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禅让:shàn ràng 基本解释:[abdicate and hand over the crown to sb.]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详细解释:中国 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后汉书·逸民传论》:“ 潁阳 洗耳,耻闻禪让。” 李贤 注:“ 许由 隐於 潁阳 ,闻 尧 欲禪,乃临 潁 而洗耳。”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自古帝王有禪让之礼,今可行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太祖 以禪让开基,事与 魏 合。”★◎ 禅让 shànràng[abdicate and hand over the crown to sb.]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帝王让位给贤人。 【造句】舜将帝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帝王让位给贤人。《书经.尧典》唐.孔颖达.正义:「尧舜禅让圣贤,禹汤传授子孙。」《三国演义.第八○回》:「帝从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于繁阳,筑起三层高台,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也作「擅授」、「擅让」。

1、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
2、禅让与世袭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权传承的主要形式。
3、尧天舜日,无私禅让,大禹治水,千古传唱。
4、经过交谈,由衷佩服,要将天下禅让善卷。
5、他想要说句烂话说皇上您恩重了微臣愧不敢当这皇帝之位是不好轻易禅让的,但是楚子航的表情让他这句烂话没能出口。
6、尧舜禅让故事的考古学研究
7、《学生必读探索系列:五千年历史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中华上下五千年,盘古开天,炎黄子孙的由来,尧舜禅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盘庚迁都,牧野之战,国人暴动,齐桓公称霸,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圣人孔子,卧薪尝胆等等。
8、盛]共分三番;头番表示尧王游康衢,康衢老人击壤而歌;二番表示华封三祝,祝多福、多寿、多子;三番表示万民歌颂尧帝禅让王位的弘恩大德。
9、禅让法尧舜,民物普安静。
10、大公天下、禅让帝位;选任贤能,治国安邦;治理水患,解厄安民;铲除六害,天下太平;教民稼穑,丰衣足食;礼仪为本,政纲彰明。
11、舜很过意不去,又多次禅让给丹朱。
12、《先秦文化综论》是关于介绍“先秦文化”的专著,书中具体收录了:《殷周宗庙、庙号、谥法与卜筮之比较研究》、《论爪哇猿人与北京人化石人类》、《再论古代某些数字和古籍编撰的神秘性》、《论尧舜禅让传说》、《论泰雅、赛夏、排湾等族人名的所谓敬称变化》等文章。
13、于是尚书奏:“魏台请依唐、虞禅让故事。
14、就在年老谢朝传位时,精心选择,把权力禅让给群众威信很高的舜,也不肯交给只知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不肖儿子丹朱,从而造就了历史上尧天舜日黄金时代。

15、石户农:即石户之农,上古隐士,曾拒绝帝舜禅让,逃海上而不返。
16、瀛台寂欲禅让于白,白不许。
17、许由为避禅让,连夜逃到箕山。
18、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19、只有对禅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正确划分,方能正确理解禅让政治的性质。
20、指历史上所谓禅让时代,即唐虞之世。
21、宝符六年冬十月,陈晃禅让帝位于太子陈?(仁宗)。
22、在陵庙里面古人留下的《禅让图》、《仁孝图》、《二妃泣竹》、《南巡图》、《韶乐图》壁画分别表现了舜帝“明德”的故事;舜陵附近的娥皇峰、女英峰、美女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讲述了舜帝奏韶乐及二妃娥皇、女英抚竹泣夫的动人传说。
23、而禅让制的废除则应是中国早期国家及中原政治一体化进程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4、所以《论语?尧曰》中记载尧在禅让帝位时告诫舜说:“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25、禅让于相邦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
26、一般禅让诏书应有三份,第一份是由皇帝在禅位前首发退位诏书,自责罪过,宣布退位,然后在禅让大典上由主持仪式的大臣拟定一份禅让宝册(就是祷告祭文、史称奉册、或宝书等),而且是必须的一个程序。
27、强烈反对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大骂“欲行此事,是篡国之贼也!
