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曲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33
更新于

西曲:xī q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乐府《清商曲》的一部。详“ 西曲歌 ”。2. 山西 、 陕西 的地方小曲。 清 翟灏 《通俗编·俳优》:“今以 山 陕 所唱小曲曰西曲,与古絶殊,然亦因其方俗言之。”★乐曲名。属乐府清商曲辞,起源于荆郢樊邓一带,其声节送和与吴歌有别,故称为「西曲」。如石城乐、乌夜啼等。山西、陕西的地方小曲。《通俗编.俳优》:「今以山陕所唱的小曲曰西曲。与古绝殊, 然亦因其方俗言之。」西边的角落。泛指西洋音乐。

1、吴歌”、“西曲”是原有的名称。

2、按,《清商曲辞?西曲歌》中的《青阳度》、《女儿子》、《来罗》、《夜黄》等篇均为倚歌。

3、西曲:即《西曲歌》,产生于长江上游荆襄之地,曲中多是抒写商女送别丈夫之情。

4、宫体诗发展了吴哥西曲的艺术形式,继承了永明体。

5、其他诗作亦颇受“吴声”、“西曲”及《白?歌》影响,多写儿女之情。Q:在小说里可以不顾现实的大谈儿女之情,那你认为爱情与面包何者重要?

6、吴声、西曲的伴奏乐队也各有特色。

7、西曲歌”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荆(今湖北江陵县)、郧(今湖北宜昌县)、樊(今湖北襄樊市),邓(今河南邓县)等地。

8、内又分《楚调曲》、《吴声歌》、《西曲歌》、《江南弄》等曲调。

9、故《乐府诗集?西曲歌》序云:“按西曲歌出於荆、郢、樊、邓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而谓之西曲云。

10、南朝“西曲”,代表当时荆楚民歌最高成就,习称“西曲歌”,与江南“吴歌”齐名,主要流行区域在当今湖北荆州、钟祥、襄阳、河南邓县一带。

11、三洲歌”,“乐府”谓“西曲歌名,其歌曰‘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欢将乐,共来长相思’”。

12、西曲歌”中的重要歌词,有《三洲歌》、《石城乐》、《孟珠》、《估客乐》、《乌夜啼》、《莫愁乐》、《襄阳乐》等,大都是描写女子的别情。

13、迷胡又称曲子、陕西曲子、是以曲牌连缀形式为主体的座唱艺术。

14、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

15、以圆满萨乐哈依次传龙树、无著、世亲、恒河弥底,阿哇德巴钦波,在以下依次传卡且哇?炯尼西维佳、大圆满瑜伽之扎木吉萨扎那、大译师思?高伟多吉,再至大德智迈喜饶、拉多巴?达玛尊珠、多哇?宁依西炯尼,香久佳、雍那香久、觉东巴?曼朗楚臣、吉东巴、热贝饶哲,再传到更钦笃布巴?喜尧坚赞、多罗那他,直至目前传承不断。历史上传有属寺24座,主要为今民和县境内的本康滩寺、狼窝寺、山佛寺、张家寺、三家寺、破口大字在寺、多哇寺(卧佛寺)、工巴寺、洛巴寺、增格静房、拉隆静房、塔哇林寺、扎西曲科林寺(普化寺)、噶丹伦珠林寺等,位于今化隆县境内的查主寺、加吉寺、石大仓寺、恰藏寺等,位于今乐都县境内的芦花寺,位于甘肃地区的马蹄寺、沙沟寺、金羌滩寺等。

16、音乐上采用独唱形式,乐器仅限于铃、腰鼓和吹奏乐器,常与西曲中的舞曲穿插在一起表演;

17、西曲中的倚歌专用吹管乐器及铃、鼓等打击乐器伴奏。

18、《疑义相与析??〈西洲曲〉新解》,《人文述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南朝乐府民歌,除吴歌、西曲外,还有一首较长的抒情诗《西洲曲》,属《杂曲歌辞》。

