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抗章:kàngzhā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向皇帝上奏章。宋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王公墓表》:“每改秩,必抗章辞避,若不胜任。”元刘壎《隐居通议·古赋一》:“今公三登於朝,再以直去,咫尺禁从,抗章固辞,岂汲汲富贵歟!”明宋濂《雷府君墓志铭》:“‘母年耄矣,忍縻好爵而不归养乎!’即日抗章辞职。”康有为《东事战败》诗:“辽臺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车多。”★上书直言。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昔奉春委辂逮策,犹止洛阳之都;张禹驿马抗章,尚返江陵之驾。」

1、给事中王继光、万自约认为这样不妥,“抗章论时来等,词甚峻切。
2、贞吉疑拱嗾之,遂抗章劾拱,拱亦疏辨。
3、诏夏主:「省所上表,能抗章引慝,已谕边臣,我疆彼界,毋相侵犯。
4、杨万里抗章力争张拭不当去位,又致书虞允文,以正理相规劝,公而忘私,深为世人称道。
5、迨抗章之怒未测,而偕隐之愿不违。
6、宋王安石《知制诰沉遘知杭州制》:“比抗章而请郡,期调膳以奉亲。
7、而御史台亦以其廉能,抗章荐之。
8、同寅有贪秽者,拜降抗章核之于台,遂免其官。
9、时中书省有大臣贪猥狼籍,即抗章劾之,语同列曰:“傥以言责获罪,吾之职也。
10、抗章至七八,帝使谓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
11、会斥丞相赵汝愚,祭酒李祥抗章辨之,简上书言:“昨者危急,军民将溃乱,社稷将倾危,陛下所亲见。
12、文衡虑帝惑兆魁言,抗章申雪,因言:“今两都九列,强半无人,仁贤空虚,识者浩叹。
13、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昔元符间,向宗良兄弟止缘交通宾客,漏泄机密,陈?抗章劾之。
14、节度袁彦颇为不法,陟抗章言之,彦上表谢,自陈无罪,太祖亦不穷治。
15、司马光答诏,有“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辨,帝为巽辞谢,令吕惠卿谕旨,韩绛又劝帝留之。

16、御史中丞董士选抗章论奏朝廷有失待士之礼。
17、《明史.王守仁传》说,王守仁抗章救戴铣等人,“(刘)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18、旋抗章言帝失德,帝大怒,欲廷杖之,阁臣力解得免。
19、吏部侍郎方从哲由中旨起官,中书张光房等五人以持议不合时贵,摈不与科道选,居相并抗章论列。
20、尚宝卿刘奋庸也上疏纠拱,给事中曹大野则抗章劾拱不忠十事,中有高拱擅权报复、排斥善类、超擢亲戚乡里门生故旧,以及亲开贿赂之门等等,穆宗不听。
21、谏官司马光抗章数十万言,论其不可。
22、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
23、清许迎年《莱阳二姜先生祠》诗:“黄门高节著莱阳,伯仲风裁在抗章。
24、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
25、同僚不从,世隆独抗章辩明,行台是之,释不问。
26、冯瓒复抗章请退,拜给事中后辞职。
27、华亭高太常层云时官给谏,抗章弹奏云:「天潢贵胄,礼当致敬。
28、时谏官郭磊卿以论事不报出关,徐荣叟亦抗章引去,公许奏:“乞还言官,俾安厥位。
29、赵贞吉也抗章劾拱。
30、文衡虑帝惑兆魁言,抗章申雪,因言:“今两都九列,强半无人,仁贤空虚,识者浩叹。”宋程颢《辞西京提刑奏状》:“既已抗章自劾,屏居俟命,岂意刑书未正,而恩典过颁。
31、抗章禄(1963)曾报告一例原发于股骨骨骺的尤文氏瘤。
32、居正方引故事绳督之,台抗章论居正专恣不法,居正怒甚。王恕抗章曰:“不治失伍之罪,而罪执法之臣,何以服天下!
33、纳陛亦抗章极论,并侵附执政者。
34、时都给事中雒遵、御史景嵩和韩必显等疏论抗敌将军谭纶受害事被谪,王时举上疏抗章,申救甚力。
35、元刘?《隐居通议?古赋一》:“今公三登於朝,再以直去,咫尺禁从,抗章固辞,岂汲汲富贵欤!
36、《中丞蒋公墓志铭》:“考试毕,公方再抗章,诏迁礼部尚书,辞不拜,出知婺州。
37、迁吏部侍郎,寻除吏部尚书兼侍讲,屡抗章请老,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泉州。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