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叠韵:dié yùn 基本解释:[vowel rhyme;assonance] 韵母相同的两个字构成词,叫叠韵●详细解释:亦作“迭韵”。 1.指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南史·谢庄传》:“又 王玄謨 问 庄 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答曰:‘ 玄护 为双声, 碻磝 为叠韵。’其捷速若此。”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国风汉魏六朝下》:“双声者,同音而不同韵也;叠韵者,同音而又同韵也……若侏儒、童蒙、崆峒、巃嵸、螳螂、滴沥,皆叠韵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诗圣》:“‘侧塞被径花,飘颻委墀柳。’‘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鶯。’以叠韵相对为工也。”2. 指赋诗重用前韵。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作诗,雅不喜迭韵、和韵及用古人韵。”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余復叠韵酬之。”曡韻: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称为“曡韵”。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双声迭韵字代本字例》:“《尚书·微子篇》‘天毒降灾荒 殷 国’,《史记·宋微子世家》作‘天篤下灾亡 殷 国’。篤者,厚也。言厚降灾咎以亡 殷 国也。‘篤’与‘毒’,‘亡’与‘荒’,皆曡韵。”★◎ 叠韵 diéyùn[vowel rhyme;assonance] 韵母相同的两个字构成词,叫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称为「叠韵」。如「逍」、「遥」的韵母都是「ㄧㄠ」,「逍」和「遥」就是具有叠韵关系。 ★两个字的韵母相同,称为「叠韵」。如逍遥、徜徉、盘桓。
1、张可久这首“钗头凤”,实是正体的半阙少一个叠韵,此调不多见。
2、添字格两平韵,一叠韵。”“嵌字体又名嵌字格。
3、其间大量运用双声词,如“一叶”、“残蝉”等;以及叠韵词,如“荒凉”、“旷望”等;多处句间用韵,如“凉”与“望”、“雨”与“暑”等。
4、摘要诗歌中的双声叠韵既是语言现象,又是艺术现象。
5、徐伯良运气、吐字、叠韵、咬字等功底扎实。指睡梦中的呓语,听来咬字不清,意思不明。
6、前调,三叠韵云:“晓日还升未。
7、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蚂螂、窟窿、伉俪、蝴蝶、笊篱、蹦达、蟪蛄、狡狯、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等。
8、【出处】:清?蒋士铨《贺新凉?再叠韵束心斋》:“费商量、虎威狐假,鹊巢鸠主。
9、王渔洋答刘大勤曰:蜂腰鹤膝双声叠韵之类,一时记不能全,须检书乃可条答。
10、牡丹向阳繁昌盛,雄鹰鸾鸟舞锦荣。问君花开为谁红,举世无双中国龙。出土的银平脱鸾鸟牡丹纹镜、瑞兽鸾鸟复合镜等特种工艺铜镜,也极为精美。五月初五,鸾鸟合鸣,天雨曼陀罗花,无量世界生出六种震动,以示天门开启迎八荒仙者的祥瑞。青鸾鸟悠悠然飞在那无边无涯的黄泉之门,不知不觉,已经七天过去了。他的头上一直独角彩羽,青翼黄爪的鸾鸟正在乘风翱翔。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二字叠韵,古音相近通),从而认为鸾鸟就是丹鸟。而与睚眦对战的是一赤色,五彩,鸡形,鸣中五音的鸾鸟。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处有百兽相群爰。
11、《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
