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台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74
更新于

莲台:liántái 基本解释:[aBuddha\'sseatintheformofalotusflower;lotusthrone]莲座●详细解释:亦作“莲花臺”。亦作“莲华臺”。佛座。《法苑珠林》卷二十:“故十方诸佛,同出於淤泥之浊;三坐正觉,俱坐於莲臺之上。”唐杜甫《山寺》诗:“吾知多罗树,却倚莲华臺。”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但见兰若庄严,莲臺整肃。”《红楼梦》第二二回:“谢慈悲,剃度在莲臺下。”★◎莲台liántái[aBuddha'sseatintheformofalotusflower;lotusthrone]莲座★佛教用语。诸佛的莲花座位。【造句】端坐于莲台上的佛陀,神情肃穆,令人俗虑净尽,法喜充满。★佛教用语。诸佛的莲花座位。如:「端坐于莲台上的佛陀,神情肃穆,令人俗虑净尽,法喜充满。」

1、修行人以念佛(念佛--忆念觉悟的意思)为主,放生为辅,如此修行,如顺风之帆、顺水之舟,用力少而成效多,以此无上殊胜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大业必能稳操胜券,高登西方九品莲台必是指日可待。

2、大殿中间塑着一尊斗母菩萨坐在莲台上,高约八尺,菩萨有八只手,两边各塑四尊站姿神象,称“八大金刚”。

3、【释义】佛教净土宗认为:修行完满者死后可往西方极乐世界,身坐莲花台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浅不同,而所坐莲台有九等之别,九品莲台是最高一等。

4、头戴平巾帻冠,身穿宽袖袍,内著长裙,外着?裆,腰束宽带,足蹬云头靴,双手握剑举于胸前,挺胸侍立于仰覆莲花座上,其下为方形基座,长1.5-1.53米,宽1.50-1.56米,高0.56-0.90米,莲台高0.30-0.44米。

5、不过,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许多先天灵宝都在战争中打得粉碎,甚至最出色的几件宝物,九品莲台、二十四山河珠,也都消失了。据考证,这和邢台开元寺是佛教净土宗的一大道场有关,净土宗宣扬一心念佛,死后往生“极乐世界”,身座九品莲台(即莲花台座)。

6、座下的六牙白象姿态浑雄,大耳下垂,鼻几触地,四足立于莲台之上。

7、在书中“七宝林”、“八德池”和“九品莲台”等均是净土教的

8、正是:九品莲台登彼岸,千年之後有沙门。

9、日月合壁以后,上中下三丹田之中,现出三座莲台,莲台之上,盘膝端坐三个婴儿,此乃金丹之化机,变出之幻象,切不可着它。

10、九品莲台(原本十二品莲台乃是一件威力巨大的先天灵宝,可与混沌钟、盘古幡、太极图相比,可惜被蚊道人吸去三品,防御力超强。

11、侧面还供有鬼王位置既有图象又有对联,中间写道:“北阴山下邦都大土面然鬼王”;右写道:“四生临于宝地”;左写道:“三宥脱化莲台”。三宥之法把犯罪的主管动机与客观危害结合起来,作为定罪量刑的裁量依据,对不同情节的犯罪行为区别对待,是我国古代刑罚适

12、九品莲台:珂珂从南荒灵粹殿一品堂偷来的绝品灵粹,含四颗翡翠莲子,其中一颗神化了萧晨中枢穴,剩下三颗被三只圣兽分享。

13、的匾额,为北洋军政大员江朝宗1942年书写的;大殿外抱柱是金箔铺底、黑漆描字,楹联曰:“九品莲台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像龙吟虎啸出天台。

14、这气息庞大,法相庄严的莲台现身水中之际,其美其光、其色其华,折射出绚丽多彩的瑞虹,众人无不看得目眩神驰。

15、卧佛头枕莲台,为九龙所托。

image.png

16、殿内有三尊佛像,趺座八宝金莲台上,金光耀眼,妙相庄严。

17、殿之两侧,悬《九品莲台图》,宣纸设色,工笔精绘,装于玻璃镜框之内,画面人物,线条流畅,神采飞动。

18、若无登九品莲台之欲,亦无堕八万地狱之罪。

19、主尊结跏趺坐于莲台,明妃称可触金刚佛母,同为三首六臂,且持物与主尊一样。

20、主殿分为前后两殿,前殿供有一尊如来大佛和十八罗汉,殿内石柱上刻有两副楹联:“九品莲台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炳惠照于西天教开两汉,荫慈灵于中土恩普十方”。

21、穿仙衣,坐莲台,炼就金身全不坏。

22、第三大厅有两个分洞,呈三角形,内有滴水流出,在上部形成圆盾状钟乳石,缘有锥状乳石下垂,泻脱形成一座“莲台”。

23、绿茶有思施的玉露,宜昌的邓村绿茶、峡州碧峰、金岗银针,随州的车云山毛尖、棋盘山毛尖、云雾毛尖,当阳的仙人掌茶,大梧的双桥毛尖,红安的天台翠峰,竹溪的毛峰,宜都的熊洞云雾,鹤蜂的容美茶,武昌的龙泉茶、剑毫,咸宁的剑春茶、莲台龙井、白云银毫、翠蕊,保康的九皇云雾,蒲圻的松峰茶,隆中的隆中茶,英山的长冲茶;麻城的龟山岩绿,松滋的碧涧茶,兴山的高岗毛尖,保康的银芽等。

