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蹊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58
更新于

跷蹊:qiāo q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蹺奇 ”。亦作“ 蹺欹 ”。亦作“蹻蹊”。1.奇怪;可疑。《朱子语类》卷二九:“如一件事物相似,自恁地平平正正,更著不得些子蹺欹。”《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小娘子与那后生看见赶得蹺蹊,都立住了脚。”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外补》:“禀老爷,蹻蹊了,原来老爷朦朧取旨,驰驛而回,被 宇文老爷 看破了奏上,圣旨宽恩免究。”《歧路灯》第六回:“ 孝移 见话头蹺奇,茫然不知所以。”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章:“如今,没有地主迫租追债,自尽了,定有跷蹊。”2. 诡谲。《朱子语类》卷六十:“如 齐桓 尚自白直,恁地假将去。至 晋文公 做了千般蹺蹊。所以夫子有‘正、譎’之论。”3. 离奇。 宋 陈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书》:“ 曹孟德 本领一有蹺欹,便把捉天地不定,成败相寻,更无着手处。”★奇怪,违背常情。《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小娘子与那后生看见赶得跷蹊,都立住了脚。」《水浒传.第一四回》:「我们见他偌大一条大汉,在庙里睡得跷蹊,亦且面生,又不认得,因此设疑,捉了他来这里。」也作「跷敧」、「蹊跷」。

1、这件事有点儿跷蹊,我得好好琢磨一下

2、惟楚留香众醉独醒,感到事情有跷蹊。

image.png

3、高升知道事有跷蹊,为了洗脱日清如意的罪状,决定引出凶手,但首先要找到如意的下落,可是茂年日夜监视着他,如意怎会现身呢?

4、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世不曾见这等跷蹊事,哭的气噎声丝。

5、【示例】明?洪?《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只因这封简帖儿,变出一本跷蹊作怪底小说来。

6、如话本《西山一窟鬼》里说:“自家今日也说一个士人,因来行在临安府取选,变做十数回跷蹊作怪的小说。

7、那九州四海之中,目所未见,耳所未闻,不载史册,不见经传,奇奇怪怪,跷跷蹊蹊的事,不知有多多少少。

8、《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因来行在临安府取选,变做十数回跷蹊作怪的小说。

9、他买这幅画时不虞内有跷蹊(如未想到是贼赃) 。

10、’老身异样跷蹊作怪的事都猜得着。

11、我们对这类事情可不能大意--看样子是有点儿跷蹊。

12、第九回:“不曾见这般跷蹊作怪的事,方才一个裹破头巾,身穿破布衫,手里拿着法环。

13、人因为谑语曰:“其人一梦甚跷蹊,黄鳝钻臀事可疑。

14、人为谑语曰:“某人一梦最跷蹊,黄鳝钻臀事可疑;想是监中王学士,夜深来访旧相知。

15、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

标签: 跷蹊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跷蹊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124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