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外生枝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39
更新于

节外生枝:jiéwàishēngzhī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节上生枝”。枝节外又生出杈枝。喻问题旁出,事外复生事端。宋朱熹《答胡季随书》:“伯寿下一见字,已是有病,季随又更节上生枝,更不復以纯熟自期。”宋朱熹《答吕子约书》:“﹝读古人书﹞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我从来甘剥剥与民无私,谁敢道另巍巍节外生枝!”清薛福成《上李伯相与英使议约事宜书》:“彼欲侵我自主之权,於理既为不顺,擅各国使臣应议之柄,於情又为不公,且与滇案毫无关涉,究属节外生枝。”茅盾《子夜》十:“他万万料不到劝诱杜竹斋做公债不成,却反节外生枝。”★枝节上又生出分枝。比喻于事件外复生事端。【造句】这事情本已到此告一段落,没想到节外生枝,又惹出另外一桩麻烦来。★枝节上又生出分枝。比喻事外复生事端。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他怎肯道节外生枝。」也作「节上生枝」。★修订本参考资料:枝节上又生出分枝。比喻事外复生事端。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他怎肯道节外生枝。亦作节上生枝。★08.《清史稿.卷一五四.邦交志二》:「一则高黎共雪山之地任其节外生枝,自往履勘,将来若果曲从,则即可从此高黎共雪山之顶,沿潞江、金沙江之上流由北直进。」★07.《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件事真好比风中搅雪,这回书又不免节外生枝,读者便好留心,看那燕北闲人,怎生替他安家。」★06.《镜花缘.第八八回》:「此是〈天女散花赋〉,并非〈散风散月赋〉。你只言花,何必节外生枝?况花根柢极微,只知献媚求荣,何能竟要轻视风月!」★05.《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阿寄向前说道:『晏官人,田价昨日已是言定,一依分付,不敢短少。晏官人也莫要节外生枝,又更他说。』」★02.《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牛头没,马头回,百亿万劫没交涉;拈一放一,节外生枝;举古举今,无风起浪。」★01.《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若据本分草料,犹是节外生枝。不涉化门一句作麽生道?」(源)★释义枝节上又生出分枝。比喻事外复生事端。#语出《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典源#《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1>一向目视云霄,壁立千仞,则孤负诸圣;一向拖泥涉水,灰头土面,则埋没自己如今恁麽也得,不恁麽也得,且贵正眼流通。还委悉麽?直饶高步毘卢顶,不禀释迦文,婢视声闻,奴呼菩萨底来,也须亡锋结舌,自余故是出头不得。所以道:三世诸佛只言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据本分草料,犹是节外生枝。不涉化门一句作麽生道?阵云横海上,拔剑搅龙门。(1)典故或见于宋.朱熹〈答吕子约书〉其三(据《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随书〉其四(据《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参考资料〕■宋.朱熹〈答吕子约书〉其三(据《朱子文集.卷四八》引)读古人书,直是要虚着心,大着肚,高着眼,方有少分相应;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宋.朱熹〈答胡季随书〉其四(据《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季随)又云:「方其未至纯熟,天理何尝不可见乎!」此又不看本文本意,而逞快斗高,随语生说之过。夫《中庸》本意,欲人戒谨恐惧,以存天理之实而已,非是教人揣摩想象,以求见此理之影也。伯寿下一「见」字,已是有病,季随又更节上生枝,更不复以「纯熟」自期,只要就此未纯熟处便见天理,不知见得要作何用?为说至此,去本日远,以言乎经,则非圣贤之本意;以言乎学,则无可用之实功。典故说明《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一书共二十卷,是北宋佛果禅师弟子绍隆等编,记载佛果禅师生平讲述的禅法精要。「节外生枝」的「节」是指植物枝干分段的地方一棵树除主干外,分歧的枝芽都是从「节」的地方生出。古人观察了这种自然现象,用「节外生枝」来比喻事外复生事端。比较早见到的文献是宋代佛果禅师《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若据本分草料,犹是节外生枝。」语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承上文而来,大概是说佛法一事,自古以来,诸佛强调只能自悟,历代祖师不落言诠,经藏注解怎麽注也涵括不尽,若单用眼睛去看是无法得道的。所以一个人若是陷溺于自以为是的知识,难免就会节外生枝了。朱熹〈答吕子约书〉文中有段话说:「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没把道理弄清楚之前随意去胡乱解说,就「节上生枝」,只会把道理越弄越纷歧,因此读再多的书也没用处。书证

