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350
更新于

杜牧:dùmù 基本解释:[DuMu]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详细解释:◎杜牧DùMù[DuMu]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6作品名籍简介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生于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八○三年),卒于宣宗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年五十岁。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着名诗人和古文家。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生平杜牧在大中二年中进士,又举贤良方正科,颇有才华,诗文俱佳。杜牧乃宪宗的宰相杜佑之孙,为人不拘小节,永荡不羁,风流韵事极多。晚唐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因刚直疏野受到排挤的杜牧,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之聘,来到扬州为节度使掌书记。杜牧出身于唐朝显赫的官宦世家京兆杜氏,为西晋军事家杜预的十六世孙。杜牧虽然与杜甫同为杜预之后,但是支派相去甚远。杜甫是杜预子杜耽之后;杜牧则是杜预少子杜尹之后。杜牧祖父是唐朝着名的宰相杜佑,他受到祖父的影响非常大。其父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杜牧比较自豪于自己的家世,他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说:「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扬州在唐代是一个极其繁华城市,它不仅商业繁荣,倡楼酒馆之盛也仅次于京城长安。据晚唐人高彦休记载,那些倡楼每当傍晚就在楼上燃起绦纱灯,竟达万数,繁星般遍布城内各处,而在那九里三十步长的主要街道上,则更是"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对治乱兴亡极其关心的杜牧,此时远离朝廷,心情之抑郁可想而知。加上他本就不拘小节,于是到扬州后就经常在夜晚偷偷地出入于秦楼楚馆作为消遣。出于对杜牧的爱惜重视,牛僧孺担心他出事,每当他出外都派遣三十名街卒化了装在暗中保护,杜牧却丝毫没有察觉,还自以为行踪隐秘,心里十分得意.两年后,杜牧被徵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牛僧孺在中堂设宴为他饯行。酒宴间,牛僧孺劝告他说:"以你的气慨才学,今后必然平步青云,只是不要过于纵情声色,把身体弄垮了。"杜牧听了,为自己掩饰道:"我平时很注意约束自己,相公不必多虑。"牛僧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命侍儿取出一只小箱.打开书箱,里头满满一箱都是街卒们的密报,上面写的都是"某天晚上,杜书记去某家倡楼,平安无事"之类的话。杜牧看了,这才知道牛僧孺一直派人暗中护随,自己的行迹他一清二楚,不由满面羞惭,向牛僧孺泣拜致谢,终身对他感激不已。后来他还作了一首"遣怀"诗,回忆自己在扬州所过的放浪形骸的生活: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学术杜牧最擅长长篇五言古诗,他的长篇五言古诗气骨遒劲。杜牧自称作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他注重「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以激发人意」。杜牧也擅长七律,是晚唐时期最擅长七律的诗人之一。他的七律善用拗峭之笔,见之俊爽。作为古文家的杜牧,深受韩愈的古文影响,笔力健举,但不免强造文句,但是在晚唐时还是相当杰出的。他认为文章应当注重思想内容,文句词藻的华丽是次要的。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中晚唐之后,使人开始采用民间曲子填词,杜牧曾作《八六子》,是第一个采用民间曲子中长调的作词者,也是第一个作慢词的人。  评价晚唐的张为在《诗人主客图序》中将杜牧的诗归为「高古奥逸」类。杜牧诗文皆所擅长,在唐朝也不多见。洪亮吉称「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惟韩柳小杜三家。」杜牧除了诗作以外,也是一位书法家。清朝叶奕苞评论其书法:「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目前唯一流传于世的杜牧手迹《张好好诗》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其诗英发俊爽,为文尤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着作《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文都收录在《樊川文集》里。樊川是杜牧家族在长安南下杜樊乡的别墅旁的一条小河的名字,杜牧非常一生都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不仅自己的诗文集叫做《樊川文集》,他的号也是「樊川」。杜牧逝世前,整理自己的诗文,烧掉了大半。但是他生前诗文大多会抄录给外甥裴延翰,杜牧死后,裴延翰将其诗文450首编为20卷的《樊川文集》作品《赤壁》折戟沈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翻译:埋在沙里的折断了的戟,制戟的铁还未完全销蚀而变形。我拿起来洗刷端详,认得是三国时候遗留下来的武器。由此想起假如那一场赤壁之战要不是那东风帮助了周瑜,恐怕会败北,大小乔两人都被曹操掳去,收藏在铜雀台里,成为曹的姬妾。《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人名。(公元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人。为人刚直有奇节,曾指时弊,深忧藩镇、吐番的骄纵,后果言中。其诗风骨遒上,豪迈不羁,文尤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着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宫赋〉、〈泊秦淮〉等。目录

1、唐代诗人杜牧曾在《初春舟次》写到:“蒲根水暖雁初下,梅经香寒蜂未知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 

3、《孙子?九地》“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唐?杜牧注:“易其居,去安从危;于其途,舍近即远。

4、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

5、唐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人言异人,能愈异疾。

6、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

7、起舞回雪”,不作御街御柳,这是“三生杜牧”与合肥女子爱情的画龙点睛之笔。

8、唐杜牧《罪言》:“黎阳距白马津三十里,新乡距盟津一百五十里,陴垒相望,朝驾暮战,是二津虏能溃一,则驰入成皋不数日间。

9、杜牧说阿旁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0、《蔡宽夫诗话》说郑文宝的诗“须在王摩诘伯仲之间,刘禹锡、杜牧之不足多也。

