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52
更新于

十三行:shísānxí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法帖名。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2.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行洋商俱来,即遣去。”清黄遵宪《羊城感赋》诗:“独有十三行外柳,重重深护画楼居。”3.清代天津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着名的小楷法帖。晋王献之书洛神赋残存的一段,自「嬉」字起至「飞」字止,共十三行,故称为「十三行」。据元赵孟頫《松雪斋集》所载,墨迹有两本:一为晋时用麻笺所书,乃宋高宗先收得九行,贾似道再得四行,最后为赵孟頫所得。一为唐人用硬黄纸所书,后有柳公权跋两行,世称为「柳跋十三行」。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行数并不固定。其对官府负有承保 和缴纳外商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及管理外商船员等义务,却也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公元一八四二年订定南京条约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终被取消。

1、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灵飞经》即《灵飞经六甲经》是一卷道教的经典。

2、潢川为第十三行政区治所。

3、此帖中《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在晚清归藏常熟翁氏。

4、唐白居易《简简吟》:“十一把镜学点?,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5、还曾在广州十三行同文街开设画馆。

6、西安碑林现收藏有《孔子庙堂碑》及《淳化阁帖选》等。另一块在山东武城县,俗称《东庙堂碑),文三十三行。

7、从此,十三行遂日趋没落。

8、共计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

9、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诞生了。

10、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11、工楷书,喜临十三行帖。

12、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刊,半叶十三行,每行三十字,先有罗浮居士序,言此书意在劝世,但书中实多荒淫且露骨描写,与序者初衷恐正相反。

13、《洛神赋十三行》墨迹在宋元时流传有两本:一为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所得,定为王献之真迹。

14、十三行、二十三字,小学双行同。

15、曾得青玉版十三行,旋进之内府。

16、二十五年?四月,设广州十三行。

17、清代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业务十分发达。

18、17年,属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区。

19、《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贴》、《十三行》,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但流传到唐宋时代就已经残损并亡佚了。

20、《金壶浪墨?疲兵》:“夏初,楚兵昼夺十三行,背负肩担而去,呼群结党,散赴各乡,累日不归,不知所事。

21、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22、十三行的行商,不少就是从福建移居来的。

23、要求“租借”位于十三行商馆区残址西面的沙面重建新的商馆区。

24、十三行商馆区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

25、有谁知道湖州中学浙江高考理科状元张琛的联系方式,请告诉我吧,谢谢文化公园一德路玩具城精品街上下九步行街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状元坊文园手机批发市场

26、再论明清之际的十三行与澳门贸易

27、这就形成了清初十三行对外贸易的起源。地址:新中国大厦十三行大时代一楼d78档

28、现代的’阿片’-旧称,俗称’鸦片”,清朝期间民间叫’大烟’‘烟土’‘鸦片烟’’阿芙蓉’或’福寿膏’.商品名或常用名’Laudanum’‘Paregoric’俗称’Opium’.。(2)光绪年间寂园叟著《陶雅》云“广窑有似景德镇者,嘉道间十三行开办,初筑有阿芙蓉馆,其所设茗碗皆白地彩绘,精细无伦,且多界画法,能分深浅也。

29、整台设备共三十三行高,阔六十二米(每行共九十六个座位) ,为全球最大型可自动伸缩梯阶看台装置之一,亦是hussey公司所生产最大型单一看台组件之一。

30、隶书,碑文共二十三行,每行三十六字。

31、五丝八丝广绣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32、奉上缄泪之句,断肠之辞,婉转十三行,预仿苏娘织锦;附以缠臂之金,搔头之玉,珍珠一百颗,聊为匡壁添光。

33、《洛神赋十三行》做到了这一点。

34、林嘉伟,1995,十三行遗址出土凹石研究。

35、这是中国第一家商办储蓄银行,沈缦云担任协理,主持银行日常行务。父伍秉鉴,以敦元为商名报册承充,行务大有起色,跃居十三行行首。

36、台北县: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

37、凡十三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五字。

38、本书洋洋四十余万言,为焦先生以小行楷精心抄写而成,其风格取法《兰亭》、《玉版十三行》,清新疏朗、秀美流畅,使该书锦上添花,既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39、后“十三行”成为洋行的代名词。