1、韩飞感到危险逼近,偏偏节外生枝,医生诊断一剪梅患上晚期结核

2、这本书因内容节外生枝而很难懂

3、不过万一掉以轻心,不加约束,也有可能节外生枝,无端起风波,触上感情的暗礁。

4、不管这个老师什么来头,现在的莫卡是绝对不想节外生枝的,所以他老老实实的趴在桌子上绞尽脑汁的写着检讨

5、现在的问题是港英当局节外生枝,不按谅解备忘录办事,成本大大提高。

6、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到他“悬崖撒手”弃薛宝钗为僧时,故事已接近尾声,不可能再节外生枝地去写薛宝钗不耐空闺独守而又别抱琵琶。

7、发早了,王旅未到河岸,消息传出去,可能节外生枝;发迟了,先斩后奏,又难免阎、邓怪罪。

8、这件事刚刚平息,你就不要再去节外生枝了。

9、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着你夺人爱女,逞已风流,被咱都知。

10、要是任由他这么拖延下去,保不齐来个节外生枝,半路再让人把他抢了,我不就亏大发了嘛!

11、貔子窝有清军顺捷营把守,距离上比花园口更近一些,但抢滩登陆难度较大,赵承业想毕其功于一役,自然不愿意节外生枝。

12、那个房地产项目就要顺利的开盘了,开发商老板对他的员工说“你们必须给我把控好每一个环节,决不能出现节外生枝的事”。

13、只是此刻不宜节外生枝,而且他毕竟已不是原来的曾义昊,也过了争强斗狠的年龄,只漠然地扫了三人一眼,便将头移往他处。

14、这样可不行,越拖越麻烦,警方已经勘测过,确实是自杀,拉去解剖是节外生枝,还是尽快火化,平息事态,不要给某些人可乘之机。

15、你想把情敌撵走,我能够理解这种心情;你拼命保住自己的心上人,防止节外生枝——这是很自然的事!至于要打死他,就因为他赢得了爱情,这可真像小孩子,自己摔痛了,却去打那地皮。冈察洛夫

16、就在父母为菊丽玛举行的百天庆宴上,节外生枝,祸起萧墙

17、八这样可不行,越拖越麻烦,警方已经勘测过,确实是自杀,拉去解剖是节外生枝,还是尽快火化,平息事态,不要给某些人可乘之机。

image.png

18、原本是件单纯的事,没想到节外生枝,惹出许多事端。

19、明知这是嗟来之食,但为了孩子,她只好强忍着委屈,伸手将钵接了过来。为了避免节外生枝。

20、讲古艺人都能出口成章,节外生枝,脱离本子。

21、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批阅》:“如虚,反坐,严行重治,则后此诳告自除,而投词亦不致节外生枝矣。

22、眼看合约都快谈成了,对方却节外生枝地提出新要求

23、气场通畅者则两情和睦,形局不正者则节外生枝。

24、他万万料不到劝诱杜竹斋做公债不成,却反节外生枝,引起了竹斋的大大不满于益中。

25、我们不会节外生枝,讨论厄玛乌推导的问题。

26、你想你出一套成功的,所以不要尝试节外生枝。

27、美国一些参议员再次炒作已被人唾弃的“中国威胁论”,目的是要使巴拿马运河主权的回归节外生枝,同时为美国将来干预巴拿马运河的事务寻找借口

28、想做的,想到了就该做,因为旁人弄舌插足、老天节外生枝,这些都会消磨延宕想做的愿望行动;该做的事情一经耽搁就像那声音感慨,越是长吁短叹越会销蚀人的精力和志气。莎士比亚

29、示例:他正是节外生枝,~,只教你大浑家吐不的咽不的这一个心头刺。

image.png

30、卑职欲往确认其兵力,只因刘泽清部沿途抓丁,卑职担心节外生枝,只得暂回覆命,还乞督公降罪。

31、这句话不是好兆头,看来她母亲明天又要在那位先生面前出丑伊丽莎白心想,现在虽然已经十拿九稳地获得了他的热爱,而且也得到了家里人的同意,恐怕还是难免节外生枝。

32、这件事要尽快办好,免得节外生枝。

33、为防止走漏消息、节外生枝,侦查员果断决定,对赵姓男子夫妇立即实施抓捕并核实身份。

34、把要做的事拖延,这样做只会节外生枝,以致陷入一事无成的窘境。这儿有一些小建可以帮你学会战胜拖拉

35、他这样做,是节外生枝,有意使问题复杂化

36、这件事已够麻烦了,你就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37、这件事已经够我烦了,你就不要再节外生枝来凑热闹了。

标签: 节外生枝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节外生枝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7240.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