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天师:tiānshī 基本解释:[Taoistmaster]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被选为道教的首领●详细解释:1.古代对有道术者的尊称。《庄子·徐无鬼》:“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素问·上古天真论》:“﹝黄帝﹞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2.东汉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其孙鲁传道汉沔间,信奉者称陵为天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一》:“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3.尊称僧道术士等。《宋书·二凶传·元凶劭》:“有女巫严道育……劭等敬事,号曰天师。”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坐未久,忽闻扣门连声云一行天师至。”老舍《茶馆》第三幕:“谁封你作了天师?”4.犹言王师。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天师Tiānshī[Taoistmaster]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被选为道教的首领★天子的军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与匈奴南单于呼完厨……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东汉张道陵传五斗米教,其门徒尊称为「天师」。其后世子孙受元世祖之封,世代以天师为名号,世称「张天师」。
1、在祖天师殿天师像背后,是长达41米的天师铜壁画。
2、023.为什么南北朝要改革天师道?
3、不是氏族图腾,亦非天师符篆。
4、奉天承运,玉皇大帝诏曰:为加强东西鬼界友好交流,万圣节之日,西方诸鬼受邀到东土度假,东西鬼族大联欢,天师钟馗放假一天,不得捉鬼,钦此!
5、天师说这是从龙井里引来的水。
6、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
7、《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四一回回目:“天师连阵胜火母,火母用计借火龙。
8、《火烧妖精》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张天师的外甥女二十七、八岁了,还没有出门子。
9、改革天师道时,也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
10、雷台汉墓中有一座汉代的古井,结构上窄下宽,外形呈一篆书的“玄”字,称为玄井,陵井,天师井,伏鬼井。
11、但上一代张天师,偏偏自极北苦寒之地寻来灵鹤幼鸟,精心饲养。
12、《非国语下?董安于》:“功之受赏也,可传继之道也。,传继给叔父,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传给次子张宗演。
13、《张天师断风花雪夜》第一折:“却待要拄眼睁睛,觅迹寻踪,莫非他锦阵花营,不曾厮共,险教咱风月无功。
14、乾隆心里暗暗吃惊:“天师果真厉害!
15、系祖天师张道陵血胤后裔,乃是63代天师张恩溥的二女儿张稻香之子。
16、正一教的道士信奉张道陵(即张天师),不出家,可以结婚生子,在民间“画符念咒,降妖驱鬼,唱道斋醮,超度亡灵”,分布甚广。
17、第二天师父印心并回答同修的问题。
18、《仙鉴》卷十八引《成都记》云:“广都县(今属成都华阳县)天师观坛下有井,名曰伏鬼井,妖怪藏其中。
19、鹤鸣山是太上老君降临、张道陵天师授道的圣地,中国道教的发源地。
20、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的道巾和现代的道巾已经有所不同了。天师跏趺坐,身穿绘有阴阳图的法服,头披红色道巾,左手持阳平治都公印,右手结诀。
21、在凡间,多为世人称呼为“天师”。
22、殿两边墙壁灰塑张道陵、萨守坚、许旌阳、葛洪四天师彩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23、所以不要误会这个地方,我看到很多人误会,太可惜了,并不是说没有相信师父,而是误会,所以今天师父特别强调这个给大家叁考大众鼓掌。
24、洪溟真人既然和笛师、张天师是一伙的,自然对天劫也很有研究了,天劫中有九道关卡要过,九道天雷要躲,尽管回天劫阵会保护自己不会魂飞魄散,但要是过不了关,劫力还是多少有些影响的。
25、《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
26、有一天,张天师碰见了火神爷。
27、天师真人,我死不足惜,但我有孕在身,很快就要分娩。
28、是东晋天师道士杨羲、许谧、许逊。
29、系祖天师张道陵血胤后裔。
30、一百傻徒弟,师傅参的是枯木禅,气息越弱则是越强,万一那天师傅真的坐化了,你也不要着急着火化,说不定师傅会在活过来。
31、正一派天师道嗣法弟子,高功法师。
32、不说张天师启奏皇上御祭文天祥。
33、天师栗个大香甜,据说可以益寿延年。
34、天师道的北迁与“上层化”运动,促使神仙信仰开始在上层贵族与文人名士中间广泛传播。
35、隔天师父让大家问问题,并问有没有人想要长生不老的?
36、这些民族共同祭祀道教的三官、三元法主、唐葛周三元三将军、张赵李三天师和梅山教的梅山法主;视三元、三天师和梅山法主为本教祖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