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四凶:sìxiō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同“四凶”。唐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举用俊乂,流窜奸邪,虽虞舜之去四兇、举十六相,不能过也。”唐罗隐《湘妃庙》诗:“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兇犹在莫南巡。”相传为尧舜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书·舜典》“流共工于幽洲(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宋蔡沉集传:“《春秋传》所记四凶之名与此不同,説者以穷奇为共工,浑敦为驩兜,饕餮为三苗,檮杌为鯀,不知其果然否也。”后世多用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晋葛洪《抱朴子·百里》:“若秉国之钧,出纳王命者,审良乐之顾眄,不令跛蹇厕騏騄……则何患庶绩之不康,何忧四凶之不退!”《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元凯在下,虽微必举;四凶在朝,虽强必诛。”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元伯和、李腾、腾弟淮、王縉,时人谓之‘四凶’。”★相传为尧舜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书.舜典》流共工于幽洲(州),放歡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宋蔡沈集传《春秋传》所记四凶之名与此不同,说者以穷奇为共工,浑敦为歡兜,饕餮为三苗,梼杌为鲧,不知其果然否也。后世多用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
1、作家柏杨的观点认为:舜得王位并非由尧禅让,而是篡权,“除四凶,举十六相”培养自己的羽翼,架空尧的权力。
2、共工、三苗、鲧合称“四罪”)之一的鲧(gǔn,大禹之父)被处死的说法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他的悲惨结局却成就的大禹的功业,大禹也因平“四凶”“四罪”有了让他名列“五帝”的资本。
3、那正是“四凶”垮台之后不多久。
4、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预充三恪。
5、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恃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异为凶。
6、章?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
7、四方的深处封印着被称为四凶的四只怪兽。
8、但在与百邪的战斗中,暴虐的超机人“四凶”与“四罪”背叛了巴拉尔投靠百邪,进而演化成超机人之间的庞大战争。
9、今瓒与郭勋、严嵩、胡守中,圣世之四凶。
10、闻圣帝明王,制立刑罚,故虽尧、舜之盛,犹诛四凶。
11、四凶既翦,终斌遂初。
12、所以虽有四凶,不能肆其恶。
13、」嵩跪谢曰:「昔唐虞至圣,四凶在朝。
14、其二:“五贤系两代兴衰,报国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气;一身睹万民憔悴,筹边弭乱,冰渊夙夜凛遗规”。昔尧诛四凶以惩恶,周公杀管蔡以弭乱,子产杀邓析以威侈,孔子斩少正卯以变众,佞贼之人而不诛,乱之道也。
15、力疏四害论四凶,愿铸禹鼎代天功。
16、四凶者,谓洽及柳元贞等四人也。力疏四害论四凶,愿铸禹鼎代天功。
17、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
18、凭福恃势为四凶。
19、大鸿胪陈留江泉以能食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而聃以狼戾为琐伯,盖拟古之四凶。
20、诗曰:圣主忧民记四凶,施行端的有神功。
21、十乱佐周而克昌,四凶及虞而乃去。
22、中唐大和二年(八二八年,举贤良方正,刘贲对策称:「宫闱将变,社稷将危」,「阍寺持废立之权」,「四凶在朝,虽强必诛」。
23、以上四凶加上四罪之一的灌兜在《左传?文公十八年》书中均有详细记载。
24、四凶,也得俯首帖耳,为其所
25、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26、煞气为四凶中最低的。
27、,让四圣联手,再次封印四凶。
28、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预充三恪。
29、他“选贤佐政,设立九官,制作刑罚,流放四凶。
30、升朝,先除四凶,然后
31、这是比附上古时期的“四凶”。
32、以此格之于《二郎搜山图歌》,则是相通的,其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五鬼”、“四凶”(如严嵩之流)变形为种种妖魔鬼怪(详苏兴《吴承恩年谱》);反之则其妖魔形象中有象征意义: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因而涉笔鬼神,着意人间,亦如吴氏《禹鼎志序》云:“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二郎搜山图歌》虽为题画诗,却通篇弥漫着一种怪诞风格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