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寝疾:qǐn j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寑疾”。卧病。《左传·昭公七年》:“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后汉书·董卓传》:“及 灵帝 寑疾,璽书拜 卓 为 并州 牧。”《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 文帝 寝疾於 仁寿宫 ,夫人与太子 广 同侍疾。” 清 曾国藩 《唐确慎公墓志铭》:“时总督 陶文毅公 澍 寝疾,公代行使院政事。”★寝,病卧。寝疾,生病,多指重病。《礼记.檀弓上》:「盖寝疾,七日而没。」《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文帝寝疾于仁寿宫,夫人与太子广同侍疾。」
1、后元伯寝疾甚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
2、王?运《余世松诔》:“将及秋试,遽婴时?,寝疾兼旬,溘为委蜕。
3、《宋书?檀道济传》:“而长恶不悛,凶慝遂遘,因朕寝疾,规肆祸心。
4、周生暴疾已逝,田子华亦寝疾于床。
5、宪宗寝疾,宦竖或妄议废立者。
6、昊天不吊,寝疾弥笃,享年六十一。
7、高祖寝疾于仁寿宫,征皇太子入侍医药,而奸乱宫闱,事闻于高祖。
8、帝已寝疾,兵事未已,竟不行。
9、言孔子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而见馈食,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寝疾七日而没。
10、但比年以来,国家多故,秦孝王寝疾,奄至薨殂,庶人二十年太子,相次沦废。
11、二年夏五月乙未,宣帝寝疾,诏帝入宿于露门学。
12、是年冬,寝疾,子安徽巡抚同书方缘事系狱,诏暂释侍疾。
13、于宗彝,不吊昊天,降兹灾咎,寝疾一旬,大命陨隧,年三十有八,太和二年正月辛卯薨于洛都,帝主闵劳,绮寮伤悼,使谒者吊祠,赙赠有加,臣吏士庶,莫不哀叹。
14、年龄稍大,孝行诚笃,伺候其母,出入起居不敢有违;躬侍寝疾,夜不解衣。
15、调阳衰,数寝疾不出,小事四维代拟旨,大事则驰报居正于江陵,听其裁决。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春夏秋冬、四季寒暑交相更替,养生也要顺应四季。
16、及雄寝疾,班昼夜侍侧。
17、清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今世惜相沿,正月元旦,或画文臣,或书神蒂郁垒,或画武将,以为唐太宗寝疾,令尉迟恭秦琼守门,疾连愈。
18、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昭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
19、书洪□于宗彝,不吊昊天,降兹灾咎,寝疾一旬,大命陨隧,年六十有一,黄初二年正月□子薨于□□□□□帝主闵□,□寮伤悼,使谒者吊祠,赙赠有加,臣吏士庶,莫不哀□。
20、“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
21、迁遂伯中大夫建德三年,文宣太后寝疾,医巫杂说,各有异同。
22、太祖寝疾累年,屡经危殆,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
23、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
24、书洪威于宗彝,不吊昊天,降兹灾咎,寝疾一旬,大命陨隧,年三十有八,太和二年正月辛卯薨于洛都,帝主闵劳,绮寮伤悼,使谒者吊祠,赙赠有加,臣吏士庶,莫不哀叹。
25、母妃寝疾,忧容黯惨,祝天欲以身代母。
26、臣寝疾病,有增无损,常惧奄忽,忠款不昭。
27、父寝疾数月,大成衣不解带。
28、兴寝疾,妖贼李弘反于贰原,贰原氐仇常起兵应弘。
29、王?运《余世松诔》:“将及秋试,遽婴时?,寝疾兼旬,溘为委蜕。戊午年(1498),巡察两浙,监察秋试,只求公正公平,所取人材很得人心。
30、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视之。
31、后以寝疾,上疏逊位曰:「臣疾弥留,遂至沈笃,自忖气力,差理难冀。
32、寝疾,宦竖或妄议废立者。
33、沈委笃疴,寝疾弥留,逋违臣隶颠倒之节,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34、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35、及寝疾甚久,敕台省府署文簿求白鱼以为治,外始知之。
36、亮上言于后主曰:“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
37、以父寝疾,衣不解带。
38、俄闻太妃寝疾,尚医中使,问讯结辙。
39、司马懿上明帝书:“昭寝疾不起,此乃命也。
40、而长恶不悛,凶慝遂遘,因朕寝疾,规肆祸心。
41、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
42、帝寝疾,愿常侍医药。
43、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
44、成子高寝疾,庆遗人,请曰:“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
45、彦回少时尝笃病,梦人以卜蓍一具与之,遂差其一,至是年四十八矣,岁初便寝疾。
46、太真怒甚,径归私第。其年九月,寝疾,终于洛阳某里之私第。
47、属其父寝疾,抗躬亲扶侍,衣不解带者五十余日。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