19、这一日与蒋援、蒋钦兄弟等人湖吃海喝、吆三喝四、扯天捅地一翻后,曹操便辞别了这些看似已经为自己所折服的人,与吕范等人一路迤逦行来,直往西曲阳而去。

20、唱的是潜江的“鸡鸣歌”;汉代的“楚歌曰艳”、魏晋的“西曲歌”中,潜江民歌都是不可或缺主要组成部分。

21、的清商曲辞中分为3类:①吴声歌曲,以歌为主,也有一部分是歌舞,如《前溪》舞和巫觋祭神歌舞的《神弦歌》等;②西曲歌舞,以歌舞为主,有一部分倚歌;③江南弄,以歌曲为主,其中《上云乐》是描写神仙内容的歌舞。

22、’”其第二首,又收于卷四十九,清商曲辞?西曲歌》,题为《女儿子》,题解引《古今乐录》曰:“《女儿子》,倚歌也。他在《谢吕敬夫红牙管歌并序》中写道:“吕云度庙老宫人所传物也,沧江泰娘盖敬夫席上善倚歌,以和予大忽雷者,故诗中及之。

23、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

24、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

25、清商曲辞?西曲歌》有无名氏《夜度娘》一首。

26、吴声、西曲的流行,也引起了宫廷的兴趣。

27、《杨叛儿》这个题目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西曲歌》。

28、梁天监十一年,梁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

29、可见吴声歌曲是长江下游以建业(今南京市)为中心这一地区的民歌,西曲歌则是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的民歌。

30、西曲倚歌考论

31、;雷泽西曲→毒瘴谷→青雷台;雷泽西曲→雷泽断桥→玄雷台;雷泽断桥→无回沼泽→荆棘道→雪雷台;将吸雷针安装到四座台子后,一行人往双极台出发,它在无回沼泽的尽头。

32、唐陆龟蒙《乐府杂咏?双吹管》:“高楼微月夜,吹出《江南弄》。此外,还有梁武帝作词的西曲《江南弄》和祀神曲《江南上云乐》等。

33、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

34、节目包括皮亚苏拉的探戈、传统及当代的挪威作品、中西曲调的即兴变奏,还有香港大学音乐系主任陈庆恩博士特别为这两个组合谱写的新作《风乍起

35、这里所谓新声,在《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中分为3类:①吴声歌曲,以歌为主,也有一部分是歌舞,如《前溪》舞和巫觋祭神歌舞的《神弦歌》等;②西曲歌舞,以歌舞为主,有一部分倚歌;③江南弄,以歌曲为主,其中《上云乐》是描写神仙内容的歌舞。

image.png

36、作《江南弄》以代《西曲》,有《采莲》、《采菱》,盖出于此。

37、其中“吴歌”三百余首,“西曲”一百余首。

38、所作的五言律诗,是描写襄阳的拟乐府诗作,原属清商西曲歌。

39、因为根据近年来的考古成果可知,今天的山西曲沃一带,正是当初周公灭唐、成王“桐叶封弟”于唐叔虞的地望,而太原则是晋国后来的迁居之都。《史记?晋世家》与《吕氏春秋?重言》所记因叔虞母一梦而得封与桐叶封弟的故事,以解梦之说与儿童之戏解释周初大分封之事,显系小说家之言。

40、吴声歌曲”和“西曲歌”现存约近五百首,其中大部分是民歌。

41、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分为《吴声歌》、《神弦歌》、《西曲歌》、《江南弄》、《上云乐》、《雅歌》六类,前三类保存了部分南朝民歌。

42、而后《杨叛儿》演变为西曲歌的乐曲之一。

43、娟洁自好,居城西曲巷,深锁重门,趋者若骛,不轻一启也。

44、南朝乐府民歌约五百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其中“吴歌”三百二十六首,“西曲”一百四十二首,“神弦歌”十八首。

45、《清商曲辞?西曲歌》旧题。

46、南朝民歌以吴声歌曲、西曲歌两部分最为重要。

47、’”《南史?徐勉传》:“普通末,武帝自算择后宫《吴声》、《西曲》女妓各一部,并华少,赉勉,因此颇好声酒。

48、讹传为“杨伴儿”、“杨叛儿”,并演变而为西曲歌的乐曲之一。

49、其他诗作亦颇受“吴声”、“西曲”及《白□歌》影响,多写儿女之情。

50、清商曲辞”中所收主要为“吴歌曲辞”和“西曲歌”两类。

image.png

51、眉户(??)是陕西地方剧种之一,也称为“陕西曲子”,唱眉户也称为“念曲子”。

标签: 西曲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西曲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8899.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