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74
更新于

太仆:tàip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官名。周官有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命,为王左驭而前驱。秦汉沿置,为九卿之一,为天子执御,掌舆马畜牧之事。南朝不常置。北齐始称太仆寺卿、少卿。历代沿置,清废。参阅《周礼·夏官·太仆》、《汉书·百官公卿表》、《通典·职官七》。2.旧时对绿林好汉的尊称。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这的是小生的违拗,告太僕且躭饶。”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并没有这事。只是老汉不认的太僕,休怪,休怪!”★对绿林人物的称呼。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只是老汉不认的太仆,休怪休怪。早知太仆来到,只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职官名。周代为传王命之官,秦汉时为掌管车马及牧畜的官。《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仲山甫为光禄,申伯为太仆,延陵季子为水衡。」唐.杜甫〈丹青引〉:「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1、是战国时期秦国设置一种武士称号,专职掌管君王外出巡视之时的护卫、仪仗,因此称作旅贲,一直沿用至秦国末期。夏官以大司马为长官,掌军事,所属有小司马、军司马、军将、师帅、旅帅以及虎贲氏、旅贲氏、方相氏、太仆、职方氏等。

2、卓虽恶俊异己,然贪其名重,乃表迁太仆,以为己副。

3、明朝为政清廉的太仆寺少卿黄嘉宾和执政严明的兵部侍郎高斗光。

4、在中央设太仆寺,在地方择水草丰茂之地建立了苑马寺,即为国家级的军需养马场。

5、功已书王府,留情《太仆箴》。三十二年(1767),再迁太仆寺卿。

6、家太仆,示余以《望远图》,乃十四岁女子所作,雾鬓云鬟,薄施水墨,真~矣。

7、辅政,杜密又出任太仆一职,最终位极人臣。

8、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

9、诏曰:「特进、太仆卿、南阳郡守、兼御史大夫、权知襄阳节度事、上柱国、金乡县公鲁炅,蕴是韬略,副兹节制,竭节保邦,悉心陷敌。

10、光宗立,擢太仆少卿,徙太常。

11、据荥阳潘氏族谱记载:潘氏先祖唐东齐太守潘源将军于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随开漳圣祖陈元光将军入闽平乱,其子孙定居福建泉州潘山,源子潘殷任潮州别驾,殷孙潘武原为古田令定居兴化(即今之莆田),武原子潘崇胤为唐太仆寺少卿,崇胤子潘承叙为北燕检校司徒迁居北燕(即今之北京),承叙子处常为南唐文明殿学士,处常次子潘佑为南唐太师,三子潘美佐宋南征北战,为宋朝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

12、崇祯初追赠太仆寺卿,谥忠毅。

13、历任刑部主事,律例馆纂修,员外郎,云南及江西副考官,湖北安襄道按察使,陕西按察使,太仆寺少卿,奉天府丞兼提督学政等职。

14、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仕至太仆寺卿,提督四译馆。

15、其鲁东“十八士”即陈鹄子进士礼部侍郎陈洪谧(洪谟兄)、进士兵部郎中蔡肱明、进士户部主事卢若腾、进士太仆寺丞张朝?、进士户部主事吴韩起、进士佥都御史黄炳朱、进士兵部郎中辜孕奇、进士户部主事丁孕甲、进士吏部主事梁玉蕤、进士礼部给事中郭符甲、进士翰林检讨杨明琅、进士吏部郎中沈?期、进士刑部主事许吉?、进士太仆寺丞何运亮、赐特

16、显为吏至太仆,坐官?乱,身及子男有奸赃,免为庶人。

17、崇祯初,赠太仆卿,官其一子。

18、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进士,仕至太仆寺卿,提督四译馆。

19、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20、后升任太仆少卿、长南太仆、主马政,请豁免江南宿逋草料三万四千多担,百姓感恩

21、〖示例〗崔胤本留卫兵,欲以制敕使也,今敕使、卫兵~,将若之何!引荐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北京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次年病死。

22、隆庆四年(1570)二月初六日,太仆寺卿顾存仁条陈马政六事。

23、光绪十六年,并出任太仆寺正卿。两淮运使绾字正卿,缵从兄

24、西周时,柏国君柏曾任周的太仆,唐代有左拾遗柏耆,明代有延安指挥史柏英,清代有书法家柏谦”。

25、万历元年(1573年)南太仆寺卿陆光祖捐俸倡修龙兴寺,治藏经阁,使之成为滁阳寺刹之冠。

26、清钱谦益《太仆寺少卿史弼授中宪大夫制》:“余不以国方蹙土,而废我彝章;亦不以虏未渡河,而忽尔儆戒。

image.png

27、升兵科给事中,官至太仆少卿。

28、秀容人乞伏莫于攻杀郡守?南秀容牧子万于乞真杀太仆卿?俱反。

29、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30、神宗擢太仆少卿,仍视职方事。

31、的儿子,拜太仆卿、驸马都尉。

32、大学士苏凌阿,两耳重听,衰迈难堪,因系伊弟和琳姻亲,竟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卿李光云,皆曾在伊家教读,并保列卿阶,兼任学政,其大罪

33、正如王锡爵在《明太仆寺寺丞归公墓志铭》中说的“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於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於言语之外。

34、后,高天爵被朝廷诏赠太仆寺卿。

35、逾年,迁太仆少卿,寻转本寺卿。

36、修撰、太仆寺丞、南京司业等。

37、孝宗崩,文升承遗诏请汰传奉官七百六十三人,命留太仆卿李纶等十七人,余尽汰之。

38、太仆,统辖典农、典虞都尉、典虞丞、左右中典牧都尉、车府典牧、乘黄厩、骅骝厩、龙马厩等令。

39、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北京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次年病死。

40、唐掌京城街巷、苑囿、山泽草木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供应及畋猎等事,并供应殿中省、太仆寺所管马匹刍料。

41、太尉袭授玺绶,中常侍长乐太仆高乡侯览长跪受玺绶,奏于殿前,女史授婕妤,婕妤长跪受,以授昭仪,昭仪受,长跪以带皇后。

42、以在建筑布局上出类拔萃的留园,初为明朝太仆徐泰的私家花园,后归清朝布政使刘蓉峰修尊改建为“寒碧山庄”,竹色清寒,波光澄碧。

43、清钱谦益《太仆寺少卿史弼宪妻李氏加封恭人制》:“惟我劳臣,必有贤耦。

44、咸丰帝闻奏后,恤赠太仆寺卿。

45、太仆寺卿掌车辂、厩牧之令,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

46、这五位将军是卫尉李广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护军将军。

47、被称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权势颇重,擢升太仆寺少卿。

48、周广顺初改太仆卿,分司西京。

49、又梁武帝时,以太府、少府、太仆三卿为夏卿

50、魏志?王观传》:“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

51、唐王朝在殿中省的尚乘局、太常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司农寺、太府寺等寺内,以及将作监、少府监、都水监等监内,均设置典事官,属于流外番官。

52、太尉妻骖乘,太仆妻御前,长安令奉引,金钲黄钺,卤簿鼓吹,虎贲羽林骑导前。

image.png

标签: 太仆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太仆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294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