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亡逐北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60
更新于

追亡逐北:zhuībēnzhúběi基本解释:[pursueandattack]追击战败逃跑的敌人。也说“追奔逐北”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汉·贾谊《过秦论》●详细解释:追击败逃的敌人。《史记·田单列传》:“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三道俱进,果衝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餘。”亦作“追亡逐遁”、“追奔逐北”。《管子·兵法》:“器成教施,追亡逐遁若飘风,击刺若雷电。”《三国志·蜀志·李恢传》:“於是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追奔逐北,扫地无遗。”鲁迅《<华盖集>后记》:“又好霸王……追奔逐北的时候,他并不说什么。”★◎追亡逐北zhuīwáng-zhúběi[pursueandattack]追击战败逃跑的敌人。也说“追奔逐北”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汉·贾谊《过秦论》★追击战败而逃走的敌军。《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文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也作「追奔逐北」。★修订本参考资料:追击战败而逃走的敌军。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文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亦作追奔逐北。

1、一文中亦有“追亡逐北”这样的说法,意思是“追杀败逃的敌军”。

2、秦有馀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国请服,弱国入朝。

3、而制其弊(22),追亡逐北(2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汉贾谊《过秦论》上:“秦有馀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橹。

5、秦有余力而制其敌,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6、追亡逐北三万里,怒海狂涛一路杀。

7、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

8、追亡逐北(逃亡,动词。

9、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击凶奴”,致使单于“乘六骒”,仓皇夜遁;后写大将军北上,追亡逐北,真是兵威浩荡,强虏震恐,浩气千里,万马奔腾,既“描画如见”(王治?《史记榷参?卫将军骠骑》),又使读者如闻其声,很有艺术感染力。

10、曹军趁势追亡逐北,迫使敌军二十万众投降。

11、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12、腓特烈乘胜发动坚决的追击,第一次把战场胜利发展成战略上的追亡逐北。

1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14、萧末在混乱中引众离去,赵端和欧阳鼎、阿鲁巴追亡逐北,追得宫帐军丢盔弃甲,缴获马匹千余,军械数百。 

15、次年夏,红军转入反攻,28团孤军追亡逐北,误入有名的“傻儿师长”范绍曾部重重包围中,王近山浑身是胆,提刀跃马,率领全团左右斩杀。田单养精蓄锐,于公元前279年某日深夜大施火牛阵,又以五千精兵随后衔枚进击,城中鼓噪,声动天地,燕军大骇,兵败如山倒,齐人追亡逐北,杀燕军统帅骑劫。

1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17、本纪》:“秦有余力而制其敌,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18、追亡逐北:追击失败逃亡的敌人。

19、我军在解放东三省之后,一路追亡逐北,直捣蒋家王朝的老巢。

20、后金兵追亡逐北20里,明兵投水而死者甚众。

21、我军在解放东三省之后,一路追亡逐北,直捣蒋家王朝的老巢。

22、出处: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23、后来齐国名将田单与骑劫战,大破骑劫于即墨城下,追亡逐北,直迫于燕境,将被占领的齐城全部收复。

24、《陆逊传》部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馀,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

25、未几,蒋军不支,大败,遂放弃归德,退至长清,晋军追亡逐北,蒋军复由长清退至济南

26、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27、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标签: 追亡逐北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追亡逐北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725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