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03
更新于

月半:yuè bàn 基本解释:[the 15th day of a month] 每月的第十五日●详细解释:1. 指农历每月十五日。《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晋书·温峤传》:“ 嶠 重与 侃 书曰:‘僕谓军有进而无退,宜增而不可减。近已移檄远近,言於盟府,剋后月半大举。’”《书·胤征》“先时者杀无赦” 唐 孔颖达 疏:“当月之中,日月相望,故以月半为望,望去晦朔皆不满十五日也。”《金瓶梅词话》第五四回:“那 韩金釧 吃素,再不用荤,只吃小菜, 伯爵 道:‘今日又不是初一月半,乔作衙甚的?’”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月半》:“今人谓十五为月半。”2. 借指“十五”。 宋 辛弃疾 《蝶恋花·席上赠杨济翁侍儿》词:“小小年华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3. 月亮之半。指弦月,半圆之月。《释名·释天》:“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月半》:“然亦有以上下弦为月半者……所谓月半者,弦也。《礼》经之所谓月半者,望也。弦曰半以月体而言之,望曰半以日数而言之也。”★◎ 月半 yuèbàn[the 15th day of a month] 每月的第十五日★阴历每月十五日。《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金瓶梅.第五四回》:「今日又不是初一月半,乔作衙甚的?」月的上、下弦。汉.刘熙《释名.释天》:「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二.月半》:「然亦有以上下弦为月半者。」

1、漫兴》云:“金星形体净而圆,弓起浑如月半边。

2、七月半俗称“鬼节”、“中元节”。

image.png

3、《霓裳》一曲锦缠头,杨柳楼心月半钩。

4、摘要利用霍耳效应成功地研制了wo3月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5、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七月半。

6、县城尚且如此,乡村的七月半,就显得似乎更加神秘,好像白云飘渺的下的青山。

7、【药物组成】紫色萍(七月半采)不以多少。

8、故农村称生下的女孩为“正月半上街的”。

9、二百二月色朦胧,点点相思愁,月半清风,似是旧人梦。我心寄明月,明月照天涯,共赏一轮月,两地相思情。

10、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3):其一,楼船箫鼓(4),峨冠盛筵(5),灯火优?(6),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7)。

11、俗称“七月半”。

12、乙姫(三幡)  - 頼朝の死の5ヶ月半後に死去。

13、八月半,当地有摸秋的风俗,相好的男女偷偷上山私会,鸿六不懂,硬跟翠英、来顺上山,这才朦朦胧胧地感到翠英姐和来顺哥是一对。

14、明、清以来,每年正月月半之后,温州人即船运宣纸而来,居庙拓印《定风碑帖》,尔后运回温州售卖,每帖可卖银几块,且成俗例。

15、昔日的挚友已经离开人世,只剩他自己,七月半,也含有缅怀故人之情。

16、连环答允,月半弯黯然面别。

17、空山松子落棋盘,清泉石上流落花,看看都是美。再穿过小院回廊,推门进屋。花弄来一身香,墨写老几个字;任月半开窗,风惹一点凉。往事在门里,一茶一杯静生香,一字一画静开莲。白音格力 

18、五日子过得真不慢,转眼已是七月半。短信化作“平安符”,驱逐恶鬼,消除烦恼,快乐吉祥迎头绕;家庭兴旺,健康平安,福星高照无困扰;信息赶快转,转转更平安!中元节快乐!

