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87
更新于

鸣琴:míng qí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琴。《韩非子·说林下》:“ 文子 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诗:“远师 騶忌 鼓鸣琴,去和《南风》愜 舜 心。”2. 弹琴。 唐 高适 《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 宓子 昔为政,鸣琴登此臺。” 唐 黄滔 《湘中赠张逸人》诗:“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逕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鸣琴堂上,将貽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必得擅杀人之罪。”3. 《吕氏春秋·察贤》:“ 宓子贱 治 单父 ,弹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 唐 郎士元 《送长沙韦明府》诗:“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明 王錂 《寻亲记·修筑》:“下官 封丘县 宰是也。才非雉锦,政忝鸣琴。”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製锦功偏著,鸣琴政自循。”★弹琴。《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比喻无为而治。汉.刘向《说苑.卷七.政理》:「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形容瀑布的声音。唐.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1、墓林遗秽何心也,石椁鸣琴是礼欤?

2、宋卢炳《满江红?送赵季行赴金坛》词:“制锦才高书善最,鸣琴化洽人欢怿。

3、如这首诗开首二句即从张华《情诗》“明月曜清景,?光照玄墀”而来,“佳人”二句也融合了张华诗中“北方有佳人,端坐鼓鸣琴,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及“幽人守静夜,回身入空帷”等句。

4、八摩崖石刻十二山路磴道:龙泉古迹、云鸿戏海、晴岚滴翠、胜似流觞、一览众山小、银盏飞霞、如鸣琴筑、云海仙槎。

5、抗日战争时期,任苏鲁边区抗日义勇总队政治指导员,苏鲁豫游击3支队政治教导员,苏鲁豫支队3大队营政治教导员。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6、山中回音效果极佳,鼎沸入声,四面来风,均有回音,声如鸣琴,景称“玉笏鸣琴”。

7、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8、宓子贱在单父三年,任贤用能,常常身不下堂,鸣琴唱和,把单父治理得物阜年丰、风淳俗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史称“鸣琴而治”。

9、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于用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事轻。

10、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田畴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筲,鸣琴在室。

11、漆简几逢天雨粟,空山全付水鸣琴。

12、雷威忘味琴铭:“峄阳孙枝,匠成雅器”,南朝宋谢惠连《琴赞》曰:“峄阳孤桐,截为鸣琴”。此桐琴,音质纯正优美,闻之犹如鹤唳风鸣,清脆嘹亮,悦耳清心,“峄阳孤桐”遂成为“千古奇绝”。

13、’遂设旨酒,进鸣琴。

14、代表作有《陇头水》、《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初宵看婚》、《春朝闲步》、《还山宅》等。

15、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6、第五、六句:“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17、此郡道台鸣琴而治,深得当地人民爱戴。

18、制锦宣功,鸣琴替务。

19、鸣琴堂:春秋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伏不齐为单父宰。

20、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南护城堤内侧,相传是春秋时宓子贱政暇鸣琴处,故名琴台。

21、鸣琴再抚,将清恨都入金徽。

22、人们因此而夸奖他是“鸣琴而治”。

23、此书仿避暑山庄诗例,乾隆帝标举园内四十处胜景,每景配诗一首、绘图一幅,依次为: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24、清歌始发词怨咽,鸣琴一弄心断绝。

25、仙人桥下水,声响曳鸣琴。

26、南朝梁江淹《离情》诗:“佳人抚鸣琴,清夜守空帷。

27、长眉画远岫,倚翠弹鸣琴。

28、漆雕派另一重要人物宓子贱也有“名士范儿”,他为单父宰“鸣琴而治”,一方面是行政能力超强,一方面也是性情超脱散淡。

29、此景区是圆明新圆实验基地,景区以福海为中心,沿岸建有方壶胜境、花港观鱼、澡身浴德、上下天光、夹镜鸣琴、三潭印月、万方安和、二仙洞、蓬岛瑶台、宫市买卖街,以及观音殿、佛堂、植物园、皇家娱乐街、娱乐场等景观。

30、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作“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31、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32、明陶宗仪《辍耕录?绿窗遗稿》:“晡时,观经史,或鸣琴自休。

33、一百三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张定浩 

34、吟断梁汾金缕曲,夜鸣琴、?却阳春泪。

35、----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

36、遂设旨酒,进鸣琴。

37、自是,幽人逋客,往往赋诗鸣琴,烹茶其上。

38、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39、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40、何堪看淑景,辛苦独鸣琴。

image.png

41、这“蕉石鸣琴”的雅称,早在康熙年代就有了,是当时新增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雨翻石骨鸣清籁,风剥蕉心响细泉”,历来是个幽静的地方。