12、次论诗体,计有三韵、连珠、侧声、六言、三五七言、一篇血脉条贯、玄律、背律、计调、双关、模写景象、含蓄、两句一意、句病、句内叠韵等十四体,每体均引诗为证,兼附简要解释,其中如“一篇血脉条贯体”、“模写景象含蓄体”、“两句一意体”、“句病体”、“句内叠韵体”诸条,对诗歌创作及鉴赏均有裨益。
13、这首《撷芳词》与前面各体不同的是上、下阙结句各是三字叠韵。撷芳亭形式简洁,体量适中,又可登临远眺,成为院内重要景观。
14、唐神珙类聚双声之字,同四声?叠韵结合起来,作《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
15、清沉涛《瑟榭丛谈》卷下:“余复叠韵酬之。
16、绝壁千仞、高岭绸叠、流溪叠韵、枯槎横出,是现已开发的香格里拉峡谷的景观之一。
17、倭堕,叠韵字。
18、叠韵词语言浅显明快、琅琅上口,令人心情愉悦,并使语意内涵丰富多彩。
19、这一部分主要对店名的音节、平仄搭配、双声叠韵和叠音词进行分析。
20、扬子《太玄》曰:“昆仑旁薄”西词皆双声叠韵之形容词也,惟昆仑为元气浑成之形容,旁薄则有动荡之义,其为弥纶广大一也。
21、本谱单调、二十九字,八句、七仄韵、一叠韵,后四韵转韵。
22、曲词叠用长句,又反复使用重叠词,如“冷嗖嗖”、“一阵阵”、“唰啦啦”、“一叶儿漂漂”,在“悠荡荡、荡悠悠、悠悠荡荡、荡荡悠悠”一组句子中,用两个字的不同位置组合与重复,产生双声、叠韵交替反复的效果。
23、这首《撷芳词》与前面各体不同的是上、下阙结句各是三字叠韵。
24、唐日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叠韵者,诗曰:‘看河水漠沥,望野草苍黄,露停君子树,霜宿女姓姜。
25、起首三句,连用三个“相思”,直接擒题,并为叠韵,少妇哀怨之独语彷若可闻,相思之深、相思之切,自然流现,痴情少妇的一往情深可见。
26、与黄蕃、顾超邕辈结诗社,有红字百叠韵,刻烛而成,极一时文?之盛。
27、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一联,在上下句之中造设“澹潋”、“团栾”两个叠韵词对偶,造成听觉上整齐铿锵的韵律感;而“结”与“润”两个动词,分置于句中第三字的中间位置,构成“句中眼”,更使景物呈现出活泼的生气与清新的韵致,显出诗人的匠心巧思。
28、⑧斜柯:叠韵连绵字,犹今口语“歪斜”。
29、任学良《文镜秘府论?校注》:“此诗以‘黄’为韵,另配一‘苍’字,以成叠韵,叠韵为韵,故曰美也。
30、如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31、箫韶”二字乃叠韵字,并不十分通俗。
32、声训可分为4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
33、【示例】:或对客挥毫,或联句叠韵,新意奇语,~,迫之而不以为难,引之而不知其所穷。
34、同为牙音,而又同韵,故谓之叠韵。
35、谢灵运有“苹苹泛沈深,菰蒲冒清浅”,上句双声叠韵,下句叠韵双声。
36、又名《秦楼月》,四十六字,前后片各三仄韵,一叠韵,以入声为宜。
37、揭示了诗歌语言采用的双声、叠韵、和谐的押韵和整齐的音节等语音修辞手段,使诗歌形成了柔美、简洁的风格;
38、词同,但吕词上、下阙后四韵、一叠韵都是平声韵。
39、吕渭老这首《撷芳词》,字数、句式与史达祖词同,但吕词上、下阙后四韵、一叠韵都是平声韵。
40、这里,“苍黄”叠韵。
41、叠韵词语言浅显明快、琅琅上口,令人心情愉悦,并使语意内涵丰富多彩
42、③非双声叠韵字。
43、翻译:序:昔日谢?连不得志,感于时节,作《秋怀》诗,去年三春无雨,忧怀抑郁,因作《春怀》诗,今岁冬季三降白雪,春雨滋长万物,一派愉悦舒适的景象,而伤逝之感不能释于怀,叠韵抒怀兼以自责。
44、最后,除去偶然因素,上字与被切字双声叠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45、程垓这首《撷芳词》与前面各体不同的是上、下阙结句各是三字叠韵。
46、《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我歌又竟君不来,欲效鲁阳挥日暮。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