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格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93
更新于

炮格:páo gé 基本解释:[an ancient cruel torture] 同“炮烙”●详细解释:见“ 炮烙 ”。★◎ 炮格 páogé[an ancient cruel torture] 同“炮烙”★古代一种刑法。用烧红的铁器灼烫身体。《史记.卷三.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裴駰集解引《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格之刑。」也作「炮烙」。

1、西伯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废除炮格的刑法,这种刑罚就是在铜柱上涂上油,下面烧起炭火,让受罚者爬铜柱,爬不动了就落在炭火里。

2、妲己笑,名曰炮格之刑。

3、九侯见醢,炮格兴焉。

4、在新兵连,倔强个性的小庄和“冷面无情”的班长老炮格格不入,成为了不守规矩的模范。

5、他俩首先采用麻痹帝辛战术,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打消帝辛对他的戒备之心;再就是邀买人心,请求帝辛废除炮格刑法。

6、本作炮格,是一种烧烫的酷刑。

7、文,今改“炮格”为“炮烙”,则文不相对矣。

8、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格之刑⑦。

9、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向纣王告密,纣于是囚姬昌于?里,西伯的臣子搜罗美女、奇物、善马献给纣,才释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又献洛西之地,以求除炮格之刑,纣许之,并封姬昌为西伯,使得征伐。

10、纣剖比干,囚箕子,为炮格,刑杀无辜,时臣下懔然,莫必其命。

11、《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12、《隋书?刑法志》:“若纣能遵成汤,不造炮格,设刑兼礼,守位依仁,则西伯敛辔,化为田叟。

13、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

14、⑦炮格:商纣时酷刑之一。

15、船身的80枚大炮格外显眼,它为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一系列战争充当模型使用。西伯从狱里出来之后,向纣献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格的酷刑。

16、言“设”、言“为”,则必有所设、所为之物,今改“炮格”为“炮烙”,则不知为何物矣。

17、炮烙也叫“炮格”,具体的行刑过程,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用炭火烧热铜柱,令犯人爬行柱上,犯人堕入火中而死,一是说铸一铜格,格下烧炭,令犯人行走格上,犯人堕入火中致死。

18、但在《殷本纪》中,他则明确写上了:“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19、一百他俩首先采用麻痹帝辛战术,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打消帝辛对他的戒备之心;再就是邀买人心,请求帝辛废除炮格刑法。

20、《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21、行炮格之刑,除顺时之法,灌以醇醯,袭以五毒

22、在展厅内一门当年缴获日军的三八式野炮格外引人注目

23、纣剖比干,囚箕子,为炮格,刑杀无辜。

24、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25、但在商朝一节,他明确地列出了“炮烙”这一条目,条目下所引的证据,就是《史记?殷本纪》所载的“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26、谓当作“炮格”。

27、西伯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纣废除炮格的刑法,这种刑罚就是在铜柱上涂上油,下面烧起炭火,让受罚者爬铜柱,爬不动了就落在炭火里。

28、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格的酷刑,让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

29、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30、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格的酷刑,让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

31、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格之刑。

32、段氏若膺曰:“炮烙本作炮格。

33、另外相传纣还发明了炮烙(原作炮格)与虿盆,前者把人烤肉一样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后者则把人丢到坑里喂毒蛇,也无不围着口腹之欲打转。

34、重刑辟,作炮格之刑。

35、子?喻老篇》曰:“纣为肉圃,设炮格,登糟丘,归酒池。

标签: 炮格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炮格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017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