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华岳:huá yu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同“ 华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华岳 本一山当 河 , 河 水过而曲行, 河 神巨灵,手盪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跡仍存。”参见“ 华岳 ”。高大的山。《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陆德明 释文:“华岳,户化、户瓜二反。本亦作‘山岳’。” 朱熹 集注:“华、藏,并去声。”指西岳 华山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华山》:“ 华岳 灵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浆。”

1、玉碎昆山起惊雷,烟横华岳朔风摧。华岳名高须让此,遥知神女紫鸾朝。
2、[明]号华岳,从昌从弟。
3、华岳亦能词,但作品久佚。
4、系中国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教练等。
5、杨华岳摄特殊的重要意义。
6、山连华岳环三晋,水带黄河见七津。
7、唐玄宗封华岳神为“金天王”。
8、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9、唐玄宗先天二年封华岳神为金天王。
10、华岳生掌金银铜铁,飞走蠢动。
11、华岳名高须让此,遥知神女紫鸾朝。
12、擘开华岳连天秀,放出黄河辊底流。
13、东峰有景观数十余处,位于东石楼峰侧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纹,象一巨型掌印,这就是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
14、太室阙铭(汉)、少室阙铭(汉)、启母阙铭(汉)、堂溪典请雨嵩高庙铭(汉)、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汉)、新密汉画像石题记(汉)、巩义摩崖诗刻(汉)、中岳嵩高灵庙碑(北魏)、郑道忠墓志(北魏)、大海寺弥勒造像碑(北魏)、中岳嵩阳寺碑记(东魏)、回郭镇造像碑(东魏)、三堂寺造像碑(东魏)、洪宝造像记(东魏)、张琛墓志铭(东魏)、惠庆造像记(东魏)、大代华岳庙碑(北齐)、刘碑寺造像碑(北齐)、天保三年造像碑(北齐)、道邕造像记(北齐)、天保十年造像碑(北齐)、超化寺唐塔造像碑(北齐)、观音寺造像碑(北齐)、董洪达造像记(北齐)、都邑主丁思善造像碑(北朝)、唐太宗龙潜教书碑(唐)、观音寺碣(唐)、等慈寺碑(唐)、大唐纪功颂碑(唐)、少林寺金刚经刻石(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唐)、法如禅师碑(唐)、王征君临终口授铭(唐)、封祀坛碑(唐)、潘师正碑碣(唐)、夏日游石淙诗交序(唐)、秋日宴石淙序(唐)、汉忠烈纪公碑(唐)、赐卢正道敕碑(唐)、少林寺戒坛铭(唐)、孟兰盆经摩崖(唐)、居正觉浮图铭(唐)、道安禅师碑(唐)、少林寺碑(唐)、景贤大师身塔记(唐)、郑曾碑(唐)、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唐)、净藏禅师塔铭(唐)、灵运禅师碑(唐)、赵冬曦墓志(唐)、永泰寺碑(唐)、寿春郡霍山县丞崔瀚墓志铭(唐)、敕戒坛碑(唐)、同光禅师塔铭(唐)、法玩禅师塔铭(唐)、会善寺戒坛记(唐)、大德大证禅师碑(唐)、大德演公塔铭(唐)、薛巽、崔蹈规夫妇墓志铭(唐)、状嵩高灵胜诗刻石(唐)、吴府君墓志铭(唐)、?宁等州节度使裴适墓志铭(唐)、老君造像碑(唐)、龙泉寺碑(后梁)、新修嵩岳中天王庙碑(宋)、御制中岳醮告文幢(宋)、冯京墓志(宋)、屯田员外郎辛惟庆墓志(宋)、冯京妻富氏墓志(宋)、太子宾客林潍墓志(宋)、王田墓志(宋)、王咸融夫人石氏墓志(宋)、冯京妻富氏之妹墓志(宋)、欧阳修夫人薛氏墓志(宋)、赵?墓志(宋)、会食宁神院题名碑(宋)、深公碑(宋)、黄庭坚诗书碑(宋)、三十六峰赋石刻(宋)、辛友直夫妇墓志(宋)、晋王庙宋真宗书碑(宋)、西上阁门使高州刺史王温墓志铭(宋)、欧阳?