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桑榆:sāngyú 基本解释:(1)[sunset]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2)[oldage]比喻晚年桑榆晚景●详细解释:1.桑树与榆树。汉刘向《九叹·怨思》:“孤雌吟於高墉兮,鸣鳩栖於桑榆。”《晋书·夏侯湛传》:“鸿鵠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2.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唐刘知几《史通·叙事》:“夫杲日流景,则列星寝耀;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清魏源《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诗之四:“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3.《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黽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以喻事之后阶段。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桑榆儻可收,愿寄相思字。”金元好问《酬韩德华送归之作》诗:“桑榆儻可收,岁事在穮蓘。”刘国钧《辛壬之间杂诗》之四:“兵諫匆匆事有无,将军计已失桑榆。”4.比喻晚年;垂老之年。《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李善注:“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隋书·王韶传》:“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於畴昔,昏忘又多。”宋范成大《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后会吾衰矣,桑榆一茧丝。”清沉起凤《谐铎·虎痴》:“况我年近桑榆,家无兰玉。”5.喻指隐居田园。《魏书·逸士传·眭夸》:“或人谓夸曰:‘吾闻有大才者必居贵仕,子何独在桑榆乎?’”★◎桑榆sāngyú(1)[sunset]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2)[oldage]比喻晚年桑榆晚景★桑树及榆树。《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鸿鹄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日落时阳光照在桑榆间,因借指傍晚。又比喻人的晚年。《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至若筋力将尽,桑榆且迫,徒竭夙兴之勤,未悟夜行之罪。」
1、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臣年迫桑榆,气同朝露,人间稍远,日近松邱。
2、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似这般桑榆景逼,怎能彀棣?荣归?
3、同“桑榆暮景”。
4、桑榆晚景,一刻千金,不于此时而体究无上妙理,遑及异途问津乎。
5、我觉得世事就该这样,尤其是爱情,我们拥有了从小培育的机会,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贯彻始终呢?显然那时我还太年轻,不明白世上有太多,可以让彼此放手的方式。林桑榆
6、樗朽之材,桑榆之景,求免于斧钺之诛而不可得。
7、年迫桑榆,筋力衰谢。
8、将军有诗集《铁叟蕴声》出版,著名诗人臧克家作序,赞曰,桑榆之年,壮心不已,发为诗歌,笔下有情。
9、而桑榆之年,未卜能成与否。
10、年过六旬者,如过江之鲫,嗣后桑榆之景能延续二十年三十年的,数目锐减,这期间生活转轨、睡眠、生病,又要耗去时光,三下五除二,真正留给小康的日子就很有限了。
11、熊全淹、曾宪昌、龙咸灵、吴熙载四位教授的挽联写道:“满天红霞照桑榆,先生无愧贤者;一江春水育桃李,后世长念高风。
12、沉疴终夺桑榆愿,泪洒枫林一路秋。
13、言语》记王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14、【示例】宋?刘?《知襄州谢上表》:“犬马之心以劳力,故能有养桑榆之景。
15、他说:“我能够在桑榆之年生活于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并能够为这个社会出一份力,这是我晚年的莫大骄傲和幸福。
16、松菊幽怀,莼鲈高兴,乐桑榆淹暮景。
17、珍惜桑榆晚景,岂能白白度过。
18、失之”的“失”有两个意思,一是“差错”、“错过”,如“失之毫厘”即“差错在于毫厘”,不过,这个意思只保留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之交臂”等少数成语中;二是“缺陷”、“欠缺”,如“失之放肆”即“缺陷在于放肆”,“失之偏颇”即“缺陷在于偏颇”。
19、失之东篱,收之桑榆”是一句放之于行销领域同样适用的古老谚语。
20、【来源】:宋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收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21、桑榆暮景的人总爱回忆往事。
22、桑榆暮景,人老思乡。
23、词:“任龙蛇歌怨,桑榆烟尽,山枯石死,毕竟何成。
24、二百年轻时再怎么惊天动地,都会随着时间的逝去化为无力。林桑榆
25、彼桑榆之末光,逾长庚之初辉。
26、【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
27、在以后的数十年中,他访遍了百里汉川的胜迹名区,竭泽而渔了千年文籍中的汉中载录,在此基础上,手不停挥,笔不停辍,先后完成了《汉中地区名胜古迹》、《汉中史迹杂考》、《汉中碑石》三部洋洋宏著,发表的研究文章更多达800余篇,在桑榆晚景,成就了著书等身的名山事业。
28、自愧才疏学浅,况荒疏已久,对此工作,实属滥竽,况年逾周甲、桑榆晚景了,所幸工作不太繁重,力所能及,有时假工作之便去市图书馆查阅文史资料,同时也旁及一些文学之类的书籍,因而又有了读书的机会。
29、夫诸将事先帝未收桑榆之效,事陛下未彰汗马之绩,方应戴罪,何有勋劳?
30、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八出:“如今景傍桑榆,男毕结女正当笄年,娘心免得忧虑。
31、事隔经年,爆米花的甜味更甜了,却不再纯粹,那款大红色小灵通在市面上销声匿迹了,虽然有太多太多可以将之取代,但我始终对以前的事物苟延残喘地怀缅。林桑榆
32、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
3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梨园行不乏改换行当而大红大紫的先例。
34、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
35、我今落魄竟如斯,学剑不成学作诗。一曲花间从此醉,三生林下向来痴。当年憔悴何堪道,是日飘零亦可知。长恨晴天夕照晚,桑榆候尽落霞迟。阿堵
36、如果我喜欢上一个人,无论我喜欢他的时间有多么长或多么短,都必会温柔将他对待。这样,即使上帝之手将彼此生活的轨迹岔开,即使在茫茫人海分离,起码我喜欢他的所有时刻里,都是锦绣河山。林桑榆
37、韶光荏苒,叹桑榆暮景,贫困相兼。
38、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39、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于畴昔,昏忘又多。
40、在以后的数十年中,他访遍了百里汉川的胜迹名区,竭泽而渔了千年文籍中的汉中载录,在此基础上,手不停挥,笔不停辍,先后完成了《汉中地区名胜古迹》、《汉中史迹杂考》、《汉中碑石》三部洋洋宏著,发表的研究文章更多达800余篇,在桑榆晚景,成就了著书等身的名山事业。早在1920年代,就有“北张(伯苓)南钟”之称,其实钟荣光声誉早著,他比蔡元培先生还要长两岁;两人的经历也很近似:早岁中举,后来投身革命,终以教育为名山事业,经历是“传统士人一职业革命家??现代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这一点他们有别于梅贻琦、竺可桢、茅以升诸先生的科学家出身。
41、唐玄宗幸东宫,见此龙颜逊色,索笔题诗其侧,“啄木口嘴长,凤皇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42、南访云栖,北游花坞,岁岁追陪到烟霞深处,两翁契合,遂与联儿辈姻缘,吾家童孙幼,君家女孙亦幼,对?华桃李,感暮景桑榆。
43、伏愿俯顺人欲,仰稽天意,降德音,下明策,速罢功役,收之桑榆。
44、《后汉书?冯异传》〖oldage〗比喻晚年桑榆晚景桑榆暮景〖theeveningofone’slife〗日落黄昏,余辉照在桑榆树上,比喻人的暮年时光桑园〖mulberryfield〗种植桑树的园地桑梓〖one’snativeplace〗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
45、简介:有道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46、中华台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