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契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434
更新于

妙契:miào q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神妙的契合。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宋 秦观 《和程给事赟闍黎化去之什》:“早因妙契窥 曹洞 ,竟以清芬继 肇生 。” 明 唐顺之 《登孙登啸台》诗:“清浄同 河上 ,沉冥异 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1、以知涅盘之道,存乎妙契。

2、洪晨孚题海丰五龙寺精孕混元,体分太极,摄坎离而运枢,妙契幽深原有宰;功齐众劫,德并诸天,崇师相以优绩,玉虚渊穆总难名。

3、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

4、使刀如笔的率意,结字与印面的奇古,都可以使人观其书,有金石之内质;赏其印,有书法之内蕴,真可谓书印合壁、参同妙契。”明冯惟敏《上小楼?咏焦山郭次甫五岳游囊六物》套曲:“想起那阴阳未剖,无声无臭,俺子索妙契天机,静与天居,动与天游。

5、明唐顺之《登孙登啸台》诗:“清?同河上,沉冥异竹林,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6、五代?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

7、荩标奇於枰象,遂应兆於牵牛,潜膺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

8、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

9、全书凡十余万言,义丰趣玄,妙契幽旨,出版后风行一时。

10、故曹溪妙契五祖,而执劳负辛以韬光;慈明亲见汾阳,而含垢忍耻以匿迹。

11、于是众庶明契,雷同奔向,咸共嗟咏,称述其美,云若染渍风流,则精义入微;研究理味,则妙契神

12、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者,少践大方,研机斯趣,独拔于言象之表,妙契于希夷之境,齐异学于迦夷,扬淳风于东扇,将爰烛殊方而匿耀凉土者,所以道不虚应,应必有由矣。

13、书写者“无意于佳”,欣赏者却能产生规整与变化、缜密与疏朗妙契无间的审美感受。

14、夫妙契匪意,真证难言,动念已乖,况涉文字。

15、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16、伏惟陛下?哲钦明,道与神会,妙契环中,理无不统,游刃万机,弘道终日,威被苍生,垂文作则,所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17、同时,《十五家妙契同岑集》里,收了不少“求凰格”谜,但仍不标谜格。

18、又云∶师之文,盖无一语无来历,深入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可谓善识法要,竭忱钦仰者矣!

19、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20、师之文,盖无一语无来历,深入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可谓善识法要,竭忱钦仰者矣!

21、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22、在一个人的小世界安静地想念,在一个人的小思绪里空荡地漂浮,这种“闷闷的”灵动感觉,巧妙契合了周笔畅本人的特质,有轻盈也有沉重,连悲伤都被浪漫地诗化,如此的坚持更加令人动容??万事万物都有赏味期限,只有《鱼罐头》才能让思念永久保鲜。

23、」(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剑术之要。

24、影片故事背景的设置巧妙契合了这个时代(特别是金融风暴背景下)主流人群普遍性的焦虑心态,难怪在两岸三地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

25、因为卢坤峰先生是文人画家,也是学者型的书法家,所以,他的书法“纵横曲折,无不妙契古人”。

26、至能拔玄根于未始,即群动以静心,恬淡渊默,妙契自然。

27、宋朱熹《斋居感兴》诗之一:“皇牺古神圣,妙契一俯仰。

28、纪昀说“交柯”句“七字妙契微茫”,王文诰说这四句即“公之画法”,这里面即寓有诗人画竹的艺法。

29、转义法在谜中应用极为广泛,其转运机杼,变幻无影,潜能化物,甚得妙契。又云,师之文,盖无一语无来历,深入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

30、他的作品和时代脉搏相通,那苍茫的山水、那葱郁的荷塘、那朦胧的归雁,全都超脱于形似之外,看似天成,展现了自然与神悟的美妙契合。

31、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磐之道,存乎妙契。

32、于是众庶明契,雷同奔向,咸共嗟咏,称述其美,云若染渍风流,则精义入微;研究理味,则妙契神用,澡尘垢于胸心,脱桎梏于形表,超俗累于笼樊,邈世务而高蹈。”明嘉靖间权相严嵩亦赋《游洪阳洞》七律一首:“二仙何代隐岩阿,涧绿山青长薜萝;尘世总经沧海变,丹(土加丘)长占水云多;天台拟到逢桃实,石室归疑烂斧柯;思想此中寻静侣,因牵俗累欲如何?

33、故中谛的一谛中就妙契三谛相即的极致。

34、皇羲古神圣,妙契一俯仰。

35、并广辨空宗和性宗的差别,而说性宗是直显心性,遮表并用,理该凡圣,妙契真如的了义之教。

36、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涅磐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

37、宋秦观《次韵子瞻赠金山宝觉大师》:“珍重故人敦妙契,自怜身世两微茫。

38、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39、,到清代光绪初出版的《十五家妙契同岑集》里,有“桃花女(曲牌,对格)柳叶儿”一谜。

40、又如:妙理(神妙的道理);妙略(夺谋,妙计);妙契(神妙的契合);妙用(神妙的作用);妙笔(神妙之笔。

41、离形得似:司空图《诗品?形容》云:“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42、古窑器的片纹与釉色都是随着窑焰而自然生发的,这两者又往往妙契呼应,色因窑焰而变化,而其雅俗亦是仁智互见,一般来说以纹线明朗爽快兼曲折有致者为上。

标签: 妙契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妙契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6880.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