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笔调:bǐdiào 基本解释:[tone;style]文章的风格、情调讽刺的笔调通俗的笔调●详细解释:文章的格调。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杂感的特点,在那时特别显露那种经过私人问题去照耀社会思想和社会现实的笔调。”聂绀弩《创作口号与联合问题》:“每个作家都可以从各各不同的视角,去选择他所研究熟习的题材,用他自己的笔调去描写。”柯灵《香雪海·阿波罗降临人世》:“纳粹御用记者用错愕的笔调记载这次审讯。”★◎笔调bǐdiào[tone;style]文章的风格、情调讽刺的笔调通俗的笔调★文章的风格。【造句】他写的散文,笔调优美,感情细腻。★文章的风格。如:「他写的散文,笔调优美。」

1、这是清人袁枚描写自己考中秀才时的情景,笔调颇为传神,诗的题目是《重游泮宫》。
2、第一,它所选用的词汇与平昔所用,可谓经过了一番“换班”:再不见“钿车”、“梨花”、“红楼”、“画栏”之类词藻,而代之以“鸡肋”、“牛后”、“三径就荒”、“一钱不值”的“生硬”字面;第二,它的笔调也一改往日“妥帖轻圆”、“清新闲婉”之风,而变得老气横秋、激昂排宕。
3、杜甫刚刚进入长安的时候,满怀理想,裘马轻狂,碰巧结识了李白等恃才傲物的性情中人,于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和半谐谑、半写实的笔调创作了这首《饮中八仙歌》。
4、固执不变的哀伤,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莎士比亚142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天生带着让人难以抗拒的魔力,就像有一种人,生来就具有让人想抚平的忧郁和哀伤。米炎凉143河山冷,岁月静。无论你是否留恋,是否挽惜,她已经一去不回。这个女子,于尘世,也只是一个哀伤寂寞的过客。白落梅144人间的悲伤,无非是生离和死别,战争是生离和死别的原因,但,衰老也是啊!父亲垂老,两目视茫茫,然而,他仍记得那首哀伤的唐诗。父亲一生参与了不少战争,而与衰老的战争却是最最艰辛难支的战争吧?张晓风145同时,她又以凄惋哀伤的抒情笔调“以凄凉的身世之感,为老中国的家族制度唱了一曲更好的命运的挽歌”。
5、论语派小品文的闲适笔调论
6、然而,“个人笔调”并非如林语堂自己所说是个人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乃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文本策略。
7、这样的场面在她的小说里并不常见;她的笔调是严谨的。
8、用闲情细味冷泡乌入眼是金醇柔和的茶色,入神是袅袅的香韵,入口是悠悠的茶味,品尝人生浓浓淡淡的滋味。这种“凹凸”技法向“浓淡轻重”的书法笔调的转换,使中国绘画
9、全书的基本架构是先以简洁的笔调对不同的器类进行概述,然后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再现两个遗址出土文物之间的承接关系,并对每件文物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便于读者加深对这些文物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感知古蜀文明绚丽多姿、内涵宏大的历史画卷。
10、总而言之,他所理解的“浮世绘”,实际上是一出出“尘世绘”、“民间绘”,他用简约的笔调勾勒着基层生活的轮廓和背景。
11、尽管剧中大量对话和情节表面上显得荒诞无稽,但却以轻松、戏谑的笔调暴露和讽刺了英国上流社会人士的种种弱点及现代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
12、但是,南宗的灵动与北宗严峻的山形巧妙结合,在绘画史上是少有,更何况,两者是由一只西洋画笔调和的。
13、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作者是罗尔德达尔,他用异常轻松的笔调来讲让人读了爱不释手,所以我看了三遍。
14、在《红楼梦》中,作者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她“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但是她是面艳心狠。
15、全词笔调纤灵,语句凝炼,对仗工整。
16、末片抒情,感情汪洋恣肆,一发难收,笔调也变得急促起来,抒写了悔当初、恨现的感情;接着的几句,围绕着“别易会难”这一中心,作多角度的反复抒写。
17、感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正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的:“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18、川上弘美的文字温情婉转,笔调清淡冷静,意味幽深绵长,日本古风之委婉细腻尽在其中。
19、细致的笔调、浓郁的抒情中掺和了些微的幽默和讽刺,使得作品如一坛东北陈酿,醇厚、深沉,魅力无穷。
20、《写生珍禽图》为水墨纸本手卷,有专家考证说是徽宗写生花鸟画的典范,笔调质朴简约,全
21、王婕的小说以女性作家的细腻柔婉的叙述笔调,揭示了我们当代人是怎样在清醒的状态下走向情感的迷离的,她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历险,让我们看到爱情是怎样变得惝恍迷离的,首先是初恋时不懂爱情但爱情的美好却根深蒂固,这成为爱情的参照系,也成为爱情的起点,到生活对爱情世俗化的祛魅,爱情的诗性被俗性所熏染变味儿偶,这是爱情迷离的基点;然后就是爱情的历险,历险之旅就是爱情复魅的过程,接着又是爱的祛魅,人物最后在幻魅、祛魅、复魅的过程里,爱情开始发生迷离,最后彻底放逐爱情。
