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12
更新于

搴旗:qiānq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拔取敌方旗帜。《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唐杜甫《前出塞》诗之二:“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东纪事诗》:“笑他兵力输民力,斩将搴旗几十村。”2.高举旗帜。黄远庸《政党安在》:“其四……则临时奔赴,搴旗呐喊,好为生事者也。”★夺取敌人的旗帜。《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1、少数民族发生动乱,攻城克池,斩将搴旗,把地方政权冲得七零八落,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向朝廷。

2、场,斩将搴旗,建不世之功勋。

3、黄远庸《政党安在》:“其四……则临时奔赴,搴旗呐喊,好为生事者也。

4、《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5、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福建南部少数民族发生动乱,攻城克池,斩将搴旗,把地方政权冲得七零八落,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向朝廷。

6、神自闺中,悯其父老,即洗铅粉,脱梳珥,变戎服,贯甲胄,趋赴军中,搴旗斩将,攻城掠地,所向克捷,莫有当其锋者。

7、同“斩将搴旗”。

8、赞病困,不能整陈,知必败,乃解曲盖印绶付弟子以归,曰:“吾自为将,破敌搴旗,未尝负败。

9、庙堂析理,高垒搴旗。

10、照得冲锋破敌,固力强可必得胜;斩将搴旗,而年富足以取功。

11、宋张榘《念奴娇?重午次丁广文韵》词:“龙舟争渡,搴旗?鼓骄劣。

12、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13、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

14、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15、他也曾斩将搴旗,耀武扬威,普天下哪一个不识的他是杨无敌。

16、但吴明彻不从,并说:“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陈书?萧摩诃列传》)。

17、藻厕身其间,亦足与搴旗对垒。

image.png

18、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19、纵使搴旗细柳军,何如借箸蓬莱殿。

20、麾城若振槁,搴旗若顾指。

21、他原本有个洁身自爱的看法:“一身不属官为贵,我累代将家,若得志,为国家提一枝兵马,斩将搴旗,开疆展土,搏一个荣封父母,废子封妻。

22、唐杜甫《前出塞》诗之二:“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23、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24、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镇华夏……。

25、《文选?左思<吴都赋>》:“麾城若振槁,搴旗若顾指。

26、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③,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④;外之,不能备行伍⑤,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⑥;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⑦。

27、宋张榘《念奴娇?重午次丁广文韵》词:“龙舟争渡,搴旗?鼓骄劣。赞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名楚,身履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

28、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29、在我不能斩将搴旗的时候,我只能悲愤地留下了这部历史的记录,让一代扰攘的老头子们,会在千秋万代以后,使他们的子孙会因他们而感到羞耻。

30、总之我绝不是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医生。

31、王爷搴旗取将,骁勇善战,莫要妄自菲薄。

32、《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李嗣昭与李嗣源夜入汴军,斩将搴旗,敌人?御不暇,自相惊扰。

33、在逋秽其能几,会斩馘而搴旗。

34、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

35、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36、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震华夏。

37、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38、又贵游之子未必有斩将搴旗之才,亦未有从军征戍之役,不及盛年讲肄道义,使明珠加磨莹之功,荆璞发采琢之荣,不亦良可惜乎!

39、斩将搴旗,伐叛柔服,元恶既除,东夏清晏,嘉庸茂绩,于是乎在。

40、北伐军从广东出发,一路斩将搴旗,在金风扑面的季节里,占领武汉三镇。

41、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42、臣典搴旗大呼跃而上,诸军继之,掷火弹毁敌楼,城立拔,以提督记名。

43、赞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名楚,身履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

44、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

45、有轻足善步〔四〕,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

46、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斩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

47、阵,斩将搴旗前后数十,晋军胆裂。

48、十二月,司马昭上表让魏帝下诏书,褒奖邓艾的功绩,书曰:“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僭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

49、进昌在董军中驰驱左右,搴旗夺隘,所向无前,称为董营健将。

50、迨明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镇华夏……。

51、久之,即有一群返走,扰乱若奔溃者,另一群争进,其行如飞,居然战胜追奔逐北的模样。然犹斩将搴旗(34),追奔逐北(35),灭迹扫尘(36),斩其枭帅(37),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5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东纪事诗》:“笑他兵力输民力,斩将搴旗几十村。

53、《答苏武书》:“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54、朱德同志在这次战争中虽然不是主将,但他披坚执锐,斩将搴旗,始终站在最前线,他先后率领的第六、第三支队在护国战争最关键的一仗—泸纳战役中,担负了重要战斗任务。

55、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③,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④;外之,不能备行伍⑤,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⑥;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⑦。赵王城里曾经上演过众多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地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文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武将廉颇攻城野战,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荐、联楚抗秦、围魏救赵、邯郸学步、将相和等历史典故也都发生在这里。

56、【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名将晚谬》:“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

57、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58、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59、《史记?货殖列传》:“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60、乃燕虽居显要,而小心谨畏,每诲群从子弟曰:“先世从太祖皇帝出入矢石间,被坚执锐,斩将搴旗,勤劳四十余年,遂成功名。

61、《史记?货殖列传》:“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

62、吴志?张?传》:“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他原本有个洁身自爱的看法:“一身不属官为贵,我累代将家,若得志,为国家提一枝兵马,斩将搴旗,开疆展土,搏一个荣封父母,废子封妻。

63、之来伐也,生单马入阵,搴旗斩将者前后十数。最后?英雄不一定是跃马横戈?搴旗斩将的武士。

标签: 搴旗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搴旗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113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