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乳孔:rǔkǒ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小孔。唐慧宣《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之一:“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
1、乳突段乳突段(mastoid segment)又称垂直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
2、定义:一些乳孔贝类腕足腹壳假铰合面中间狭窄的三角形沟槽。
3、窝的外侧有细而长的茎突,其根部外侧可见茎乳孔,位于茎突和乳突之间。
4、茎突与乳突之间的孔称为茎乳孔。
5、可在相应的乳头输乳孔处,见到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
6、面神经离开茎乳孔出颅后,在二腹肌后腹与外耳道软骨所构成的角内向前下方行走。
7、颈动脉外口的后外方,有一细长的茎突,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
8、窝的外侧有细而长的茎突和乳突,二者根部有茎乳孔。
9、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
10、①肝郁火旺型:乳孔内溢出鲜红或暗红色液体,乳晕部可触及肿块。
12、唐慧宣《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之一:“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
13、颞骨内面神经全长约为30mm;其中自膝神经节到锥隆起长约11mm,自锥隆起到茎乳孔长约16mm。
15、破裂、颈静脉窝及孔、枕骨大孔、枕髁、茎突、乳突、枕外隆突、茎乳孔。
16、颅外分支: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2)面神经阻滞:
17、是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适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
19、茎突根部后方为茎乳孔。
20、乳孔似圆形,侧观,孔口倾斜。
21、1ml行皮下面神经分支阻滞或茎乳孔处面神经干注射0.3~0.4ml阻滞。
22、定义:乳孔贝类或干群腕足类腹壳的幼壳在肉茎孔开口处向上或向外延伸的管状物。
23、⑴茎乳孔或以下的(鼓索分出处远端)部分受损:表现为病侧的面部表情肌瘫痪。
24、(Acrothele)是腕足动物门无铰纲乳孔贝目的一属。
25、常形成通向输乳孔的瘘管,创口久不收敛或反复溃破,局部组织坚硬不平,乳头更现凹陷。
26、如舌孔贝类(lingulellotretids)和部分乳孔贝类(acrotretids)。
27、于腮腺下极近茎乳孔区用B超作水平、垂直扫描,同时作血清、CSF检查和桥小脑角区MRI检查。
28、将刺激电极的负极置于面神经出茎乳孔处,正极置于耳垂前方。
29、刺激时,将负极靠近面神经出茎乳孔处,正极在耳垂前方。
30、定义:乳孔贝类或舌形贝类肉茎向后延伸时腹内加厚形成的管状物。
31、定义2:乳孔贝幼壳上保存为镶嵌紧密堆积蜂窝状构造的有机质(几丁质、蛋白质)薄膜。
32、输乳管共15~20根,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处在乳头,称为输乳孔。
33、手术探查发现肿瘤复发,由于茎乳孔扩展至面神经乳突段中部,在残存腮腺组织中未见肿瘤。
34、②脾虚血亏型:乳孔内溢出淡红或淡黄色液体,乳晕部可触及肿块。头壳具分散的长、短刚毛,乳孔每侧毛1根,前胸背板中区具短毛近20根。
35、输乳管共15~20根,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于乳头,称为输乳孔。
36、贝尔氏麻痹是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7、因为新生儿胃口很小,而妈妈的乳腺管和乳头上的输乳孔往往还不很通畅。
38、面神经出茎乳孔后的分支支配眼轮匝肌的运动,损害后表现眼睑闭合不全。
39、未充分发育,茎乳孔表面神经受压所致。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