42、郑姬,设形容,?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43、文王兴周,鸣琴而治。

44、峻峭高耸的定军山中,世代守护着八阵图的“玄武门”门主马云风,不愿战乱再起,联合门中长老封印蠢蠢欲动的八阵图,谁知女魔头罂素闯入,打破封印,八道光冲天而起,刹时间地动天摇,山谷四壁上八将现形,各持兵器,分别为天灵针、悲鸣琴、孔明扇、夜磷刀、龙腾鞭、紫薇剑、黄金戟和后羿弓。

45、佳人抚鸣琴,清夜守空帷”,清秋之夜,思妇独守空闺,难以入眠,于是夜中弹琴,以寄托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6、《史记?货殖列传》载:“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楔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是当时卖淫业兴盛的真实写照。

47、以永为政以宽厚为本,效法战国时单父县令宓子贱,崇尚鸣琴而治,政简刑轻,重修二堂后,将思补堂改称琴治堂。

48、入闻弦之境,无病涉之民,故聆单父之鸣琴,可识编氓之乐,听萍乡之更鼓,即知大令之贤,盖见义必为,唯仁能勇,王政之平,有由然矣。

49、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做“鸣琴堂”。

50、我哀悼嵇生将要永辞世间的最后一刻,回顾日影再一次弹响鸣琴。

51、池畔山岩重叠,藤萝蔓挂,在斑驳的苔藓里露出一个威武苍劲的黄龙头,龙嘴中一股清泉如珠帘倒挂倾泻而下,铿铿锵锵,声如鸣琴。

52、亭间嵌空龙壁,仿戏水以争珠;竹石山房,待鸣琴以引凤。

53、清丝脆管发歌场,鸣琴妙妓皆?李时有?芳琴会。

54、明代学者顾龙裳游蒙城清燕堂时,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以颂扬陈亢。

55、齐特族乐器品种不一,包括如风鸣琴、自动竖琴、小提琴、扬琴、日本古琴,以及击弦键琴、大键琴和钢琴。

56、山有涧,涧有泉,潺潺流水咽鸣琴;崖有鹿,林有鹤,幽幽仙籁动间岑。

57、雷威忘味琴铭:“峄阳孙枝,匠成雅器”,南朝宋谢惠连《琴赞》曰:“峄阳孤桐,截为鸣琴”。

58、察贤》篇:“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59、卒岁游优,赋诗鸣琴。

60、开轩当远岫,幽思惬鸣琴。

61、②传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有二舞女玉佩(图5),穿曲裾衣,扬起一袖,腰身极细,垂发齐肩略上卷,大致是后来《史记》所说燕赵佳妙女子“?鸣琴,蹑利屣,游媚公卿间”的典型装束。

62、无穷永昼,唯有寄孤愤于鸣琴。

63、暮途闻溪声,滴沥鸣琴筑。

64、峻峭高耸的定军山中,世代守护着八阵图的“玄武门”门主马云风,不愿战乱再起,联合门中长老封印蠢蠢欲动的八阵图,谁知女魔头罂素闯入,打破封印,八道光冲天而起,刹时间地动天摇,山谷四壁上八将现形,各持兵器,分别为、悲鸣琴、孔明扇、夜磷刀、龙腾鞭、紫薇剑、黄金戟、和后羿弓。

65、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66、阮嗣宗诗:“中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67、山有涧,涧有泉,潺潺流水咽鸣琴,便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鹤,幽幽仙籁动间岑,亦可赏心。

68、清风过而鸣琴,时雨至而鼓瑟。

69、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鸣琴,揄长袂,蹑利屐,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70、其古体如云津跃笼,幻变莫状;近体如风涧鸣琴,幽逸有致。

71、山中崆峒,回音效果极佳,鼎沸入声,四面来风,均有回音,声如鸣琴,景称“玉笏鸣琴”。。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8米,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玉笏,端坐龙椅。

72、散帙花前席,鸣琴竹里灯。

73、潘岳种桃于满县,人称花县;子贱鸣琴以治邑,故曰琴堂。

74、满堂色动寒凌兢,知是山人弄弦索。凤城春色动鸣琴,夫?朝回拜羽林。

75、对柳鸣琴,凭花制锦,小试一同谈笑。

标签: 鸣琴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鸣琴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3069.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