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1、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2、解放前,由于受封建礼教束缚,男女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3、其中小人与女子难养、父为子隐、授受不亲、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等,都是反现代性的封建礼教,都是缺乏自由理念的思想,都是缺乏平等意识的观点。
4、她性格倔强,不循封建礼教。
5、文君不听尤可,一听夜不成眠,于是不顾封建礼教,悄悄来到相如室外,隔窗偷听琴音。
7、《蕙的风》的内容对于当时封建礼教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它的出版,无疑是向旧社会道德投下了一颗猛烈无比的炸弹,在我国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文艺与道德’的论战”。
8、宋初婚姻,因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虽然婚姻仍按财论娶,但女子却有再嫁自由;及至理学兴盛,宋儒“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贞节观念统治森严,致使妇女完全失去历史前期某种开放风气,封建礼教主宰了妇女生活,扼杀了妇女自主权利。
10、清代末年,由于统治阶级拘于封建礼教,于1822年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谬理由,下令停止太医院使用针灸,废止针灸科,使中医事业也包括灸疗学更趋衰落,几至一蹶不振。
11、二百零旧时宣扬封建礼教,认为好女子应该从一而终,不嫁第二个丈夫。
12、政府加强其反动统治,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革命斗争也日趋高涨的时候,鲁迅恰于此时发表此文,大题小做,借题发挥,其意义是远远超过了批判封建礼教的范围的。
13、在代儒这样“年高有德之人”的严厉管教下,子孙竟如此的不肖,这是作者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一种讽刺。
15、之后在《新青年》撰文对封建礼教予以严厉抨击,因而被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16、对封建礼教采取蔑视的态度。以“正名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
17、这是对传统封建礼教的尖锐挑战。
18、因反对封建礼教和假道学,触犯朝廷,被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下狱致死。
19、破除封建礼教,推行婚姻自由。
20、由于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封建礼教,学生们十分反感。
22、呜呼,封建礼教毒害少年,何其之深!
23、她饱受封建婚姻的迫害,但她开朗活泼勇敢的性格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追求自己的生活,她的作为和性格感染激励着于文朴。
24、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愤恨之情。
25、《琼奴传》等篇,一方面揭露了封建权要、强暴势力以及封建礼教的罪恶,一方面赞扬了男女青年自由的爱情,但最后总给人物加上“节义”之名。
26、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薛宝钗和贾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贾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
27、作者在故事中公然提出“男女相爱,不过天地生物之心”,“惜玉怜香而心动者,人也;不知玉不知香者,禽兽也”,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
28、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不只是当时当地,对后代也贻害无穷。
29、事实是,婚后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宝、黛、钗三者的爱情婚烟纠葛,到头来都是一场悲剧??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信奉者的双重悲剧??尽管二者的意义不同??却都是悲剧,真是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30、由贞节坊可见,旧社会的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桎梏是何等惨烈。
31、李纫最终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
32、的陋俗,向封建礼教发起猛烈冲击。
33、鲁迅先生的文章对封建礼教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34、具有与封建礼教文化相抗争的精神。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