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衔璧:xián b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左传·僖公六年》:“ 许 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櫬。” 杜预 注:“缚手於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贄,手缚故衔之。”后因称国君投降为“衔璧”。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伪 孙 衔璧,奉土归疆。”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有司候 昶 至闕,令衔璧俘献於太庙。”《痛史》第一回:“不比那失位的昏君衔璧舆櫬之后,不过封他一个归命侯。”2. 镶嵌玉璧。 汉 班固 《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古代兵败降敌,自缚双手,口中衔璧,作为降礼。《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榇。」清.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贼臣误国,遂有衔璧之事。」

1、刘曜陷长安外城,愍帝使侍中宋敞送笺于曜,帝肉袒牵羊,舆榇衔璧出降。
2、汪立信一目微眇,却有眼光,上书贾似道,提出三策:上策是将内地兵力抽调到长江以北,组织起一支五十万人的抗元大军,在长江防线上划地防守,百里一屯,屯有守将,十屯一府,府有总督;中策是礼送郝经,输纳岁币,延缓战期,赢得时间,再定战守;下策是衔璧舆榇,准备跪降。
3、是故许、郑以衔璧全国,曹谭以无礼取灭。
4、二策果不得行,则天败我也,若衔璧舆榇之礼,则请备以俟。
5、如此则有可贺者亦十:省数千亿之岁币,一也;专意武备,足食足兵,二也;无书名之耻,三也;无去“大”之辱,四也;无再拜之屈,五也;无称臣之忿,六也;无请降之祸,七也;无纳土之悲,八也;无衔璧、舆榇之酷,九也;无青衣行酒之冤,十也。
6、内虽有数十万兵力,但还是素车白马,“衔璧迎降于轵道旁”。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
7、2009年创作油画《天使在人间系列》:《灼若芙蕖》、《霓裳余韵》、《恬淡贞静》、《西风东渐》;《文明的印痕系列》:《瑞兽衔璧》、《彩陶时代》之一和之二、《玉出昆仑》、《远古的回声》、《青铜时代》、《历史故事》;风景《澄江月色》、《丝路印象》、《涧谷流音》、《旭日》、《山泉》等。
8、胡三省注:“荐璧,谓衔璧而降也。
9、若始战终和,与衔璧舆榇何异?
10、内虽有数十万兵力,但还是素车白马,“衔璧迎降于轵道旁”。
11、赖公面缚衔璧,士祖,舆榇从之,造于中军。
12、显然,实行奴隶制的金朝贵族集团的受降仪式,比起中原汉族政权受降的传统政治把戏“面缚衔璧”,太残忍了!三月,王?进入建业,孙皓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两手反绑),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率领太子孙瑾等二十一人到王?营门。
13、,王衍无计可施,只好“泥首衔璧”出降唐军,前蜀灭亡。
14、谓以黄金为?,其中衔璧,纳之于壁带,为行列历历如钱也。
15、兽鼻方桥形,上琢花瓣纹,中有銎孔,衔璧。
16、兽鼻中有銎孔,衔璧,兽首右侧透雕一只螭虎,立姿,头朝下,独角,尖嘴竖耳,尾部蜷曲。
17、夫以重山之隘,刘禅衔璧;长江之难,孙皓归命。
18、于是,转天大清早,陈理衔璧肉袒,率人出城诣军门投降。
19、吾宁奋剑决死,不能衔璧求生。
20、国亡则民奴,独袁与二三附从之奸,尚可执挺衔璧以保富贵耳。
21、退而告其友曰:“青盖入洛,将有舆榇衔璧之事,非吉祥也。
22、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
23、公孙(述)既灭,刘氏(指刘禅)衔璧。
24、伪孙衔璧,奉土归?。
25、其人后肉袒衔璧,乃云:“不忆有此。
26、于是,转天大清早,陈理衔璧肉袒,率张定边等人出城,诣军门投降。
27、公孙既灭,刘氏衔璧。
28、金?衔璧,是为列钱。
29、《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士舆榇。
30、但慕容超说:“吾宁奋剑而死,不能衔璧而生!”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二月初五,刘裕命率军攻城,悦寿开启城门放入晋军,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而逃,被晋军生俘,送至建康斩首。
31、《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四年》:“帝乘羊车,肉袒、衔璧,舆榇出东门降。
32、《建业怀古》诗:“衔璧入洛阳,委躬为晋臣。
33、衔璧:兵败降敌,自缚其手,以口衔璧。
34、特盛,隆乎孝成,屋不呈材,墙不露形,?以藻绣,络以纶连,随侯明月,错落其闲,金?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
35、王有西夏,率土崩离,衔璧秦、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