墓志铭(宋)、面壁之塔题字(宋)、达摩颂碑(宋)、欧阳辩墓志铭(宋)、欧阳墓志(宋)、欧阳?墓志铭(宋)、大定重修中岳庙碑(金)、重修唐忠臣李卫公庙记(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金)、贞?重修清凉寺禅院记(金)、重修面壁庵记(金)、新修雪庭西舍记(金)、清河郡侯张思忠神道碑(元)、复庵和尚碑(元)、中岳投龙简诗碑(元)、少林寺裕公道行碑(元)、清河郡侯张思忠神道碑(元)、大藏经碑(元)、照公和尚塔铭(元)、息庵禅师道行碑(元)、达摩大师碑(元)、圣旨碑(元)、松庭和尚塔铭(明)、淳拙禅师塔铭(明)、重修慈云寺碑(明)、青龙山重修慈云禅寺碑(明)、南宗顺禅师行状碑(明)、徒公无方碑(明)、周王旨谕碑(明)、嘉靖重修卢医庙碑(明)、敕赐洞林大觉禅寺历代序碑(明)、嘉靖重修少林寺记(明)、鄢陵端僖王妃李氏合葬圹志(明)、嘉靖重修慈云寺碑记(明)、小山禅师行实碑(明)、解五岳图赠少林僧洪川广令歌碑(明)、游卢岩瀑布诗碑(明)、题达摩面壁诗碑(明)、道公禅师碑(明)、甘露台诗碑(明)、汉寿亭侯画像碑(明)、万历重修慈云寺千佛殿碑记(明)、登泰室诗碑(明)、谒中岳诗碑(明)、少林观武诗碑(明)、天仙白松图碑(明)、一峰园石刻(清)、醉翁亭记刻石(清)、虎牢关碑(清)、乾隆御制诗书碑(清)、乾隆题少林寺诗碑(清)、乾隆重修欧阳寺碑记(清)、建杨桥河神祠碑记(清)、司鼐墓碑(清)、贾峪地震碑(清)、重修嵩山少林寺碑(清)、公议断坡碑(清)、白氏世谱石碣(清)、荥泽大工纪功碑(清)、海上桥大劫文石碑(清)、堤东正俗碑(清)、《瘗鹤铭并序》碑(清)、后周皇陵御制祭文碑(明、清)。
15、唐李商隐《寄华岳孙逸人》:“海上呼三鸟,斋中戏五禽。
16、续范亭《宿华山下玉泉院》诗:“华岳娥娥常崛峙,黄河浩浩空涛波。
17、诗中借华岳山神的引咎自责来影射讽刺山东藩镇便透漏了个中消息:“闲日徒歆奠飨恩,危时不助神通力。
18、说着轻轻一挥,打开折扇,只见扇上一面绘的是华山绝峰,千仞叠秀,翻将过来,另一面写着郭璞的六句“太华赞”:“华岳灵峻,削成四方。
19、华岳三娘,聪明美丽,心地善良。
20、华岳仙掌最宜从远处观赏。
21、诗集:《和谷诗选》1990年华岳。
22、结果华岳被削去学籍,遭到监禁。
23、如《华岳下题西王母庙》等。
24、眺华岳之阴崖,觌高掌之遗迹。
25、华岳祠傍,有人初夜闻庙中喧呼,及视,庭燎甚盛,兵数百人陈列。
26、结要弥于华岳,直指高于九嶷。
27、华岳的《玉簪记》,最好看的还是《秋江》。
28、第一阶段,从万历三十五年到崇祯八年(1607~1635),因老母健在,不宜远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先后西到华岳,南游九鲤(福建境内),北游盘山(今平谷、蓟县之间),又南访罗浮(广东境内)。
29、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刑曹树荫千年井,华岳楼开万仞冰。
30、【出处】宋?华岳《翠微南征录?马政》:“耳闻目见者,非众所共读之文;口授心传者,非人所同得之学。
31、此胜夸千古,堪齐华岳名”。
32、此老妪已经得了报应,死前肝肠寸裂,死后入华岳地狱!
33、王昶《金石萃编》称为《华岳颂》。
34、历代有关华岳仙掌的神话传说很多。

35、其书风属方整秀润一路,与《史晨》《乙瑛》、《华岳庙》诸碑相近。
36、黄河行海内,华岳镇关西。
37、李榕《华岳志》载:“青柯坪西,有峰插天,名北斗坪,盖毛女拜斗得仙之处。
38、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
39、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司马光1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李白1她带来了美丽的神棒,来到大自然中。秋姐姐轻轻用神棒一指,果园里的水果马上成熟,树叶也像变魔术一样,脱下往日的绿衣,穿上了秋姐姐赠与的黄色舞裙,跳起了舞,纷纷扑向秋姐姐。
40、等到看到了华岳的《玉簪记》,这理解才算圆满。“四平”以戏为凭,仅存《玉簪记?秋江》等数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