28、《史记?历书》所载黄帝建立的“五行”才是《甘誓》“五行”所指,即五官制或禅让制;
29、采王禅让驾崩,挽回麒麟一命,一味的责难他人并不能改善困境。
30、最终王朝统治必将禅让给某个竞争更加公开和更加民主的统治。
31、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会。
32、无论是耕历山、渔雷泽,迁三苗、扩疆域,还是举贤任能、禅让帝位等,都是舜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崇高道德理想的体现。
33、和石户之农不愿接受禅让的故事,明确阐述了重视生命的思想,天下固然“至重”,但却不能以此害生。
34、孔圣人把尧、舜禅让捧得天花乱坠,其实并没有那回事儿。
35、崆峒大会如期举行,这次大会之主题是治罪被逐出门墙十几年的丹丘生,二是掌门之位的禅让。
36、舜帝在我国历史上以其孝感动天、惩腐讷谏、提倡农耕、施仁教化、躬行礼乐、举贤禅让等德行而被称为“东方圣人”。
37、虎曰:“弘愚暗,居丧无礼,不可以君万国,便当废之,何禅让也!
38、《孔墨的批判?墨子的思想体系》:“尧舜禅让虽是传说,但也有确实的影响,那就是原始公社时的族长传承的反映。
39、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40、他托王闳代董贤的兄弟附马都尉董宽信向萧咸提出,想娶萧咸之女为妻,萧咸诚惶诚恐,表示实不敢当,他私下对王闳说:“董公身为大司马,但是任命册文所说的‘允执其中’一语,却是尧将帝位禅让舜时说的话,并不是针对三公六卿说的,朝廷元老凡见到这封册文的,无不感到害怕。
41、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尧、舜、子之之禅让,汤、武、楚项之放伐,周公、莽、操之摄辅,谩无印正,又焉适从。
42、所谓禅让流行的唐虞时期,恰好是由形成中的贵族国家向成熟的贵族国家过渡的重要阶段;
43、壁画用山东莱州汉白玉雕刻,名称为《帝尧辉煌》,共分“梦龙生尧、尧王平妖、敬授民时、协和万邦、定都平阳、勤政恤民、治水浮山、礼贤禅让、尧山舜日”九个部分,依据史料和传说,生动地描绘了唐尧的丰功伟绩。
44、曹丕于同年十月,在受禅台举行受禅大典,接受汉献帝禅让而称帝,是为魏文帝,从而结束了两汉400多年的统治,真正开始了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
45、孔子虽讲到尧舜禹禅让,但实际并未提倡实行禅让;
46、观其翼佐文成(拓跋浚),廷抑禅让,殆乎社稷之臣。
47、又如大舜,虽然父亲受继母蛊惑,屡思害死他,他受尧禅让帝位后,对父母仍孝事不匮。
48、在诸多史料中,作者主要选取了这样两个方面的史实:燕王哙违背历史规律,盲目追求帝尧禅让的美名,把国家让给权臣子之,以致给百姓带来灾难,造成国破身亡;燕昭王谦恭下士,召来乐毅等四方贤材,与百姓同甘共苦,富国强兵,收复失地。
49、受禅表碑高3.70米,宽1.10米,厚0.30米,详细记录了黄初元年(220年)冬十月二十九日,汉献帝在受禅台上将帝位禅让于魏王的事实。
50、出发,到处访贤要把“天下人的天下”禅让给天下最贤者。
51、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
52、由上述史实看来,王位由禅让而得与起兵争夺而获都无甚关系。
53、第一部分至“终身不反也”,写许由、子州支父、善卷和石户之农不愿接受禅让的故事,明确阐述了重视生命的思想,天下固然“至重”,但却不能以此害生。
54、昔日商汤废禅让而立世袭,取夏而商代之,今商纣逆天无道,亦当群雄取而代之。
55、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
56、一百首领的传承不是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式的家族世袭制,而是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首任大总长罗芳伯逝世时,公推江戊伯继任,先后五传,最后刘台
57、在燕王哙五年(公元前316年),他学着古代传说中尧、舜禅让的样子,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自己却北面称臣。
58、但禅让制自三代后,一直都没有好结果,反而被野心家利用,误国害民。
59、从上古时期禅让制实施阶段,孝就已经是选拔接班人的主要标准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