11、如唐杜牧《八六子》:“听夜雨冷滴芭蕉”,五代后蜀人顾?《杨柳枝》:“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

12、唐杜牧《张好好诗》:“龙沙看秋浪,明月游朱湖。

13、他举为范例的作品之一是杜牧的“息妫诗”,就是这首《题桃花夫人庙》。

14、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杜牧的语句,第一句出自杜牧《赤壁》诗,第二句应杜牧作有《阿房宫赋》,尾句则出自杜牧《题禅院》诗:“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落花风。

15、唐代诗人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16、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17、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说起“李杜”,我们首先想到的李白和杜甫,还有“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

18、岁月无情,人亦易老,感慨系之,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

19、唐杜牧《咏袜》:“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20、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21、所以唐诗到了最后,差不多也就以杜牧和李商隐这两颗双子星,为这个诗歌盛代抹上最浓厚而瑰丽的一笔。

22、元白并称,当时已行于世,又经杜牧在文章中正式使用,后世遂相袭沿用。

23、杜牧在《阿旁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旁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南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

24、对杜牧艳情诗的反思

25、杜牧曾赞其为“十顷平湖柳堤合”。

26、清平步青《霞外?屑?论文上?杜牧之》:“至宋而石守道、刘公是出,始议注疏,立新说,遂有集矢康成者矣。

27、(樊川文集卷十二上李中丞书)以杜牧的眼光看来,当时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藩镇跋扈与外族侵陵,他主张削平藩镇,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巩固国防。〖出处〗唐?裴延翰《〈樊川文集〉序》:“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怼,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拈洽持论;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

28、唐杜牧《酬张枯处士见寄长句四韵》:“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29、会昌四至六年(公元844?846年),诗人杜牧由黄州迁任池州刺史,当了两年州官,留诗几十篇,《清明》就是他春游府邸杏花村时乘兴所写古时杏花村位于贵池城西,山岗上杏花遍野,村子里酒垆如肆,尤以“黄公酒垆”著名。至清代整个杏花村已形成一片方圆10余里古色古香风景画的名胜古迹区,有闻名遐迩古“杏花村十二景”,即:平天春涨、铁佛禅林、白浦荷风、黄公酒垆、三台夕照、桑拓丹枫、栖云松月、西湘烟雨、昭明书院、茶田麦浪、杜坞渔歌和梅州晓雪。

30、唐杜牧《除官归京睦州雨霁》诗:“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

31、当杜牧来到下贤家乡吴兴的时候,其旧日的遗迹已不复存留。

32、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就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推崇而一举成名,并被载入廿四史;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

33、杜牧特地为他写了一篇传记,收在《樊川文集》卷六内,张保皋对促进中国与新罗的友好关系作了重大贡献,受到了韩国人民中国人民的尊敬

34、唐杜牧《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

35、唐人武元衡的《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展现了“南国宴佳宾”,“桃李艳妆新”的南国风貌,唐人杜牧的《村行》描绘出了“春光南阳西,柔桑过村坞,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的中原村景;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中的“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36、出自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37、杜牧大和九年行迹思想新探

38、杜牧出身于一个世代官宦并具有浓厚文化气氛的家庭。 

39、唐杜牧《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诗:“歌惭渔浦客,诗学雁门僧。

40、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杜牧

41、杜牧罪言难再继,公超雾市至今传。

42、在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天下三分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

43、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44、人世难逢开口笑: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伤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如果我们能掌握一种

45、杜牧的“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46、《新唐书?杜牧传》:“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

47、画中的商官,秋衣落满风尘,正翘首目送征鸿……此情此景令人不由联想到杜牧那“前山极远碧云空,清夜一声白雪微;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自霏霏”的诗境。

48、旁边立刻有人接茬说:听说过杜牧这人,才气是大大的有,只是品行不太好,不拘小节,喜欢烟花风月,好出入娱乐场所

49、世外柴桑,人中杜牧,忧乐从无准。

50、注家为:曹操、梁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梅尧臣、王皙、何氏与张预。

image.png

51、杜牧注:“委积,财货也。

52、孟郊、杜牧、苏舜钦、王安石、陆游等均有题诗。宋苏舜钦《感兴》诗:“吾朝三圣人,乘云不可?。

53、唐项斯《闻蝉》诗:“一棹三湘浪,单车二蜀尘。“觥船一棹百分空”,一句出自杜牧的《题禅院》诗。

54、孫は晩唐の詩人として名高い杜牧である。

55、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56、杜牧之云:“清江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57、唐?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

58、有的含义隐晦,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杜牧以为“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李长吉歌诗序》)。

59、客淮南,与度支使杜牧善。

image.png

60、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61、在唐代词人作品中,除据传为杜牧所作的《八六子》外,皆所未见

62、康有为《闻邓铁香鸿月庐安南画界撤还却寄》诗:“杜牧《罪言》犹未得,贾生痛哭竟如何!

63、《寒雀图》、《竹鸥图》、《杜牧吹箫祝寿图》等传世。

64、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

65、杜牧《阿房宫赋》:“弃脂水也”。

标签: 杜牧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杜牧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925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