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顺风调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00
更新于

雨顺风调:yǔshùnfēngtiáo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风雨来得均匀及时,适合农事。前蜀杜光庭《晋公太白狼星醮词》:“弓弢戢偃,雨顺风调。”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不付能河清海晏,雨顺风调。”明谢谠《四喜记·词倾宸听》:“时泰。庆歷年雨顺风调,人似在无怀。”★风雨均及时而适量。比喻平顺安乐的丰年。宋.苏轼〈荔支叹〉诗:「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西游记.第九九回》:「保你这一庄上人家,子孙繁衍,六畜安生,年年风调雨顺,岁岁雨顺风调。」也作「风调雨顺」。★修订本参考资料:风雨均及时而适量。比喻平顺安乐的丰年。宋˙苏轼˙荔支叹诗: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保你这一庄上人家,子孙繁衍,六畜安生,年年风调雨顺,岁岁雨顺风调。亦作风调雨顺。★02.《西游记.第三七回》:「悔过前非,重兴今善,放赦了那枉法冤人,自然天心和合,雨顺风调。」★01.五代十国前蜀.杜光庭〈晋公太白狼星醮词〉:「弓弢戢偃,雨顺风调,百谷有年,五兵永息不任。」★释义义参「风调雨顺」。见「风调雨顺」条。典源此处所列为「风调雨顺」之典源,提供参考。《六韬》(据《旧唐书.卷二一.礼仪志》引)武王1>伐纣2>,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3>对曰:「此必五方之神4>,来受事5>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既而克殷6>,风调雨顺。(1)武王:周武王,姬发,生卒年不详,文王之子。因商纣暴虐无道,乃率领诸侯伐商,大战于牧野,败纣而代有天下,都镐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2)纣:商纣,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名辛,为帝乙的儿子,史称为「纣王」。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虽才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3)太公:太公望吕尚,字子牙,东海人。本姓姜,其先封于吕,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年老隐钓山林,周文王出猎,遇于渭水之阳,相谈甚欢,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武王克殷,封于齐。(4)五方之神:东西南北中之神。东方之神行属木,南方之神行属火,西方之神行属金,北方之神行属水,中央方之神行属土。(5)受事:接任办事。(6)殷:朝代名。公元前1751~前1111。成汤始号为商,传至盘庚,改号为殷,故称为「殷商」。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风调雨顺」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风调雨顺」的意思是风雨及时而适量。这个成语可用来形容丰年安乐,天下太平的景象。典源出自《六韬》。《六韬》记载太公姜尚与周文王、武王商讨如何推翻商朝的谋划内容,共有六篇。前二篇文韬、武韬为政治的战略,后四篇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则是军事的战略。《旧唐书》有一段《六韬》佚文记载:武王伐纣,天下大雪,雪深三尺,突然有五人乘马车,后面跟着二人骑马,到营帐前求见武王。武王觉得很奇怪,就问太公姜尚,太公说:「他们是五方之神,天意要您建立周朝,他们是前来接受派遣的。」武王马上迎接五神入营,请他们协助驱除纣王,救众生于水火之中。武王消灭殷商的暴政后,五神完成任务,随即返回天庭。从此风雨及时,五谷丰收,人民富乐安康,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即摘自典源,用来形容丰年安乐,天下太平的景象。书证

1、一场大雨冲走心中的苦恼,一场暴雨浇灭内心的烦躁,一场细雨滋润干涸的心田,一场春雨淋下快乐的春潮,一场顺风雨带来事业的雨顺风调,一场爱情雨让你幸福的偷笑。谷雨来到,祝生活。

2、(带云)我骂你呵,(唱)那里也雨顺风调。

image.png

3、元贞年里升平乐章歌汝曹,喜丰登雨顺风调。

4、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5、金函正面刻有阴文:“敬造金函,盛佛真身,上资皇帝,圣祚无疆,国泰人安,雨顺风调,法界有情,同口利乐。

6、明?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兄友弟恭,夫义妻贤,中外和乐,以致祯祥屡现,百福咸臻。

7、图两侧有可变换两次的四字对联,分别为“雨顺风调,国泰民安”、“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8、也有一些是三至四字的单句如“雨顺风调”、“开门万福”,一些常用对句的立春帖亦可以单句张贴。

9、【出处】明?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10、《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11、《本命醮南斗词》:“垂回凶度厄之慈,开辍死上生之路,使一境之兵销革偃,四时之雨顺风调。

12、越二载壬戌(1562),雨顺风调,吾以人有独康乐于诸方者,余兄弟思其所,自谓不可不刻石以昭灵应也,懔谋乡人,翕然从之,于是为记。

13、喜丰登雨顺风调。

14、自然天心和合,雨顺风调。

15、任南柯太守的二十年中,他施德政,行教化,克己为民,兴利除弊,使得原先风气颓败、政事废弛的南柯郡,变成“雨顺风调”之地,呈现“民安国泰”的景象。

16、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17、天刚吐白,执事人把胡公、太子公神像从上皇殿、太子殿接到佛堂门口,举行隆重迎神仪式,以恭送神祗升殿,祈祷五谷丰登,雨顺风调。

18、不付能河清海晏,雨顺风调;兵器改为农器用,征旗不动酒旗摇;军罢战,马添膘;杀气散,阵云消;为将帅,作臣僚;脱金甲,着罗袍;则他这帐前旗卷虎潜竿,腰间剑插龙归鞘。地上一层至五层供奉五方五佛,塔壁供奉万佛;六层供奉台湾佛教会赠送的镇寺之宝‘龙藏’;七层为‘梵音阁’,采

标签: 雨顺风调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雨顺风调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998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