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董源:dǒngyuán 基本解释:五代画家。名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南唐中主时任北苑副使。擅画水墨或淡设色山水,用笔富有独创性。善以披麻皴、点苔法表现江南山水。与巨然并称“董巨”,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潇湘图》等存世。●详细解释:五代画家。名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南唐中主时任北苑副使。擅画水墨或淡设色山水,用笔富有独创性。善以披麻皴、点苔法表现江南山水。与巨然并称“董巨”,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潇湘图》等存世。★人名。(公元900~962)字叔达,又字北苑,南唐锺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东北)人。事李煜为後苑副使。善画秋风远景,以奇峭之笔写江南诸山,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与释巨然并称为「董巨」。
1、得董源、高克恭神髓,亦兼二米。
2、善山水,宗董源,淡远有神。
3、元代黄公望写山水诀,则谓:“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
4、论及董源藏骨于肉,巨然肉透于骨。
5、南方画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
6、助理导演蓝流,作曲董源、刘如曾,舞台设计张坚安,主要演员丁是娥、筱爱琴、邵滨孙、解洪元、石筱英。
7、善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和黄公望。山水学巨然,尤善画驴。
8、擅长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近曹知白笔意。
9、吴镇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巨然并受赵孟?的影响,融入南宋院体山水画的一些技法,自树一帜。
1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矾头”,山坡用“披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
11、山水宗董源,书法赵孟?。
12、董源字叔达,人称董北苑。
13、在这幅作品中,既有董源、巨然、米芾、赵孟?、黄公望、倪云林乃至李唐的遗风余韵,又有他自己的动人华彩。
14、这种设色特点,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15、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16、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
17、董源的绘画艺术与南宗山水图式管窥
18、“巨然师董源,今世多有本。
19、喜仿元人笔,苍秀疏简,妍而不甜,枯而不涩。画法略近董源,
20、不过,从画家主要活动年代多数来判断,属于五代的著名画家在中原地区有擅长佛道人物的胡翼、赵岩、刘彦齐、王殷、朱繇、张图、跋异、韩求、李祝、王仁寿,擅长山水的荆浩、关仝,擅长宫室的郭忠恕以及花鸟画家于竞、厉归真;在西蜀有佛道人物画家贯休、高道兴、高从遇、房从真、石恪、蒲师训、杜子□、赵德玄、赵忠义、阮知诲、阮惟德,山水画家李□、姜道隐,花鸟画家滕昌□、黄筌、黄居宝、黄居□、在南唐佛道人物画家有曹仲玄、王齐翰、高太冲、顾德谦、周文矩、顾闳中,山水画家有董源、巨然、赵□,花鸟画家有钟隐、徐熙、唐希雅、丘庆余,宫室画家有卫贤、朱澄等。
21、龚贤山水取法董源、吴镇,
22、书得米、董神髓,画苍浑秀润,法黄公望、董源,亦间效石涛,殊自矜重,不轻涉笔。
23、和袁枢收藏的董源画作一样,该画在明末也险遭劫难。
24、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
25、《梦溪笔谈》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
26、根据董其昌自题,本幅是观董源之画后追仿之作,并加入黄公望的笔意。
27、此图虽自题是仿董源《溪山行旅图》之作,实际是借古人笔墨来表现作者的胸中丘壑。
28、是次展览破天荒首次于香港展出从晋唐宋至元朝共32件的古代书画精品,其中包括举世知名的经典名迹,如:晋代王?伯远帖卷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卷阎立本步辇图卷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等。
29、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中国画流派之一,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
30、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
31、好画山水出入董源子久两家笔极秀颖。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