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秉钺:bǐngyu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持斧。借指掌握兵权。《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斾,有虔秉鉞。”《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鉞。”《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鉞,单于犇幕。”唐刘禹锡《代谢平章事表》:“虽协梦而求,无闻秉鉞之寄。”清钮琇《觚賸·圆圆》:“自此由秦入蜀,迄於秉鉞滇云。”★持斧。《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文选.张衡.西京赋》:「于是蚩尤秉钺,奋鬣被般。」比喻执掌兵权。《诗经.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秉钺鹰扬,顺风烈火,元戎启行,未鼓而破。」

1、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总摄朝政。《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有虔秉钺。
2、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
3、关中警急,秉钺者急需戡定之才。
4、方相秉钺,巫觋操■;■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孤棘矢,所发无臬;飞砾雨散,刚瘅必毙,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

5、迫使朝廷处决了乐安把总何秉钺。
6、他恭诚敬天,“帝命不违”,奉行天意,“上帝是祗”,因而获得天佑,“百禄是遒”,是忠诚的天之子;他英武威严,战无不克,“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冲锋敌阵,其气势“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既蔑视敌人,英勇无畏,又能采取正确的战略,从而征服天下,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他又是贤明的执政者,“不竞不?,不刚不柔”,“圣敬曰跻,昭假迟迟”,励精图治,选贤与能,作诸侯的表率,是诸侯的依靠。
7、秉钺,单于?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
8、方今江、淮、楚、豫军务未靖,秉钺之臣,星罗棋布,所以奋不顾身,必欲灭此朝食者,固由笃於忠义,亦以国家信赏必罚,有以畏服其心。
9、清侯方域《南省试策四》:“於是乎一误於抚,再误於剿之垂成,说者且以为行金而脱;继之开府秉钺,以为方叔、召虎者,诚与前人不同,然亦闻其久於宦路,善调人情而已。
10、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光绪中叶(1890年左右)为庆亲王载沣赐园。
11、秉钺启蕃,折冲敌国,开疆千里,拔城十二,辛勤于戎旅之际,契阔于矢石之间,登锋履危,志存静乱。
12、尔乃卒岁大傩,驱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

13、武王载旆,有虔秉钺。
14、圣天子■宸虑,推毂命,余秉钺专征,剪桐蜀土,为根本之地。
15、武王载旆(33),有虔秉钺(34)。
16、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关中警急,秉钺者急需戡定之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