22、《写生珍禽图》是徽宗写生花鸟画的典范,笔调朴质简逸,全用水墨,对景写生,无论禽鸟、花草均形神兼备。
23、南园先生作画既善择古法优者用之,又不拘成规,笔下形象全部出自灵府,并追求以书入画,以书写性的畅逸笔调来统帅画幅的始终,让书写性、诗意内蕴和笔墨造型呼吸相通,个性显豁,耐人品味。
24、同时,她又以凄惋哀伤的抒情笔调“以凄凉的身世之感,为老中国的家族制度唱了一曲更好的命运的挽歌”。
25、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这样评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26、这首词以轻快活泼的笔调,将春天的美景和此景下美人的娇颜、春怨一一写出。
27、这本书以柔懦的笔调渲染了残疾人的痛苦
28、此幅墨笔山水,笔调清新,笔法简逸,非常富有意境。
29、她对这戏剧性一天的描述少不了幽默的笔调。
30、摘要《苹果树》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写了大学生阿瑟斯特与农村姑娘梅根之间的爱情悲剧,被高尔斯华绥自诩为“我最好的故事之一” 。
31、这首四十个字的短小五言律诗,总结了诗人在蜀五年多的全部生活,笔调堪称恢宏寥阔。
32、她素性娴静,心肠仁爱,因此她的文笔从来不带一些阴暗的色彩,总是欢欣鼓舞的心情跃然纸上,可是现在,读遍了她所有的信,甚至读遍了她每一封信的字里行间,也找不出这种欢欣的笔调。
33、玄晖则刊落繁缛,以清俊疏朗的笔调将景物构造为富有情韵的意境。
34、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了更加可怕的事实。她是今天最红的网络新人,是刘翔身边最美的女记者,是引发网友热议的“新鲜偶像”……人们在惊叹她的美貌之余,却发现网上鲜有关于她的资料,唯独可以知晓的,便是她是山东本地媒体的一名记者,这不禁更令这位美女增添了些许神秘的气息。
35、形容笔调深僻、寓意难以理解的文章。
36、那些心怀温柔刻下的笔调,一个少年的轮廓,嚣张地肆意在心头,那是每个暗恋的孩子都会做的程序,相当矫情地为喜欢的人取个代号。
37、竹坞无尘水槛清”,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水清、竹秀、亭静,这里一片的清幽雅洁。
38、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在其他很多古代文献中也都有对鹏鸟的记载,甚至不少古籍中以确凿不移的笔调称鹏鸟的确存在,但并不是像传说中那般大到几千里。
39、笔调清拔,风格悲壮,在晋诗中独具特色。
40、在这本小说中,他再次以感同身受的笔调进行描述,既没有赘述难民们的恐惧,也没有夸张他们的困境来渲染小说的气氛。
41、相爱两年后,法拉奇怀孕了,为此她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以少有的低沉,舒缓的笔调记录了她怀孕后的悲喜,展示了她性格中柔情似水的一面。
42、摘要《苹果树》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写了大学生阿瑟斯特与农村姑娘梅根之间的爱情悲剧,被高尔斯华绥自诩为“我最好的故事之一”。
43、他的书法,注重传统,不作狂怪,力求笔调清新,柔中有刚。
44、而且,她还用比过去几年更快乐的笔调,诙谐地写作。
45、廿年代后期曾与还珠楼主共事于天津电话局;因见还珠以《蜀山剑侠传》成名,乃仿其笔调撰《铁板铜琶录》及《飞天神龙》、《炼魂谷》、《艳魔岛》三部曲,初未引起注意。
46、不过,赛场外已经在兜售的号外上已经用几乎绝望的词组和笔调断定中国队将异常风骚地取得本届TopQ。

47、此词构思新巧,笔调轻快,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48、1934年,林语堂创办并主编《人间世》半月刊,专登小品文,提倡散文笔调。
49、它们多以西西里为背景,作家用准确、幽默、带有自然主义的笔调,描写这个海岛的风物俗尚,反映世态人情,暴露社会黑暗,批判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鞭挞宗教势力和旧道德观念造成的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尤其是妇女的不幸,对劳动者爽朗质朴的性格充满赞美之情。
50、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她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但是她是面艳心狠。
51、反映放逐意识的以感伤笔调怀乡、反共、否定香港,和反映反抗放逐意识的正视本土文化、个人内在精神探求、约制情感的态度,也是五六十年代香港新诗的重要线索。
52、这首诗笔调清新明快,深受读者的喜爱。
53、文笔简洁、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
54、老校长的毛笔字写得很有功夫,笔调自然流利。
55、作为汉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汉大赋以其宏大的构架、靡丽的文辞、豪迈的笔调著称。
56、且看他翻手云覆手雨!且看他头顶天脚立地!本书以平淡朴实的笔调,缓缓走来,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正。
57、在一个深夜,他打开电脑,一个字一个字敲下那封笔调略显沉重、标题为“我至今愧对的一个人”的道歉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