40、十三行所谓得早市,在老街那边,每天五点就开了,有很多四乡客拿货赶回去开档。

41、好啦,我觉得我应该念日本三行诗或者什么的(大笑) 。地址:新中国大厦十三行大时代一楼d78档

42、明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五字。

43、道光十九年二月初四日,林则徐传见“十三行”商人,斥责其见利忘义,为外国鸦片贩子效力的罪行,并传谕外商:限三天将所有鸦片尽数交出;各人出具中英两种文字的甘结(保证书),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挟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44、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

45、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发绿;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46、清代广州十三行是政府特许的外贸垄断组织。

47、18日(二月四日),传见十三行洋商,令十三行总商伍崇曜(即伍绍荣)传谕外商缴烟具结,“限三日内,取结禀复”,并密派兵丁在商馆周围“暗设防维”,以监视外国鸦片贩子。

48、清中叶,广州十三行中的丽泉行商人。

49、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50、早年在广州经商,精明强干,因商务所需,结识十三行洋人,粗通英语,熟谙洋务。

51、头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冻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六九五十四蚊蝇叫吱吱,七九六十三行人着衣单,八九七十二赤脚踩烂泥,九九八十一花开添绿叶。另外,电脑市场素有“五穷六绝”之说,即5--6月份历来是电脑市场的销售淡季,而山寨本也难逃淡季市场的影响,终端销售十分低迷,山寨主不得不以低价来刺激淡季低迷的电脑市场。

52、据说,此“石版十三行”较“玉版十三行”更像真迹版。

53、碑文十三行,每行字数不等,共计475字。

54、从1757年至1852年,十三行独揽我国对外贸易85年。

55、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货十三行,是清廷实行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

56、不道劫灰轻认取,麻笺小字十三行。

57、《十三行洛神赋》等等。

58、著名学者和书法家启功先有专文记此事,指出:“如从‘尝鼎一脔’的精神来看,即是这四十三行,字字真实不虚,没有一丝刀痕石泐,实远胜于刻拓而出的千行万字。

59、一十三行珠?列,宫奴风韵不犹人。

60、纵观《洛神赋十三行》,其点画秀劲遒丽,笔致流畅空灵,意态生动活泼,神完气足,风影绰约,确有一种“丰神疏逸、姿致萧朗”的韵致美。

61、青天白日》:“奉上缄泪之句,断肠之辞,宛转十三行,预仿苏娘织锦;附以缠壁之金,搔头之玉,珍珠一百颗,聊为匡壁添光。

62、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

63、前者称金丝行,后者称洋货行即十三行。

64、九容实业将与时俱进,加快国内及国际市场拓展步伐,以一流的团队、一流的服务,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信息及服务,全力打造建材行业诚信优质品牌。又一部,改题《绣像英云梦三生姻缘》,六卷六册,题“震泽九容楼主人松云氏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半叶二十三行,行五十六字,有图四幅,各半叶,幅四人。

65、工楷书,得大令十三行笔法,兼擅墨菊。

66、正文半叶十三行,行三十二字。

67、十三行这个大共名一直不变,而此起彼落,在清代可查见者不下三十余家,这是梁嘉彬的辛苦所得,不能泯没。

68、工书法,写兰亭、十三行,楷法精妙。

69、《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玉版十三行》,至明末国初,始行出世,相传篙师得之江中,有宣和印,自是宋时藏物,犹颍井之弃《兰亭》也。

70、几十年来,喜剧团上演了大批风格迥异,内函丰富的剧目,如《全家富》、《山乡恩仇记》、《珠江风雷》、《七十二家房客》、《红岩》、《丹心谱》、《恨海奇光》、《风雷激》、《风华正茂》、《又一春》、《真情假意》、《羊城二十四小时》、《寻找男子汉》、《望子成龙》、《婚恋奇缘》、《扮野金龟婿》、《欲望大厦》、《世纪之恋》、《生仔梦》、《十三行商人》、《傻有傻福》等,其中《傻有傻福》荣获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编剧一等奖、导演一等奖、表演一等奖,荣获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71、据资料记载,50年代初,雷城主要街道有镇中西街、镇中东街、广朝北街、曲街、二桥街、龙舌桥街、十三行街。

72、南宋时,权相贾似道先觅得麻笺本9行,后又得4行,合为13行,刻于苍色石上,美其名曰“碧玉”,故该本被称为“碧玉版本”,又称《玉版十三行》。

标签: 十三行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十三行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108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