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贪饕:tān tā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贪得无厌。《战国策·燕策三》:“今 秦 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 汉 王褒 《洞箫赋》:“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懟。” 宋 王安石 《风俗》:“淳朴之风散,则贪饕之行成。”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闭,仰拾俯取仍贪饕。”2. 贪吃,嘴馋。 唐 元稹 《青云驿》诗:“野鹤啄腥虫,贪饕不如鸡。”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擅政纪略》:“且性贪饕,善饮啗,尤好噉犬肉。” 清 蒋深 《蝇》诗:“趋热性能惯,贪饕死亦轻。”

1、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
2、揣身世而荣显居多,于爵位而贪饕已极,岂可重尘清级,更履殊荣。
3、《太平御览》卷七九四引汉应劭《风俗通义.四夷》:“氐言抵冒贪饕,至死好利。

4、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闭,仰拾俯取仍贪饕。
5、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他则待恣意贪饕,纵心残暴。
6、<洞箫赋>》:“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
7、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
8、于其任,专务贪饕,所犯赃私,动以万计。
9、汉王褒《洞箫赋》:“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
10、揆郑《哀政闻社员》:“独至非我族类,世载凶德,而盘踞於我清明灵秀者之上,昏淫贪饕,习惯使然,致使汉世之清芬且尽,是乌足与为治哉!
11、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他则待恣意贪饕,纵心残暴。
12、答:就是骄傲、悭吝、迷色、忿怒、嫉妒、贪饕、懒惰。
13、同年,彻里在忽必烈面前陈述桑哥奸邪贪饕,误国害民的事实,言辞激烈,忽必烈大怒,说彻里诋毁大臣,有失礼体,便令左右打彻里的耳光,彻里却愈辩愈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