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蓼莪:lù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后汉书·清河孝王刘庆传》:“﹝诸王﹞常有《蓼莪》、《凯风》之哀。”宋苏轼《谢生日诗启》:“《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明夏完淳《寒日扫墓》诗:“王褒私教授,长起《蓼莪》哀。”

1、后人以《蓼莪》诗,遂以“劬劳”为专指父母养育子女的劳苦。
2、《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成,母兮鞠我。
3、读《诗经》时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够劳”时,总是多次痛哭流涕,他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干脆不读《蓼莪》一诗。
4、赞甫年二九,而二亲邻亡,每诵蓼莪,空惭乌鸟。
5、蓼莪(38)谁所兴。
6、出自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7、诗:“祭仍椒?酒,哭为《蓼莪》诗。
8、②《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9、他只要读《诗经》一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没有不痛哭流泪多次的,他所教授的门人就废弃不学《蓼莪》这一篇了。
10、【出处】:《诗?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11、赖有主人才八斗,为君抽写蓼莪思。
12、怙恃无依双泪竭,蓼莪忍读寸肠回。
13、语本《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之耻。
14、隐居教授,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遂三复流涕,后门人至废《蓼莪》之篇。
15、出自《诗经?小雅?蓼莪》。
16、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17、孝子大表痛顾复之长违,悲蓼莪之永诀,号天靡及,叩地无追。
18、知君耻读《五裒传》,但使生徒废《蓼莪》。
19、《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20、《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1、《蓼莪》:《诗经?小雅》篇名。
22、卢壶要传纱缦业,玉裒忽废蓼莪篇。
23、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之外,绝大多数出自贵族文人之手,如《小雅?节南山》、《诗?小序》说:“家父刺幽王也”;《大雅?桑柔》、《诗?小序》说:“芮伯刺厉王也”;《大雅?崧高》、《诗?小序》说:“尹吉甫美宣王也”;《大雅??民》、《诗?小序》说:“尹吉甫美宣王也”。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于《淇澳》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盘》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也;于《缁衣》见好贤之心至也;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敬也;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公之所以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于《鹿鸣》见君臣之有礼也;于《彤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羔羊》见善政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楚茨》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裳者华》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所以敬诸侯也。
24、蓼莪怀辛酸,菜根甘澹泊。

25、」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26、(《评点诗经》)刘沅评曰:“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
27、《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8、语本《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
29、《诗?小雅?蓼莪序》:“蓼莪,刺幽王也。
30、另参见文明部?诗词“蓼莪诗”。
31、《诗经?小雅?蓼莪》:“父兮鞠我,母兮育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32、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
33、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