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86
更新于

诗佛:shīfó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指唐代诗人王维。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二章二:“王维的诗歌受佛教影响是很显著的。因此早在生前,就得到‘当代诗匠,又精禅理’的赞誉。后来,更得到‘诗佛’的称号。”2.指清代诗人袁枚。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蒋心餘太史自称诗仙,而称余为诗佛,想亦广大教主之义。”3.指清代诗人吴嵩梁。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梅龛诗佛》:“西江吴兰雪中翰嵩梁,工诗,高丽使臣得其所著诗,称为诗佛,而筑一龕以供之,种万梅树云。”

1、诗佛——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

2、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3、有“诗佛”之誉的王维精通禅理,他的作品往往是寓意深刻。

4、红光垦殖场自古人杰地灵,是明朝开科状元吴伯宗和清朝诗佛吴嵩梁的故乡。

5、被称为“诗佛”。

6、王维素有“诗佛”之称,其诗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而传诵千古

7、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也!这首《山居秋暝》选自《王右丞集》。

8、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9、(公元701~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外号“诗佛”。

10、于是王渔洋以王维配之,稻其诗多韵外之致,不即不离,遂稻之为诗佛。

11、此外谢?的诗歌,对盛唐“诗佛”王维、“诗圣”杜甫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12、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情诗佛典书同册,要让人知色是空。

13、后来,更得到‘诗佛’的称号。

14、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15、(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16、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17、吴兰雪中翰嵩梁,工诗,高丽使臣得其所著诗,称为诗佛,而筑一?以供之,种万梅树云。

18、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19、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

20、风雅骚坛词,诗佛咏其事。

21、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

22、(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23、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24、《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从佛诗佛词中精选数十首经典之作。

25、隐世才女白落梅,以禅意写红尘,以佛法道人生,她从禅诗佛词中精选数十首经典之作,化云水禅心,入人间烟火。

26、有“诗佛”之誉。

27、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28、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29、王维的诗歌艺术成就深深地影响了其身后众多的习禅诗人,诗佛之称,王维当之无愧!

30、外号“诗佛”的王维在都城长安东南蓝田一带的山麓,

31、,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

32、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之为“诗佛”。

33、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

34、高丽使臣得其所著诗,称为“诗佛,”因建一龛供之。

35、《酬王维序》),死后更得到“诗佛”的称号。

36、另外,诗人的雅号还很多,如诗仙、诗圣、诗佛、诗祖、诗鬼等。

37、一书中发表毕业论文《诗佛王维??论佛教与中国文学之一》。

38、他生于公元701年,死于761年,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39、情诗佛典书同册,要让人知色是空。

40、予诗佛桑亦是扶桑花,朵朵烧云如海彼。

41、王维号称诗佛,字摩诘,精通诗书画乐。

42、王维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43、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44、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梅冲为作《诗佛歌》云:‘……有时敷坐如善女,低眉微笑寂无语。

标签: 诗佛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诗佛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917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