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箸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386
更新于

玉箸:yùzh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玉筯”。★玉制的筷子。唐.杜甫〈野人送朱樱〉诗:「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眼泪。唐.李白〈闺情〉诗:「玉箸日夜流,双双落朱颜。」人死后下垂的鼻涕。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三.嗓》:「王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人皆骇叹……又对云:『此玉箸也。』」一种书体。为笔画纤细,结构工整的小篆。

1、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2、唐舒元舆《玉箸篆志》:“会同里客有得阳冰真迹遗在六幅素上者,遂请归客堂张之,见虫蚀鸟步痕迹,若屈铁石陷入屋壁。

3、北周三货币均为方孔圆钱,钱文“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均为玉箸篆,笔画肥瘦均匀,末端不出笔锋,就像是用玉石制成的筷子写成的,肥满、圆润、温厚、匀称。

4、说著分飞,背面偷弹玉箸。

5、诰命的织文,文官用玉箸篆,武职用柳叶篆。

6、二百二李斯不愧秦国最负盛名的小篆名家,遗诏写得笔画停匀,流畅飞动,笔法若玉箸(12),转折处柔和圆匀,但骨子里又充满雄浑强悍之气,真无上之神品。

7、效十八体书,尤工玉箸。

8、亦作“玉箸”。

9、不谓金壶能续漏,?缘玉箸剩沾缨。

10、师曰:“玉箸撑虎口。

11、玉箸流残粉,金炉冷夕香。

12、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9。

13、捧爵佳人玉箸垂。

14、此种金文字体旧或称为“玉箸体”。

15、汉铜鼎一座、古铜鼎十三座、玉鼎十三座,宋砚十方、端砚七百十余方,玉磐二十架、古剑二把、大自鸣钟十架、小自鸣钟三百余架、洋表二百八十余个、玉马一匹(高一尺二寸、长四尺)、珊瑚树八株(高三尺六寸)、大东珠六十余颗(每颗重二两)、珍珠手串二百三十六串(每串十八颗)、珍珠素珠十一盘、宝石素珠一千一十盘、珊瑚系珠五十六盘、密蝎素珠十三盘、小红宝石三百八十三块、大红宝石二百八十块、蓝宝石大小四十三块、白玉观音一尊(高一尺二寸)、汉玉寿星一尊(高一尺三寸)、玛瑙罗汉十八尊(高一尺二寸)、金罗汉十八尊(高一尺三寸)、白玉九如意三百七十八支、宝石珊瑚帽顶一百三十二个、嵌玉九如意一千九百八支、嵌玉如意一千六百十支、整玉如意二百三十支、白玉大冰盘十六个、碧玉茶碗九十九个、玉汤碗一百五十三个、金碗碟三十二桌(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银碗碟三十二桌(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白玉酒杯一百二十个、水晶杯一百二十个、金镶玉箸二百副、金镶象箸二百副、赤金吐盂二百二十个、白银吐盂二百余个、赤金面盆四十三个、白银面盆五十六个、白玉鼻烟壶三百七十四个、汉玉鼻烟壶二百七十六个、镂金八宝大屏十六架、镂金八宝床四架(单夹纱帐俱全)、镂金八宝炕屏三十六架、赤金镂丝床二顶、镂金八宝炕床二十四张、嵌玉炕桌二十四张、嵌玉炕桌十六张。

16、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17、犹喜霜风吹不尽,尚留玉箸在藤门”。

18、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

19、双垂玉箸湿香腮。

20、巫阳莫救仓舒恨,金锁雕残玉箸红。

21、短竖形态较多,如右图中“知”字中间的竖上尖下圆,似玉珠悬空;“乌”字的竖厚重方折,似玉箸画灰;“川”字之中竖简静果断,与两侧笔画相映成趣;“断”字末竖婀娜跳动,活脱生姿。

22、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23、故向闲人偷玉箸,浪传好语到银钩。

24、中元公墓在大畈后村十八汪土名玉箸夹馒头。

25、晚下珠帘垂玉箸,尽日凝眸芳草处。

26、他的篆书结构匀称,笔划匀圆婉转瘦劲,因为像牙制的筷子(箸),所以称玉箸篆。

27、篆书主宗秦、汉,喜以玉箸体为书。

28、手点酥山,玉箸人争莹。

29、肩曰玉楼,眼名银海;泪曰玉箸,顶曰珠庭。

30、金盘对玉箸,泛梗对浮萍。

31、宋苏辙《同王适赋雪》诗:“细排玉箸短垂檐,暗结轻冰时入研。

32、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33、右军尝醉书数字,点画类龙爪,后遂有龙爪书,如科斗玉箸偃波之类,诸家共五十二般。

34、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

35、楼馆通明,歌酒方兴,杯觥交错,竹肉相成,银筝逸响,金盘异烹,玉箸厌饫,云裳生风。

36、亦称“玉箸篆”。

37、收玉箸,听金缕。

38、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馀。

39、洪庆善云:此以咳唾喻珠玑,以啼泣喻玉箸也。赠句云:“碧云间拟休公句,玉箸争传李监书。

40、①玉箸:喻眼泪如玉制的筷子。

41、对镜偷匀玉箸①,背人学写银钩②。

42、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不谓金壶能续漏,?缘玉箸剩沾缨。

标签: 玉箸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玉箸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015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