24、望海楼、升仙台、望莲台、聚景台、钓鱼台、楼子石、狮子石、柱腰石、锦屏石、试剑石、蟾蜍石、天耳石、天眼石、清凉石、香积石、筢搂石、盘龙石、拳石、虎穴、龙潭、范蠡涧、赤眉堑、步月梯、普贤门、大佛脚、九连洞、观音洞、如意岭、八步紧、哈呼哈、吓呼吓、张飞大翩马、鹞子大翻身、鲤鱼钻山、天狗望月、月挂石帆、书法胡同等等,被古人命名的达120余处,每处都有诗赋描绘和赞美。

25、其主要人文景点:有气势磅礴的古寨16座,其中有相传明朝崇祯皇帝堂弟?桂王朱由榔避难三年的四方寨;有“千古盘石錾不开,悬崖凿路修莲台”之称的錾不开险关;有“天下名山僧占多,地上君主洞生少”传说中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地??大岩洞遗址;有始建于宋朝宝庆二年,盛极一时的佛教传教中心宝莲寺遗址;有题为“皇清待赠,皇清待诰”的古墓8座;有清朝武将朱儒纯的“圣旨牌”、“望柱”、“待诰夫人”朱母殷氏的圣旨牌坊;还有宏伟高大的杜堡寨双炮楼等,为景区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26、明屠隆《昙花记?夫人内修》:“莲台宝刹新构起,云冠严?毗尼。

27、饰耳坠、颈项、璎珞,外佩霞帔,长裙跣足,立于五瓣莲台之上.(黑白二女正坐着喝茶,忽见一个蓬头跣足,浑身脏兮兮的小孩径直过来,与二人共桌,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不住在二人面上打转儿。(郭母蓬头跣足的跪在家门口,怨声连连,她伸手摸向瑞年经常坐过的地方开始毫骂。(洪承畴住大庙而科头跣足,肆意漫骂。(今画蓬头跣足嘻笑之人,手持三足蟾弄之,曰此刘海戏蟾图也。(但见喜乐蓬头跣足,面上血迹斑斑,撕裂的衣衫已被鲜血浸染,观之可怖至极。(在蒙的影响下,所有族人便是开始欢声雷动,披头跣足,雀跃高呼,庆贺获得了新武器、新法术,以及新的部族名称。(江心船中是一个老者,科头跣足,白发萧然。

28、清丽的茉莉花儿从多彩的花台中升起,就好象花中仙子在莲台上翩翩起舞,摇曳生姿,美不胜收。

29、殿中石砌一“凹”字佛台,中放释迦佛像高约3米,端坐方形莲台上。

30、一百五紫凌仙子手一挥,七瓣莲台闪现,绽放霞光将二人笼罩,周边风声霍霍,二人顿时一阵眩晕,等二人清醒过来已经降落在翻云宗山门内。

31、《西游记》第五七回:“好菩萨,端坐莲台,运心三界,慧眼遥观,遍周宇宙。

32、世尊趺坐九品莲台,指青叶莲花,迦叶所以呵呵微笑也。

33、而其中列三圣像,九品莲台,莲中备圈,令人点以记数,则同。

34、紧跟着是纸扎的尺头桌子、四季花盆、纸制的整桌祭席、福禄寿三星、执幡使者、九品莲台、香幡、香伞、香亭均雇人擎举而行。

image.png

35、塔顶为圆锥形宝顶,坐落在莲台中央,其正中雕有一尊端庄而坐的佛像,几个小佛侍立其旁,塔尖是复杂精美的13层相伦和华盖,为宝珠式顶尖。

36、烈士陵园,绿树成荫,墓碑高耸,让人肃然起敬;青龙古塔,登高远眺,心旷神怡,顿生思古之情;仙湖山庄,山清水秀,鸡犬相闻,实有桃源之趣;锡里渔庄,闲情垂钓,烹鱼自享,体验农家之乐;发明家广场,伟人屹立,气势恢宏,入夜则清风徐来,灯光灿烂,笙歌漫舞,热闹非凡,尽现都市繁华。八百多年历史沧桑,峰峦间好汉的踪迹仍历历在目,宋江寨、忠义堂、断金亭、黑风亭、石碣亭建筑,花荣射雁、双雄镇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塑像及范曾先生《水泊梁山记》、试刀石、练武场、宋江马道等几十处遗迹、遗址无不唤起游人悠悠的思古之情,帝子遗碑,梁山叠翠,法兴夕照,莲台春色,石井甘泉,堪称五大胜景,其古迹尚存,典雅壮丽。

37、罗?寺既然已经从青庙变成黄庙,难怪罗?寺文殊大殿内的骑狮文殊菩萨像面部并非金色而早呈乳白色,故名白文殊;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卧在莲台上而不是站着或卧在砖台上;肩膀两边伸出肩花,花在分别放着经书和智慧剑。

38、南壁供养人,身着窄袖长襦,立于莲花之上;北壁供养人,身着圆领窄袖上衣,立于束腰莲台之上。

39、宋张先《归朝欢》词:“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腊残痕凝。

标签: 莲台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莲台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870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