19、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

20、正月半试鼓,衡扬桴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②。这一边,兄弟姐妹把风筝放得高;那一边,小三、小四坐在河边儿把鱼钓。

21、鬼节,俗称七月半,每到农历二十五日,家家把亡人接回家,祭到七月十五日,送亡人,送亡时要焚香烧钱纸,送亡人时饭菜要丰盛,其中要有鸡纵、蛋、刀豆、茄子、粑粑等,鸡纵给亡人做伞,蛋给亡人做饭盒,刀豆给亡人做裤带,茄子给亡人做鞋子,粑粑给亡人做回家晌午饭。

22、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

23、因此,明、清时历朝不变,各地每逢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朝,都要点香烛,化冥财,读祭文,使钱鹤皋等无祀鬼免受饥寒,而求得一方平安。8、糍粑农历十月初,秋收之后,农闲时的客家人便开始做糍粑,俗话说:“十月朝,糍粑录录烧”,这正是新鲜、热腾腾的刚做好的糍粑的写照。

24、⑵月半掐:形容农历月初或月尾的一弯眉月。

25、所撰的《熙朝乐事》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

26、七月半在民间也被称为鬼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

27、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这一点在明人田汝成所撰的《熙朝乐事》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

28、明月半潭春不冷,雪飞流过古藤根。

29、游记含山林洞壑、溪泉湖泽、亭台楼阁三小类,主要有姚鼐《登泰山记》、张岱《西湖七月半》、欧阳修《醉翁亭记,等。

30、风轻雨润月半弯,良辰相聚可有意?生活幸福人甜蜜,事事顺心皆欢喜。时光一去不复返,友情可贵要珍惜。铁哥们日,别忘了来相聚!

31、千岩万壑”承上“山南山北”,“春风暖”回应“正月半”。”,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32、《礼记?祭义》:“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

33、其二:继承旧迹济波中,讵骏波卧;结构新成浮月半,宜邀月娣。

image.png

34、’”郑玄注:“殷事:朔月、月半,荐新之奠也。

35、多在春节、六月六和七月半节日里进行。:宰鸭舂?祭祀祖先,俗称“七月半”。

36、牟礼? 、风邪肺炎、约1月半后12月30日生涯终。

37、枞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中付说,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

38、《齐谐记》云:“正月半,……其夕则迎紫姑以卜。

39、七月里来是月半,喊声媳妇小心肝;

40、初一、月半是“子午潮”,涨潮时间是中午12时,前去看潮请别错过时间。

41、日期坐实在月半,似乎相当具体,但究竟是何月月半,却又并未确定。

42、《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已是四月半后天气;又忙劫劫打草苫,拧绳索,收拾割麦。

43、嗯,昨夜是七月半,我守着北片。

44、八甲人过火把节、春节、七月半。

45、一些在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七月半”。

46、大者月半、月尽合众共为;小者随己所能每须洗沐。

47、正月半试鼓,衡扬桴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②。

48、七月半的鬼魂啊…蝶与自问仰不愧天,俯不愧地,而且生平不曾害过任何一个人,鬼魂啊鬼魂,您要找千万别找我,去找别人吧…阿弥陀佛…

49、看七月半的人,可以分五类来看。

50、亦称“八月半”、“仲秋节”。

51、濠濮亭跨水而筑,按有明式砖栏,亭前水边置有一峰名“印月” ,峰石中的涡孔倒影池中印有的一轮明月,在此不管月半中秋,有无明月当空,均能赏月,娱目谴兴。

52、祝愿恰逢清明节,你我之间情谊深似铁,清澈见底山涧水,明朗如昼月半夜。佳期苦短离别长,节日欢聚不愿歇。快马加鞭创事业,乐观心态看一切。

53、清明、七月半、冬至、过年是祭祀祖宗的节日。

54、在古代,秋尝首先是一种礼制,后来再把孝道的精神提炼而出,并且贯彻其间,成为后来佛道二教在七月半超荐祖先与亡灵的依据。

55、乐山馆的青石地板上还嵌有古代名人诗句,最著名的是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6、对着斜月半窗,临梳妆晚镜,惜妍有些疏懒地放下长发,解开耳畔的几缕细辫。

57、无论是季春三月踏青之时,或是暮秋重九登高之际,自新政镇牛头山巅远眺离堆,但见运遮雾掩,水天相连,顿生“胜迹缥缈祥云间,孤堆虚无仙人攀”之感。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我聊奈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天别人摇扇我独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58、清明节和七月半一样,则是祭祖宗的节日。

标签: 月半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月半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855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