣放午炮这传统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每天正午,午炮都会在专人操作下鸣放礼炮一响,以作报时。

42、九月初一上午,同盟会、哥老会和新军的骨干在西郊林家坟秘密集会,推举张凤?为起义首领,钱鼎为参赞,并决定当天闻午炮起义。

43、年,长沙市政处建议废除午炮,建立标准时钟。

标签: 午炮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文学词库

本文标题: 午炮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6489.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