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32
更新于

祸起萧墙:huòqǐxiāoqiáng基本解释:(1)[troublebreaksoutathome]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忧在腹内,山崩为疾,祸起萧墙,竟制其国。——汉·焦延寿《豫之随》(2)又称“祸发萧墙”●详细解释:谓祸患起于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秦併六国平话》卷下:“祖舜宗尧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参见“萧墙”。★◎祸起萧墙huòqǐ-xiāoqiáng(1)[troublebreaksoutathome]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忧在腹内,山崩为疾,祸起萧墙,竟制其国。——汉·焦延寿《豫之随》(2)又称“祸发萧墙”★萧墙,屏障大门的墙壁,比喻内部。祸起萧墙比喻灾祸或灾难发生於内部。语本《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出处水运宪《祸起萧墙》七:“他们总算保持住了宽豁大度的神态。

2、祸起萧墙:语出《季氏将伐颛臾》。

3、按某种流行的理解看法,李斯是杀害韩非祸起萧墙的煽风点火者。

4、如果你们互相猜忌,祸起萧墙,你们都会很快完蛋”。

image.png

5、然而祸起萧墙,张志明与王西平为财产分配剑拔弩张。

6、一段唏嘘不已的往事,一场始乱终弃的爱情,一个祸起萧墙的时代,一个鼓角争鸣的舞台。

7、《祸起萧墙》(1995):译林出版社1996。

8、伴君如伴虎,荣辱沉浮瞬息变幻,不知何时就会祸起萧墙。

9、这些家规既杜绝了祸起萧墙的根由,又成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证。

10、到了后期,太平天国君臣猜忌,祸起萧墙,终于导致了它的失败。

11、⑶门屏:萧墙(喻内部,如“祸起萧墙”)。

12、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13、忧在腹内,山崩为疾,祸起萧墙,竟制其国。

14、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小墙,借指内部。

15、父泣而抚问之,乃具述其始末曰:“往者,祸起萧墙(56),兵兴属郡(57)。

16、可怜的老人,从我们祸起萧墙到现在将他放在木屋里等死,他从未说过一句惊讶、埋怨或害怕的话。

17、宫闱惊变,祸起萧墙,阴谋暗浮。

18、谁也不想祸起萧墙,自挖墙脚。

19、清洗社会衰败和垂死的成分。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帝王也好,起义领袖也好,革命者也好,都自认是炎黄子孙,都声明要继承华夏遗产。谁也不想祸起萧墙,自挖墙脚。每当危机之秋,人人都争相救国。

20、皇帝也颇懂得星历,对他说:“我也担心会祸起萧墙。

image.png

21、就在父母为菊丽玛举行的百天庆宴上,节外生枝,祸起萧墙。

22、民国政坛,军阀混战,变幻莫测,但刘镇华带领镇嵩军,从河南到陕西,发展壮大,成为北方为数不多的大军阀,但终因祸起萧墙,内部分裂,胡憨大战后,势力减弱,北伐时被冯玉祥改编。

23、瓦萨在位37年,死后祸起萧墙。

24、也作祸起萧墙。

25、谁,才是祸起萧墙;谁,在获得渔翁之利,一切一切的谜团,即将展开。台湾一天不同祖国大陆统一,变生肘腋、祸起萧墙的危险就一天不能解决。

26、台湾一天不同祖国大陆统一,变生肘腋、祸起萧墙的危险就一天不能解决。

27、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祸起萧墙”。

28、祸起萧墙:一而再,再而三,喻有较大危害的事情。

29、说话自相矛盾、蛊惑人心、迷乱朝纲,这是国家祸起萧墙的源头,而且对祖上不孝,罪莫大焉!

30、他日祸起萧墙,手足相残,公当以此诏废之。

31、隋朝末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以致祸起萧墙,终于步上灭亡之途。

32、不料祸起萧墙,由此引起一段充满杀机、啼笑皆非的故事。

33、黑白争头,祸起萧墙!

34、封建时代,祸起萧墙的事时有发生。

35、(祸起萧墙、商海风波,当事人的回忆让人惊叹。

36、1982年在影片《祸起萧墙》中饰演电业局局长傅连山。这个时候,水运宪又发表中篇处女作《祸起萧墙》。

37、清洗社会衰败和垂死的成分。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帝王也好,起义领袖也好,革命者也好,都自认是炎黄子孙,都声明要继承华夏遗产。谁也不想祸起萧墙,自挖墙脚。每当危机之秋,人人都争相救国。 

38、《那时汉朝5:祸起萧墙?王莽斩汉》适用于:大众读者,历史爱好者。

39、《祸起萧墙》:“发电厂里传出‘叭’的一声,事故光电排亮了一片!

40、一旦祸起萧墙、党争伐异,前线将帅必定疑虑重重,覆亡无日矣!!……

41、韩杰摆平了行动中的关键河南帮,孰料祸起萧墙。

标签: 祸起萧墙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祸起萧墙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171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