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性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72
更新于

笔性:bǐxì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书画诗文中所表现的作者各自的风格特点。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总之,文字短长,视其人之笔性。”《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作者笔下自然流露的风格。《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

1、1 0年前为我刻一名章,笔性中和,清穆可赏。

2、宏湘先生可以说深善笔理,深谙笔性,深悟笔情,体熟于心。

3、由于毛笔性能柔软,因此书写汉字,除要有正确执笔法,还需要有正确的运腕法。

4、他同时也以频繁涉笔性*和女性肉体而出名。

5、《负暄琐话》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

6、此作笔趣墨韵十足,用笔老辣简练,用墨尤富变化,枯湿浓淡相互映照。他将传统意笔线描技巧归纳为“笔性、笔力、笔势、笔趣、笔意”等要素。

image.png

7、通过这阶段的研学,他的作品除保持笔力的强度外,在笔性的品位上大有提高,在笔意与笔趣方面也更丰富了。

8、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9、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

10、(《春暮雨中作》)《诗钞》中所存少作大多是练笔性质的乐府及拟古之作,《陇头水》、《琴娘曲》、《春夜曲》等篇已颇见才情。

11、他同时也以频繁涉笔性爱和女性肉体而出名。

12、要使我顺笔性,笔随我势,两相得,则两相融,而字之妙从此出矣。

标签: 笔性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笔性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019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