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请托:qǐng tuō 基本解释:[ask and entrust] 请别人办事;以私事相托●详细解释:见“ 请託 ”。★◎ 请托 qǐngtuō[ask and entrust] 请别人办事;以私事相托★以私事相托;走门路先为科例,以防请托。
1、《旧唐书?王凝传》:“凝性坚正,贡闱取士,拔其寒俊,而权豪请托不行,为其所怒,出为商州刺史。
2、在人际关系上要辨是非、明义利、知荣辱、察贪廉、分清浊;在掌权用权上要心不偏、身不歪、眼不斜、手不伸;在交流岗位、易地任职时,不搞裙带风,不为亲属、亲友、亲信提供经商、请托谋利的机会和优越条件。
3、二十六日,嘉庆帝通谕各督、抚严行饬禁,如所属州县中,有与富家子弟结拜师生及认为义子、请托公事,并纵令书役把持词讼,相验人命不轻骑减从,骚扰闾阎者,一经查出,即严参惩办,勿稍姑息,以肃纲纪。
4、如果非国家工作人员假冒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招摇撞骗,骗取请托人财物或其他利益的,则应以招摇撞骗罪论处。
5、对历史的研究有师承名家的根基(曾向白侯子安学习过左氏春秋),多次向他请托,后来下令其子张休先听从张昭讲授,再回宫转授孙登。
9、况钟当苏州知府,是明宣德四年的事,他和顾佐一样,处于“朝臣贪浊”,“请托贿赂公行无忌”的时期,却将一个“烦剧难治”的苏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使我想到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
10、念诵功索经,进行礼赞,供养、酬补忏悔、请托,催劝护法金刚的一系列仪轨。
11、六条诏书的具体内容是“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连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12、少林高徒李(李小龙饰)的功夫已经超越有形境界,他受师傅与政府请托,准备参加三年一度由韩先生主办的比武大会。
13、再说请托找关系,听人家说他们的经验,简直与谋差使一样的麻烦。
14、梁冀既然结党营私,“请托”之风自然公开肆行。
15、而贪冒无厌,多所取纳;公私营贩,侵剥远近;嬖狎群小,所在请托。
16、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
18、这件事很重要,必须请托专人办理。
19、笔者认为,只要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了请托人的不正当利益,就应视为是对公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的破坏。
20、人在伤心地流泪,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爱了,但词人又幻想请托“悲风吹泪过扬州”,这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
21、又列举当时“五弊”:一曰取士之弊,代笔传义公行,富人以贿得科第;二曰养兵之弊,冒名寄籍,缺额不补,懦弱不汰,一有草窃,辄动御前之军;三曰理财之弊,以横敛、预借、重折、苛政为能;四曰刑狱之弊,故纵大辟,淹留奏案;五曰荐举之弊,非权要请托,则谬举亲旧。
22、事前有请托或者有约定的“事后受财”行为具备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应以受贿罪论处没有争议;
23、受贿数额为请托人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出资额。
24、的子孙请托袁枢对章?的传记多加文饰。
26、示例书牍交于道路,请托遍于官曹,其小者足以~,而其大者,至于立党倾轧,取人主太阿之柄而颠倒之,皆此之繇也。
27、转化的程度取决于请托的力度、议员对双方关系的重新定位以及对接受请托风险的评估。
28、由是请托路绝,法令清简,吏民怀之。
29、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坏而不葺,则王者失贤,不肖混淆请托,侥幸迁易不已。
30、《后汉书?桓帝纪》:“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31、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阁试》:“今未试之前,采访居其半,请托居其半,甚而暮夜先容,纸上之语,仅免曳白,便足入彀。
32、彰严介自持,请托皆绝,然
33、老夫盛情难却,再三推辞不得,遂慨然允诺君侯之所请托,忝就太子之师位焉。
34、宰情甚厚,为具舟楫,更预以书为请托,东道主人颇不恶。
35、攀附请托,因人成事,是汉末吏治一大特征,所以有这种诗的出现,有“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呼喊。
37、韩、虢、秦三夫人与?、?等五家,每有请托,府县承迎,峻如诏敕,四方赂遗,其门如市。
38、传》:“奸欺屏绝於多歧,请托销摧於正议。
39、文章第三部分围绕着斡旋受贿犯罪中的“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一要件展开分析。
40、此外还有鼎力(用于请托或感谢):大力;足下:称对方;包涵:请人原谅;斧正:请人改文章;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止步;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府上:称对方房屋;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赐教:给予指教;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璧还:归还物品,等等。
41、至以一科登第者八人,随升国子助教,力绝请托,却千金如土苴。
42、东瀛阪良城主,莫召奴所言可堪托付之人,为人谦善、忠诚正直,生性爱好和平,因不忍见鬼祭部属被岩堂政权所灭,加上莫召奴的请托,遂将鬼祭少主和遗臣收留于隐密的落日故乡退隐安居。
43、正大初,由省掾拜御史,劾侯挚、师安石非相材,近侍局宗室撒合辇声势熏灼,请托公行,不可使在禁近,时论韪之。
44、鸾上言:“往者李鉴之狱,陛下徇席书言,误恩废法,权幸遂以鬻狱为常,请托无忌。
45、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之习,皆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
46、十二年六月,奏三京诸鞫狱官吏,多因请托,曲加宽贷,或妄行?掠,乞行禁止。
47、因劾省掾高桢辈受请托,饮娼家。
48、我听了这些,就死了请托找关系的念头。
49、性耿介,绝诸请托,达于政体。
50、’”五代?卢士衡《灵溪老松歌》:“安得巨灵受请托,拔向青桂白榆边安著。
51、宪尝使门生赍书诣寿,有所请托,寿即送诏狱。
52、章丘民好讼,院、司、道、府五府吏皆籍章丘,走书请托,掎摭短长。
54、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善男善女们的捐款题名把岩石剜去了一大半,遂使全文不能属读。敬称,原意是“受XX嘱托”的意思,过去书画家受某人之请托做书画,上款常题“XX雅属”,在这里,属读Zhu(上声),它在古文中同“嘱”。
55、阳明请托大海帮忙缓颊。
56、此前,御史李远烈上《敬陈管见》奏折,指出直省州县官遇有公事下乡,应择清静庙宇暂寓,不得借居富家别业,彼此结纳,以致千万汇缘请托等弊害,有的书役滥充保家,唆讼串供,从中渔利,实为地方之害。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